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耽美小说>良妃重生记[清]>第327章 愚蠢至极

  面对众人请求皇上册立新太子的折子,皇上选择了留中。

  所谓的「留中」,就是指皇上把臣下的奏章留在宫禁中,不交议也不批答。

  说白点就是当鸵鸟,当不知道有这回事。

  皇上选择留中,一来是胤礽刚刚被废,皇上心里不好,没立新太子的心思。

  二来也是因为皇上要为大清江山社稷考虑,不能随便选一人当新太子。

  不能说皇上没有想过储君的问题,毕竟离事发当日已经十几天过去了,皇上在悲伤之余是想过这个问题的。

  可真要说的话废太子胤礽在政务这方面真的做得非常好,不说完美无缺,可也不是其他只管过某一部分政务的阿哥能比的了。

  有废太子胤礽在旁边做比较,皇上是真觉得谁都差点意思,都没有废太子胤礽强。

  这有过好的,要让皇上现在选次等品,说实在的谁心里都有些那啥,不愿意。

  可皇上的这种态度放在其他人眼里,那就是皇上对储君的位子犹豫不决,还没下定决心挑选哪一位皇子上位。

  既是如此,那岂不是说众位皇子人人都有机会。

  于是乎,底下的大臣对于奏请皇上立新太子的事情,更热衷了。

  从龙之功呀!

  那是真香……

  当然这其中其实也有不怎么看重从龙之功的纯臣,他们的想法就十分单纯,皇上这一次因为废太子伤心过度,不但气的吐血,而且整个人以肉眼看见般的在衰老着,现在政务都交给内阁在处理。

  这些人是真怕皇上有个万一,万一皇上这个时候驾崩了,那可以预料到一场争夺皇位的风波肯定会上扬。

  最有实力的大阿哥胤禔不会就此认命,可他偏偏被皇上亲口说了不配为储君。

  那么可以预料到大阿哥胤禔肯定会在背后支持一位皇子上位,而这位皇子很有可能是十三阿哥胤祥。

  若真是如此,就光靠大阿哥胤禔和十三阿哥胤祥可压不住其他阿哥,到时候还不知道会闹出什么事情来了。

  这对于大清江山社稷自然是不利的,说不定会被人趁机作乱都不一定。

  别看大清现在四海升平,可时不时就有人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造反作乱。

  说不得,还真会被这些人抓到机会,反清复明。

  这些人的考虑还是有道理的,别人可能不知道,皇上这一次因为废太子伤心过度,右手已经有些不利落了,所以政务才交给内阁处理。

  可也就是因为皇上能很明显的从右手感受到自己年老的痕迹,在面对这些请立新太子的折子的时候,皇上心里很是复杂,其中就包含着一种「这些臣子都认为自己快要驾崩了,赶紧找新靠山」的想法。

  原本皇上心里就因为十分不舒服,结果没想到大阿哥胤禔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竟然亲自写了一个折子,通篇夸赞十三阿哥胤祥,话里话外都是要皇上册立十三阿哥胤祥为储君。

  这无疑狠狠的触碰到了皇上那根紧绷着的神经。

  所谓“大宝岂人可妄行窥伺者耶?”

  大阿哥胤禔如此行事,这是要代他颁布圣旨?

  上一个这么做的人是鳌拜。

  皇上内心的怒火顿时被点燃。

  别看皇上当年对鳌拜的处置是轻轻放下,只处置了他一人,其他人都是敲打,但那也只是碍于当时的局势。其实皇上心里对鳌拜那是恨不得凌迟。

  现在大阿哥胤禔又来这么一出,简直是新仇加旧恨。

  皇上心里火了,不单单对大阿哥胤禔这个当事人,还对十三阿哥胤祥也恼怒上了。

  然后嘛……

  云果就坐在永和宫的火炕上,看着上辈子自己儿子胤禩的事情在这辈子的十三阿哥胤祥的身上重新上扬一次。

  只不过这一次十三阿哥胤祥,没有几个好兄弟的支撑,看上去更像是大阿哥胤禔的傀儡。

  等皇上让底下大臣举荐储君人选的时候,朝堂上大部分人都选十三阿哥胤祥,这不但没有让十三阿哥胤祥看上去是天之骄子,反而更像是大阿哥胤禔和佟国维马齐等权臣的傀儡。

  连上辈子真干过几件实事的胤禩,皇上都看不上眼,更何况这辈子大婚上朝议政没几年的十三阿哥胤祥。

  皇上看到的只有大阿哥胤禔的野心勃勃,以及佟国维马齐等人想要选择一位傀儡皇帝,日后任他们摆布,让这大清江山姓「佟」姓「富察」。

  别说皇上只是被他们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以及完全没想到。

  嗯,皇上是真没想到,他以为佟家支持的是十二阿哥胤裪,准备让几位阿哥背后的势力狗咬狗,达到朝堂明面上的平衡,却没想到佟家支持的是十三阿哥胤祥,这下子半个朝堂都支持十三阿哥胤祥了。

