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耽美小说>良妃重生记[清]>第355章 生老病死

  胤禩自然没有忤逆自己额捏的想法在。

  但他也知道人老了,对于某些事情的看法就会变得不一样起来,难免有些惜老怜贫。

  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可就怕被有心人利用。

  对于大哥的儿子,胤禩自然不是完全忽视,而是当年大哥以那样的罪名被先帝处死,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不可能翻案,所以大哥的妻儿必然会受到牵连。

  他登基已经四年,龙椅算是已经坐稳了,自然对于像弘昱这样完全没有威胁的人不当一回事,但无论是为了自己的名声着想还是为了平衡宗室,加恩弘昱等人可是一个好办法。

  所以就算云果不说,胤禩也会在一个他觉得恰当的时机赐下恩旨来。

  见胤禩心里有数,云果就不在说起这事,而是换了一个轻松的话题,母子两乐呵呵的说了起来。

  等弘旺大婚后,没两个月就轮到弘昂大婚。

  两个儿子大婚后,胤禩就给他们安排一些简单的事做,历练他们。

  对此众人也不奇怪,当年胤禩也是这么一路走过来的。

  云果对此就更没有什么异议,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要是继承人太过「天真」,恐怕不是皇权旁落的问题,而是直接皇帝换一支人坐的问题。

  对于朝堂上的事,云果从来都不管,至于一两百年后的事情,云果更是管不住。

  反正以她现在的眼光来看,只要汉人不灭绝,大清迟早有一天会灭亡,洋人的火炮只是加速了这个过程而已,都是早晚的事。

  为什么?

  因为大清从立国以来的政策,就没想过在这片土地上能给长治久安的统治下去。

  八旗是大清的根基,因为八旗大清打下了江山,大清不可能放弃八旗政策。

  可也恰恰因为八旗政策导致了满汉之间泾渭分明分裂严重,无法愈合,无法共同存活,迟早都会有撕裂的一天。

  竟然都是早晚的事,她操那份闲心做什么?

  而且云果也很敏锐的觉察到,胤禩并不想让她插手朝堂上的事,以前胤禩没登基前,他还偶尔过来和云果说一些朝堂上的事,让云果给他解惑或者是分析,可等胤禩登基后,就一次都没有了。

  索性,云果也不是吕后、武则天、刘娥之流,她也乐得清闲。

  不过很快云果也不得清闲了,因为太皇太后病了,这一次病得来势汹汹,太医诊断后,虽然开了药,但言语中已经有暗示太皇太后命不久矣的话。

  生老病死,这是皇帝也没办法改变的事情。

  云果能做的就是多陪伴在太皇太后身边,皇后也经常去看望太皇太后,胤禄的嫡福晋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更是恨不得守在太皇太后身边。

  但太皇太后自己倒是想得通,她这个年纪去了也算是喜丧,而且这辈子除了刚刚入宫的那几年因为顺治皇帝和董鄂妃吃了一些精神上的苦头外,这一辈子她也算是一直在享福。

  如今皇贵太妃有自己留下的香火情,不用担心她的未来,现在太皇太后唯一放不下的,不是她抱养的三胞胎,而是弘昇这个流着科尔沁血脉的曾孙子,也不可能因为她耽误了大婚。

  好在胤禩也知道太皇太后的心思,也愿意成全,直接让内务府办理这事,有前面两个皇子大婚的旧例在,就算在赶也没问题。

  弘昇大婚后,太皇太后像是完成了最后的心愿一般,散了那口精气神,很快就病危,哪怕是皇家不缺好药,也不缺高明的大夫,但太皇太后最终到底没有熬过这个冬天。

  太皇太后薨逝,皇宫又挂起了白绸。

  不过好在有先帝朝孝庄文皇后的旧例在,皇后按旧例行事,倒也没出什么岔子。

  但这个新年就过得没那么热闹了,胤禩也要为其守孝一年。

  经此一事,胤禩对云果倒是更孝顺的,有什么好东西,从来都是先送到云果这里来,先让云果挑选。

  云果对此也是有些哭笑不得,皇后又不傻,她这里从来都是上上等,真的不缺什么,可儿子的好意,云果还是心安理得的收下了。

  比起云果的心安理得,三胞胎那边可就气炸了的同时,又内疚不已。

  因为准噶尔部落就是找准了这个时机,从西藏出兵,意图攻打大清边关。

  这种时候三胞胎这位最高领导人,当然不冷回京奔丧,不然还不知道会被准噶尔部那边宣传成什么样,只能留在北方镇守边疆。

  三胞胎可是从小被太皇太后抚养长大的,对其的感情不言而喻,现在因为策妄阿拉布坦这狗东西的野心,害得他们不能回京见太皇太后最后一面,三胞胎自然恨死对方了。

  尤其是三胞胎因为是三胞胎没有继承皇位的资格,而且又是男孩,所以无论是先帝、太皇太后、云果还是胤禩对其都十分宠爱,称得上是要什么给什么,这大半辈子以来一直过得称心如意,没遭遇过如此憋屈的事情。

