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耽美小说>良妃重生记[清]>第300章 偏心佟家

  这不可能!

  这是佟国维的第一反应,无论是出于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期待,还是出于一个政治家的立场,他都不相信这事。

  但……

  在几秒后,佟国维又接受了这个事实。

  倒不是他见了棺材掉泪了,而是他相信这种大事,再加上自家和皇上的关系,皇上肯定是再三确认无误后,才会给他看。

  在接受了这个事实后,佟国维仿佛一夕之间就衰老了十多岁。

  无论是隆科多因为自私谋害兄长叶克书,还是隆科多真碰了巫蛊之术,都让佟国维伤心。

  然而更让佟国维伤心的是,经过隆科多这事后,皇上怕是不会像以前那样信任佟家了!

  皇上对佟家自然偏心,可佟国维知道这偏心也是有底线的,但凡是超过底线,皇上可不会偏心佟家,一如当年佟贵妃只是贵妃而非继后。

  显然隆科多干的这事,就超出了皇上容忍的底线。

  而且还不是一般的超出。

  有些事情根本就不能做,一次也不行,因为就那么一次就能摧毁别人对你的信任。

  隆科多触碰了巫蛊,那么但凡是知道这事的人,都不会相信佟家就隆科多一个人触碰了巫蛊,肯定是觉得佟家其他人也有这方面的想法。

  见佟国维跪在地上低着头沉默不语,皇上冷冷的开口道:“舅舅,朕想你应该知道怎么做,你应该庆幸,你是朕的舅舅。”

  换做一般人,肯定是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的结局。

  听到这里,佟国维才猛然一个机灵回过神来,现在不是悲伤的时候,不是在心痛家族资源打水漂的时候,现在得要先摆平这事。

  佟国维连忙俯身磕头,表明知道的态度“奴才叩谢皇上恩典,必不会让皇上失望!”

  皇上的意思他明白,也在心里松了一口气,到底皇上还是看重孝康章皇后名声的,并不准备将这事摆在明面上来闹大。换句话说,皇上并不准备以「巫蛊」的罪名处罚隆科多。

  但这并非是皇上准备绕过隆科多了,皇上只是不想自己动手而已,毕竟众所周知在大清「贪污受贿」的罪名可罪不至死,而能让隆科多处死的罪名,几乎是隆科多不会犯了,比如通敌卖国、造反之类的大罪。

  所以,皇上那话的意思就是,让佟国维自己动手,对自己的儿子动手,让其病逝。

  虽说隆科多最后还是难逃一死,但对于佟家来说,这两者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前者那是罪无可赦,会留下千古骂名,影响佟家名望。而后者,完全可以伪装成一个意外。

  这自然是恩典,一个天大的恩典。

  哪怕消息泄露出去了,但只要皇上没表态,那一切都只是猜测而非事实,别人也不能拿流言蜚语来攻击佟家!

  “望舅舅日后好自为之。”皇上冷冷的说道。

  佟国维正沉浸在家族逃过一劫的情绪中,并没有听出来皇上这句话的深意。

  草人、口供……摆在皇上面前,皇上再也没办法欺骗自己了,佟家或许是在大方向和他立场一致,但也有分歧点,而那些分歧点却触及了皇上的底线。

  皇上这人,一定坚定下来某种想法,那就不会改变,也不会心软,心硬得简直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

  一如历史上,佟国维在一废太子后支持胤禩,皇上就将其直接贬官,至死都没有复起。

  和佟国维谈话后,皇上很快就下了口谕。

  舜安颜宠妾灭妻杖责一百十大板,那位外室连同她肚子里的孩子一起赐死。

  隆科多宠妾灭妻杖责九十大板,李四儿谋害诰命夫人赐死。

  佟国维的嫡妻赫舍里氏,因为管家不善,剥夺诰命。

  至于其他罪名,皇上提都没提,单就「宠妾灭妻」来说,按照大清律法的确是这么法的,皇上没给半点减免。

  可众所周知这事,宠妾灭妻那就是个添头,甚至于连添头都算不上,其他的事情牵扯出来的罪名,哪一项不比这个严重。

  可皇上的态度就是这个态度,他不准备深究,就算底下的人把隆科多告到天上去,皇上不开口彻查,你就算拿出铁证来,也没用。

  呵!

  皇上果然偏心佟家!

  这是不少人的想法。

  不少人都对佟家投去了羡慕嫉妒恨的目光,然而被众人觉得是幸运儿的佟国维,这个时候去冷汗直冒。

  因为这个时候已经回府的佟国维,才发现自己藏在书房里的东西不见了,在这个节骨眼上不见了,那还有第二种可能吗?

  没有!