  虽说现在皇上暂时还不能完全掌控局势,可要控制住紫禁城,不让人逼宫,还是没问题的。

  在生命能有保障的情况下,皇上自然是开始收拾这些人了。

  然而皇上没想到的是,许是大阿哥胤禔对着皇太子胤礽干了那么多年,非但自己没完蛋,反而是皇太子胤礽被废。

  再加上纳兰明珠和惠妃都去逝了,所以大阿哥胤禔如今内心膨胀至极,觉得连胤礽都没办法弄倒自己反而被自己给弄废掉了,这天底下岂不是汗阿玛老大自己老二。

  于是大阿哥胤禔干了一件蠢事。

  他见有那么多人支持十三阿哥胤祥,虽然之前「选新太子」事情被皇上给耍了。

  但由于参奏的大臣很多牵扯颇广,皇上只能处罚罪魁祸首十三尬胤祥、马齐、佟国维等几个领头的官大的,通通都被皇上大骂一顿后罢官,对于其他人皇上表面上并没有给予处罚。

  所以这种朝堂上隐藏着的「十三阿哥党」依然人数众多,大阿哥胤禔了就抱着「汗阿玛不认没关系,只要天底下所有的人认了胤祥是真命天子,那汗阿玛也只能少数服从多数」的想法,来了一个舆论攻势——相面人张明德给胤祥相面了,说胤祥必大贵。

  老实说大阿哥胤禔搞这事,站在云果这个重生者还有后世人马后炮的角度来说,非常愚蠢,蠢到天边去了。

  但搁在这个时代,还真有操作空间。

  仔细想想截止到现在大清历任的皇帝,除了开国皇帝努尔哈赤外,无论是皇太极、顺治还是当今这位,他们继承皇位的过程,都不是什么老皇帝临死前对着所有人指定他们继位,毫无半点问题,皇位稳得不行,而是从某种程度上讲各方面的势力争斗后权衡出来的,并且即便是登基为帝后,也不少了权王权臣的制衡。

  要知道大清可是有自己特色政治机制——议政王大臣会议!

  简称「国议」。

  这可是从开国皇帝努尔哈赤搞出来的祖宗规矩,又经历了皇太极、顺治两朝。

  到了皇上这里,当年他就是仗着有这个「国议」政策在,将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裕亲王福全和恭亲王常宁塞到宗室权利阶层里,分化宗室那些老权王的权势。

  以大阿哥胤禔现在明面上看上去的势力,这要是皇上驾崩后,他妥妥的是一个宗室权王,如果有脑子一些利用「国议」完全可以当半个皇帝,成为没有摄政王之名却有摄政王之实的权王。

  所以说大阿哥胤禔对此非但没有觉得自己很蠢,反而觉得自己走了一步妙旗。

  的确,如果底下的大臣和宗室都认可了十三阿哥胤祥是新帝,那么皇上也只能无能狂怒,无济于事。

  大家都认可了,就代表着皇上连一兵一卒都没办法调动,圣旨更是连乾清宫都传不出去。

  可惜,当今皇上不是一般皇上,他只是没有想到事情会怎么严重而已,而且实权兵权皇上还是牢牢的掌握在手里,并没有旁落他人。

  另外了,大阿哥胤禔恐怕也没有想到,真心忠臣于他的人,其实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多。

  以前的大千岁党里,也有部分人只是为了拉扯下废太子胤礽而已,现在胤礽被废,他们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却不会支持大阿哥胤禔。

  如果说大阿哥胤禔之前写奏折夸赞十三阿哥胤祥的事情,是让皇上十分恼怒,怒火中烧的话。那么这一次,大阿哥胤禔如此行事,就彻底的越过了皇上的底线。

  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

  大阿哥胤禔此举,在皇上眼里无异于是逼宫。

  原本皇上对大阿哥胤禔还有那么一丝亲情,现在完全被大阿哥胤禔的一系列操作耗光。

  皇上不愧是皇上,即便是在这么紧张的局势下,依然从容不迫。

  先是让人抓捕张明德,对其严刑拷打审问,然后所有在舆论里牵扯进去的人,全部单独录口供。

  等一切都做好后,皇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宣布了这事的结果——张明德就是一个骗子,妄图以此晋封。

  当然如果结果只是这样,少不了会有人想,这是皇上故意搞出来的,真相根本就不是这样!

  于是乎,皇上放了一个惊雷——张明德曾经唆使大阿哥胤禔和十三阿哥胤祥刺杀废太子胤礽!

  作者有话要说:PS:说不写废太子,但是还是要过一下必要剧情,不然又有小天使要问,为什么XXX。

  我前面就是跳了四年,就有人问公主和阿哥大婚的事情——

  那不都是些无关紧要的情景嘛,以后如果要他们出场一笔带过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