  所以三胞胎的怒气条直接拉满,他们也不像上辈子的十四阿哥胤祯那样需要养寇自重,再说胤禩现在也还是年轻棒小伙,心里的血气未曾消灭,很快同意了三胞胎主动出击的战略。

  然后嘛,策妄阿拉布坦虽然厉害,可架不住三胞胎怒气条拉满,被三胞胎爆锤了一顿,即便是他也点亮了他叔叔噶尔丹逃跑的技能,策妄阿拉布坦没死直接跑掉了,但依然掩盖不了他被三胞胎击败的事实。

  打赢了,三胞胎接连发了好几本奏折,闹着回京,要去祭拜太皇太后。

  胤禩思及太皇太后和三胞胎之间的感情,同意了这事,之前那是国家大事,自然很多事情都得稍后,但现在打赢了没事了,三胞胎想要回来就回来吧,省的皇额捏一天到晚担心他们。

  三胞胎回京后第一时间不是进皇宫去找胤禩述职,而是去了太皇太后棺椁前大哭了一场,随后才进了宫。

  述职完,胤禩就打发三胞胎去给云果请安。

  云果看见三胞胎红红的眼眶,就知道他们为太皇太后哭过,对此云果一点都不嫉妒,除了和一个死人计较这些太掉价外,也是因为太皇太后当年护着三胞胎长大成人,云果心里也是非常感谢她的。

  三胞胎为她哭一场也是应该的,她都应该为太皇太后大哭一场才是,只是实在是两人感情有余,云果能哭出来但却没办法做到皇贵太妃那样的伤心欲绝。

  她只是和以前一样关心了三胞胎的身子,然后就放三胞胎离开了,太皇太后薨逝,三胞胎必然是要难过一段时间的,但时间会治愈这事。

  胤禩也算是有心了,等三胞胎回来后,才将太皇太后的棺椁送入孝东陵,上谥号「惠」,全称为孝惠章皇后。

  当天,三胞胎哭得像一个孩子,在家休息了好几天才缓过劲来。

  云果和胤禩都十分体谅三胞胎,但等三胞胎缓过劲后,还是被胤禩又踢回了北边,暂时他们还得继续待在北边一段时间,等着胤禩找到合适的人选,或者是清除掉野心勃勃的策妄阿拉布坦之后,三胞胎才能回京,但也至少要一年后才行。

  好在彼此是亲兄弟,倒也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胤禩要他们去,三胞胎就去了,三胞胎对胤禩放心,胤禩对三胞胎也放心。

  一年后,孝惠章皇后的孝期过了,皇宫里又恢复了热闹,之前胤禩说要给太皇太后守孝一年,后妃们在怎么心里不乐意,也只能配合,所以这一年内就没有喜讯产出,如此一来倒是显得之前出生的四公主和七阿哥的精贵之处,尤其是七阿哥,这可是皇上登基后的第一子呀!

  嗯,别以为这个就没关系,这可有则大大关系,在很多人眼里可是有区别的。

  昔日纣母有三个儿子,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中衍,三子曰辛。

  辛就是纣王,他能越过前面两个同父同母的哥哥成为商朝太子,就是因为纣母在生微子启与中衍的时候只是一个侍妾,而在生纣王的时候却已经被抬为妻。

  后来纣王的父母想要立长子微子启为太子,这原本是合情合理的事情,但太史据法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

  纣母即便是现在是妻,也改变不了她再生微子启的时候是妾,所以微子启落选了,纣王成为太子后来继承了商朝。

  当然这事商朝的事情,离大清太远了,可也就是因为有这样的一件事,所以这个所谓的皇上登基后的第一子在很多眼里可是非常有份量。

  好在七阿哥还太小,这些人还看不见七阿哥。而且七阿哥的生母位分家世太低,就算有养母娴妃,也终究差了不少。那些人就算有那些心思,也暂时实施不了。

  啥,你说弘旺这个嫡长子?

  既然将主意打到七阿哥头上,那么这些人自然是站在皇后母子对立面想要将他们拉下水的人了,毕竟哈达那拉氏又不是银子能人见人爱一个政敌都没有。

  作者有话要说:PS:《吕氏春秋•当务》:“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中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甚少矣。纣母之生微子启与中衍也,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

  纣之父、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太史据法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纣故为后。用法若此,不若无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