亲宝小说>耽美小说>在清穿文里养老>第136章

  从前只有贤贵妃一个贵妃的时候,后宫的嫔妃们都去承乾宫请安那是正常的,后来宫里即便有两个贵妃了,但是静好愿意退一步,大伙儿也就照常去承乾宫请安。

  可是如今静好已经入主中宫了,那么其他人再去承乾宫请安那就没道理了,别说是其他嫔妃了,便是承乾宫的主人贤贵妃也得来景秀宫给静好请安。

  但是贤贵妃这个人静好也了解,本来她就不仅是不喜欢她,甚至都看不起她,如此一来,静好可不信她会安安分分地来景秀宫给她请安。

  果然,等时辰一到,除了贤贵妃之外的其他能到场的嫔妃们都到齐了。

  “主子,贤贵妃娘娘还没有到,我们还要再等等吗?”石榴问静好。

  “等?为什么要等?”静好等樱桃给她梳好妆发之后便看了一眼镜子里的自己,确定没有没问题之后就扶着荔枝的手起身,一边往外走一边道,“是她来给我请安,不是我去给她请安,便是要等,也只有她等我的份。”

  静好从来不觉得等这件事本身有什么问题,当初她位份不如贤贵妃,甚至之后和她贤贵妃平起平坐的时候,她每次去承乾宫都是她等贤贵妃的。

  不过静好从来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因为规矩向来如此。

  但是今时不同往日,现在是贤贵妃来景秀宫给她请安,该是她早到等她出去才对的,凭什么贤贵妃迟到了她这个被请安的人就得等她?

  没这个道理。

  静好心想,她又不是她妈,凭什么惯着她?

  所以即便贤贵妃还没有到,静好依然出去了,这是她入主中宫后,第一次接受嫔妃们的集体请安。

  底下的嫔妃们不管是信服的,或者不信服的,在静好绝对的地位面前,她们只有低头请安的份。

  “给皇后娘娘请安,皇后娘娘万福金安。”

  “都起来吧。”静好看了一眼,果然除了贤贵妃那张椅子上没人坐之外,其他的椅子上都没有空着。

  “皇后娘娘,今儿是大伙儿第一次来景秀宫给您请安,这贤贵妃就敢不来了,那未免也太不给您面子了。”荣妃的屁股才刚刚坐下,就忍不住开口说事儿了。

  虽然荣妃的话句句都是在替静好抱不平,但是静好还能不知道她的性子呢?分明就是想看她和贤贵妃“打”起来,这样她就有热闹看了。

  可是谁知道荣妃才刚说完贤贵妃的是非,门外的小寿子就唱道:“贤贵妃娘娘到!”

  听到这话,其他人下意识地扭头朝着门口看了过去,就见贤贵妃真的出现了。

  原本大伙儿来景秀宫给静好请安之前都在想,依着贤贵妃的性格,她今天到底会不会来景秀宫给静好请安呢?

  来到景秀宫之后见贤贵妃迟迟都没有出现,其他嫔妃们都在想,贤贵妃大概是不会来了。

  不过也不是不能理解,毕竟贤贵妃向来仗着自己姓佟佳便自视甚高的,满宫上下那么多人,能够入得了她的法眼的人怕是找不出一个半个来。

  更别说静好这会儿还把贤贵妃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后位给收入囊中了,所以贤贵妃要是不来景秀宫给静安请安的话那可太正常了。

  但是谁能够想到贤贵妃居然真的来了呢?

  其他嫔妃们看了一眼珠翠罗绮的贤贵妃,心想她今儿这一身打扮来景秀宫可不像是来请安的,反倒像是来砸场子似的。

  尤其是当贤贵妃走到静好的面前时,她压根不管尊卑的规矩,直接抬头挺胸地直视静好,便是给静好请安,她也是把腰挺得直直的,把脑袋仰得高高的。

  于是一个请安被她请得不伦不类的,不过静好也懒得管她,直接就让贤贵妃起身了。

  “本宫今日来迟了,皇后娘娘应该不会怪罪本宫吧?”起身后的贤贵妃嘴上是这么问的,但是脸上的表情和她说话的语气却像是在说——

  你敢怪罪本宫吗?

  荣妃虽然被突然出现的贤贵妃给打嘴了,但是她一点都不觉得尴尬,因为有热闹看了,这有什么好尴尬的?

  而其他人也顾不上看荣妃的笑话了,注意力都放在了静好和贤贵妃的身上。

  这下她们确定了,贤贵妃今天来景秀宫真的不是来请安,而是来砸场子的。

  “贤贵妃娘娘既然知道自己来迟了,那么不是应该赔礼道歉,请求皇后娘娘的原谅才对的吗?”别人不开口,但是乌日娜就忍不住了。

  要问后宫之中对于静好被立为皇后一事而感到高兴的人有谁,那么肯定就有乌日娜了,为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啊,因为静好就是乌日娜的金大腿,静好高升了,乌日娜怎么可能不高兴?