  肯定是被皇上拿走了。

  贪污受贿的那些账册还好,关键是里面还有一份口供,一份佟家原本打算用上,最后却没机会用上的口供。

  那份口供,对太皇太后来说是一个炸药包,随时随地能将她炸一个粉身碎骨。

  可对于佟家来说也是一把双刃剑,人心隔肚皮,谁会知道皇上看到那份口供心里会是怎么想的。

  佟国维原本还准备玩点小心思的心,这会儿是半点心思都不敢玩了,老老实实的执行皇上的意思。

  舜安颜的外室和李四儿直接就在大牢内就被赐死,而舜安颜和隆科多也是挨了大板后,才被送回佟府。

  众所周知,打板子这事,水分特别大,尤其是大牢这种地方。

  可以十板子下去就要你半条命,二十板子打下去就将你打死。也可以打了二百大板,连皮都完好无损,屁事没有。

  舜安颜和隆科多自然享受到的是前者的待遇,大板下去虽然没当场要了他们的性命,但也要了半条命,整个后背臀部打完后完全血肉模糊。

  然后就一直在家里养病,原本这事并不出人意料,毕竟被打了那么多大板嘛,不少人觉得这处罚还太轻了。

  只是没想到,还没到年底了,就一前一后的听到了舜安颜和隆科多病逝的消息。

  让不少人都下意识的浑身一颤。

  当然这都是后话,皇上快刀斩乱麻的解决这事后,很多人都对着结果不满,云果也是!

  就打板子,熟知这其中水分的云果,自然也觉得太轻了。

  眉头紧皱,云果是真没想到,皇上会压下巫蛊,完全避重就轻就以「宠妾灭妻」的罪名来处罚。

  老实说,对于这结果,云果有些意外,可又有些在意料之中。

  嗯,对于皇上偏心佟家,是意料之中的事。

  只是云果,没想到皇上会偏心到这种程度。

  那么,这么说来,上辈子雍正得到帝位,怕不是还真是后世人推测的那样,其中有佟贵妃的一份功劳在。

  至于传闻中,是隆科多在皇上驾崩后更改了圣旨,这个就当笑话听听好了。

  首先圣旨的材质可是特殊材质和特殊工艺,一般匠人可制造不出来,而且其中不同的圣旨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防伪暗记」,这造假难度比玉玺难多了。

  其次皇上驾崩后宣布新皇的圣旨,可是汉语满语共同书写的,无论是汉语还是满语,改字都不可能,因为这是圣旨,有一点点笔画停顿都会重写。

  最后就是印章,清朝的玉玺,不像秦汉时候,只有一枚传国玉玺。清朝的玉玺多着了,因此圣旨上一般都会盖两到三枚玉玺。

  而老皇帝驾崩,留下圣旨宣布新皇帝的事情,这在大清朝还是头一次,不是皇上这个当事人,谁都恐怕没办法确定最后圣旨盖那几枚玉玺,这种事情一旦盖错,那是会出大问题的。

  如果这都被隆科多预料对了,那他还扶持雍正做什么,直接造反,自己当皇帝得了。

  好吧,就算他不造反,那也不用扶持雍正呀!扶持那些年幼的小阿哥不是更好,更符合利益!

  那些在小佟氏成为贵妃后出生的小阿哥,名义上小佟氏可都有一个教养的名分在,谁让小佟氏当时在后宫位分最高了。

  到时候把小皇帝架空当个傀儡,自己做个权臣,岂不是美滋滋。

  犯得着去扶持一个已经有自己势力有自己心腹的实权派皇子吗?

  至于说,会有人不信圣旨,反对的事……

  信不信真这么弄了,反对的人绝对没几个。

  因为那又是一个先帝初年和皇上初年,皇权尽散宗室和权臣之手的局面,到时候无论是宗室还是朝堂,肯定都乐于见成,谁不喜欢自己手上的权利变得更多了。

  所以那流言就当个笑话听听就行。

  笑话归笑话,皇上对佟家的偏心可当不成笑话。

  这种事情都让皇上给压下去了,云果实在是有些不甘心,毕竟她筹谋了那么久,可不是就得到这么一点结果。

  偏偏这事,她现在可不敢沾,什么动作都不敢有。

  只能赌人心。

  可「人心」这玩意,有些时候真的是赌不起的。

  尤其是某些聪明人,并非没人将巫蛊的事情卖给皇太子和大阿哥胤禔等人,然而都是聪明人,在皇上都表明态度的情况下,和皇上刚正面那是绝对不明智的。

  因此这事表面上也没人敢轻易提起,不然这岂不是不打自招,自己不是在军队就是在佟家安插了眼线。

  谁会那么傻了。

  大家都不傻。

  生气要报复,只会私底下谋划。

  于是乎,在舜安颜和隆科多没有病逝之前,这事就以皇上在一次偏心佟家结束。

  作者有话要说:PS:关于对宠妾灭妻的处罚,来源于《大明会典》规定,以妻为妾者,杖责一百;妻子尚在人世,以妾为妻者,杖责九十,并责令改正名分,让妻为妻,妾为妾。

  如果有妻还要娶妻,即重婚,仍杖责九十,并明令双方离异。清朝建立后,对于妻妾失序的处理基本照搬了明朝法律。

  ===

  这事还没完,只是一阶段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