  她可高兴坏了。

  “这里有你说话的份吗?”见乌日娜插嘴了,贤贵妃顿时回头看了她一眼,神色明显不悦。

  然而乌日娜可不怕她:“好笑了,这里是景秀宫不是承乾宫,皇后娘娘都没有说没有我说话的份,贤贵妃娘娘倒是抢着替皇后娘娘做主了?”

  “怡嫔!这就是你的规矩?”贤贵妃早就知道乌日娜不是个吃素的,但是被她这样当众顶撞,贤贵妃仍然是感到不高兴。

  “旁人质疑臣妾的规矩倒还有几分底气,但是贤贵妃娘娘您?”乌日娜微微挑眉看了贤贵妃一眼,然后道,“还是算了吧?臣妾觉得自己这规矩也是跟着贤贵妃娘娘您现学的。”

  乌日娜的那个“现”字就说得很灵性了,灵性到就像是直接指着贤贵妃的鼻子说“看看你现在这个不讲规矩的样子,还说我?呸”似的。

  “你……”

  “好了。”静好开口道,“乌日娜的态度虽然算不上恭敬,但是话却说得不是没有道理。”

  “贤贵妃你刚刚问我应该该不会怪罪你吧?没错,我确实是不会怪罪你,即便你不来,我也不在意。”

  “因为大伙儿来景秀宫是给我请安的。”

  静好的声音不大,语气也不激烈,但是偏偏她却用这样轻轻柔柔的嗓音,平平淡淡的语气说出了最叫贤贵妃难以接受的事实——

  她的存在在她面前无足轻重。

  “所以贤贵妃你要是来请安的话,那么就坐下吧,如若不然……”

  静好微微歪了一下头,目光越过贤贵妃朝着她身后的门口看了过去,然后道,“门口在那边。”

  静好的话音刚落,其他人的注意力就落到了贤贵妃的身上,等着她的决定。

  虽然说按照贤贵妃的性子,她很有可能会选择一走了之,但是……

  谁知道呢。

  原本她们也以为贤贵妃今天不会来景秀宫请安的,结果人家还不是来了嘛。

  果然,等静好说完之后,贤贵妃在原地站定了一会儿,然后就真的选择了落座而不是转身离开。

  静好见状,暗想贤贵妃待会儿该不会要接着找茬吧?如若不然的话,她怎么可能那么忍气吞声地坐了下来?

  不过不管是不是,静好也没有管她,因为她现在有正事要说,静好道:“既然人都到齐了,那么我就跟大家说两件事。”

  “这第一件事,就是请安,考虑到我这景秀宫位置比较偏,离得近的倒好说一些,离得远的说不定得穿过半个后宫,所以呢,我决定从明天开始不用每天都来景秀宫给我请安了,除去一些节日外,每个月的初一十五来一次就行。”

  静好做出这样的决定不能说没有自己的私心,毕竟让她天天那么早起等人来给自己请安,她实在是无福消受。

  有那个时间多睡一会儿不香吗?

  当然了,最重要的是静好觉得完全没必要天天来请安,即便要树立自己的威严,也没必要用到这样的方式。

  因为不敬你的人,永远不会因为多来请安几次就敬你的,就像不爱读书的人,永远不会因为一个星期要上五天课而爱上读书。

  但是即便静好有自己的私心,她这个决定也让不少人受益了,尤其是那些住得远,又没有辇轿可以坐的,嫔级以下的嫔妃们。

  冬天就不用说了,其他季节要是遇上下雨刮风的,她们也实在是不方便。

  如今静好决定除去大节之外,每个月只需要初一和十五来一趟景秀宫给她请安,这对她们来说可是实打实的好消息了。

  “皇后娘娘果然宅心仁厚,有您这样会体恤人的主母,也是臣妾等人的福气了。”惠妃之前对于静好被立为皇后的事情确实是有点羡慕嫉妒,但是那不过是她一时的情绪上来罢了。

  事实上往好的方面想,静好当皇后总比其他人,比如说贤贵妃当皇后要来得好很多。

  惠妃和静好认识这么久了,对于她的为人她不说十分了解,却也有七八分的了解,她不是那种一朝得志就会语无伦次的人。

  但是换做别!人!就不一样了,到时候小人得志那是一定了。

  反正自己也做不成皇后的,所以惠妃那点羡慕嫉妒的情绪散了之后,倒也觉得这是好事一桩了。

  “惠妃娘娘说得对。”乌日娜笑道,“这平时还好一些,但是换做冬天或者天气不好的时候啊,那可狼狈了。”

  “要是遇到一些有良心的倒还好说一些,可惜吧,臣妾之前可没有那样的好运气。”

  乌日娜进宫的时候,仁孝皇后和孝昭皇后可都已经去世了,所以她这话是冲着谁去的,其他人一听就明白了。

  贤贵妃如刀子般的眼神顿时就扎到乌日娜的身上:“怡嫔,你对本宫若是有什么不满的,尽管说出来就是,这样含沙射影的算什么本事?”

  “臣妾可没有指名道姓,贤贵妃娘娘又何必急着跳出来对号入座呢?”乌日娜在紫禁城生活这么久了,别的本事没学到,嘴上功夫倒是长进了不少。

  “怡嫔这话说的没错。”宜妃居然也开口了,“这没得对比的时候自然是无话可说了,可是如今有得对比了,难道还不让人说几句吗?”

  “你,你们……”贤贵妃简直要被她们给气死了,她今天来景秀宫明明是给静好找麻烦的,怎么麻烦没有找到,反倒是先叫人找她麻烦了?

  “趋炎附势,溜须拍马。”

  “臣妾怎么瞧着,贤贵妃娘娘你是恼羞成怒才对啊?”宜妃可没有忘了当初她刚生完胤祺没多久,贤贵妃派人来送礼的时候不忘“提醒”她记得出了月子就得“准时”去承乾宫请安。

  宜妃知道贤贵妃那是记恨她在怀着胤祺后面几个月因为身子重了,再加上天气的原因而特意跟康熙告假的事情,所以才这么做的。

  但是宜妃不管,反正这个仇她记下了。

  “你……”贤贵妃的话没有说完,又一次被静好打断了,“好了,身正不怕影子斜,贤贵妃你要是觉得自己不是她们说的那些人,那你就当她们说的是别人好了。”

  贤贵妃:“……”

  什么叫拉偏架,她现在总算是领教到了。

  贤贵妃还想说什么,静好却不给她这个机会,开口道:“时间也不早了,我们去慈宁宫给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请安吧。”

  “皇后娘娘,您刚刚不是说有两件事要说吗?”荣妃在一旁提醒道,“这才说了一件事呢。”

  “确实是有两件事要说,但是我觉得这第二件事去到慈宁宫再说更好。”静好道,“正好可以问问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的意见。”

  听到静好这么说,荣妃自然无话可说了,不过她很好奇静好要说的第二件事是什么事,需要问到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的意见。

  难不成是因为宫权的事情?

  不止荣妃是这么想的,就连其他人也在猜测中,尤其是贤贵妃和襄妃两人。

  按理来说,如今静好已经是皇后了,而且也已经拿到凤印了,那么贤贵妃和襄妃两人就应该趁着今天第一次来景秀宫请安,顺便把她们手上的宫权交还给静好才对的。

  但是偏偏贤贵妃没有这么做,襄妃也没有,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至于为什么荣妃她们会第一时间想到静好要说的第二件事和宫权有关呢?

  因为贤贵妃和襄妃两人不着急着交还宫权就算了,静好这个新上任的皇后居然也不着急着要她们交还宫权?

  这怎么可能呢?

  将心比心,换做是她们的话,她们肯定巴不得赶紧把宫权拿到手上的。

  在去慈宁宫的路上,坐在辇轿上的襄妃心想静好刚刚那话的意思,该不会是想着借太皇太后的势,给她们施压,逼迫她们将宫权交出来吧?

  还真别说,如果静好真的是这么打算的话,襄妃哪怕看不起她这样狐假虎威,也不得不承认她这个法子确实是奏效的。

  毕竟她们不可能,也没有理由霸占着宫权不交还给静好,因为静好可是康熙虔告过天地祖庙,布告过天下万民的皇后。

  然而襄妃她们怎么也没有想到,静好非得要到了慈宁宫,当着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的面说的第二件事确实是和宫权有关,但是却并不是要贤贵妃和襄妃将她们手上的宫权通通都交还给她,而是要她们通通都拿出来,然后和其他人平分。

  静好这里说的其他人指的是谁呢?

  自然是其余的三妃——惠妃、宜妃和荣妃了。

  宜妃她们原本以为这次跟着一块来慈宁宫给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请安是顺便看个热闹的,但是静好的话一出,被她点名的三人顿时就竖起耳朵来了。

  嗯?

  宫权平分?

  还有她们的份?

  荣妃她们三人顿时就从吃瓜模式切换成了认真模式,目光纷纷落到了静好的身上。

  虽然说不管她们有没有宫权,那都是四妃之一,位份是不变的,但是掌权和没有掌权那可是两码事。

  “哦?”太皇太后听到静好说打算把所有宫权收回来之后平分给贤贵妃和其余四妃一起掌管,看向静好的眼神就有些变了。

  她道,“之前皇帝的后宫里没有一个真正的女主人,所有把宫务交给贤贵妃和襄妃打理哀家就不说什么,但是如今你已经是皇后了,这哪有宫权旁落的道理?”

  “其实也不算是宫权旁落。”静好耐心地跟太皇太后解释道,“老祖宗,臣妾是这么想的,之前贤贵妃和襄妃打理宫务的时候,整个后宫都被她们打理得井井有条的,由此可见她们确实是有这样的能力的。”

  “所以臣妾想着,既然她们有这样的能力,总不好浪费了,而惠妃、宜妃和荣妃呢,臣妾也是有所了解的,她们虽然没有接管过宫务,但是也并非是没有本事之人。”

  “既然如此,臣妾就打算让她们五个人一起掌管宫务,到时候她们各司其职,如无大事的话,她们每个月的最后一天给臣妾做一次汇报就行。”

  和第一件事一样,第二件事其实也有静好自己的私心的,其实在康熙正式下旨立她为后之前,静好就想过宫权的问题了。

  让她一个人单独来管的话,那么工作量肯定是很繁重的,且不说静好自己受不受得了,便是受得了,她有必要这样为难自己吗?

  想想那些大公司的老板,哪个需要凡事亲力亲为呢?

  这管公司和管后宫是一样的,尤其是静好也想到了贤贵妃和襄妃两人肯定是不可能那么随便的就把她们手上的宫权交出来,或者说即便她们交出来了,也很有可能会在背地里使绊子。

  毕竟她这个皇后娘娘要是实在是管不好后宫的话,那么就不止是丢人,说不定还得丢宫权了。

  因为康熙再是宠她,但是她要是把后宫管得乱七八糟,一塌糊涂,让满宫上下都怨声载道的话,康熙为平“民怨”,怕是也不得不做出让步。

  既然如此,那么她就干脆把这个包袱直接散出去好了,反正大事需要她最后拍板,至于其他不算大事的事就交给她们几个去处理好了。

  虽然静好这么做有偷懒的嫌疑,但是她也有必须要这么做的理由,那就是人闲是非多。

  试想一下到时候所有的宫权都压在她的身上,其他人没事干,孩子该读书的读书,该长大的长大,整日无所事事的,那不就很容易生是非嘛。

  所以忙起来,必须都忙起来。

  太皇太后听完静好说的话之后,深深地看了她一眼,然后道:“你若是觉得这个办法可行的话,那么就照你说的去做吧。”

  见太皇太后同意了,静好顿时松了一口气,然后就听到一旁的皇太后道:“这管理宫务的事情我也不了解,皇额娘同意那我也同意了。”

  然而皇太后同意归同意,却想不明白静好为什么这么做。

  等静好带着其他嫔妃都离开之后,皇太后就问太皇太后:“你说皇后她不是傻嘛,把宫权基本上都交给贤贵妃她们的话,那她手上没有多少权力,她这个皇后岂不是很容易就被架空了?”

  “傻?人家可比你聪明得多了。”太皇太后笑道,“皇后知道收宫权容易,管宫务难,贤贵妃和襄妃管理后宫这么久了,各个地方怕都有她们的人,这样一来,她们要是联手给皇后使绊子的话,她焦头烂额那都是轻的。”

  “但是把宫权收回来再打乱散出去的话那就不一样了,尤其是她很聪明,把惠妃她们仨都拉进来了。”

  “她们仨虽然都没有管过宫务,但是并非是无能之人,而且为了尽快固权,她们仨肯定会选择合作,拧成一股绳的。”

  “而贤贵妃和襄妃呢,她们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多年心血毁于一旦吗?肯定是不能的,所以接下来即便要斗,也是贤贵妃她俩和惠妃她们仨斗。”

  “而且说不定到时候惠妃她们仨到时候还会投靠皇后对不对?”皇太后道,“惠妃和皇后的关系本来就不差,宜妃和荣妃呢和皇后到底没有真正交恶过,她们几个的孩子又玩得那么好。”

  听到皇太后的话,太皇太后似是惊讶地道:“我们琪琪格今儿脑子怎么变得这么灵光了?”

  “近朱者赤吧。”皇太后道。

  她这话一出,太皇太后直接被她逗笑了:“既然如此,那么你再说说看皇后这么做还有很聪明的一点是什么?”

  还有很聪明的一点?

  皇太后想,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