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电都已经被发现, 最初的发电机都已经被发明出来了,点灯电话等电器被发明出来不也是迟早的事吗?

  龟龄出海将近一年的时间,等回到跨海回到自己的祖国,看着眼前的变化, 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们刚到码头上, 最新印入眼帘的便是两个钢铁巨物, 那庞大的船体与坚硬的外壳, 都让人摊位关注。

  等离开码头之后, 他不但能看到不少女性光明正大地走在街上,她们还说说笑笑、虽然害羞但态度坦然地与认识的男性打招呼, 会约着一起到其他店铺购买东西,然后成群结队地进入了某一个四四方方、毫无美感的房子。

  也有许多小姑娘手拉着手一起进入某个院子,问过之后才知道那时当地的女学, 那些小姑娘都是女学的学生。

  不但如此,他耳边似乎还能听到不少机器运转的轰鸣声。

  这样的感觉太过新奇,龟龄几乎都要以为自己回错了地方,如今不是在京城, 而是到了自己所不了解的陌生国度。

  但周围那些熟悉的黄皮肤黑眼睛, 还有熟悉的乡音,又很快拉回了他的理智。

  等龟龄带着一群人乘着马车前往姑苏, 抵达码头之后被前来接人的官员被问到,是想要坐轮船前往京城还是火车前往京城的时候,他整个人都是懵的。

  火车他当然知道,毕竟他当年还亲自乘坐过。

  但轮船?

  这么快就研究出来了吗?

  他看向身后其他人, 小声解释了一下对方说的话, 然后征询其他人的意见。

  其他人却一脸茫然, 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火车和轮船到底是什么东西。

  龟龄想了想, 道:“火车与马车类似,都是在陆地上运行的交通工具,轮船就是我们之前刚下船的时候,在海边码头看到的那两艘庞然大物。”

  说完他转头看向官员,得到了官员的点头肯定。

  看来之前在海边看到的那两首钢铁巨物,真的就是猫寿等同僚在研究的轮船。

  而且已经研究出结果,并已经开始投入生产了。

  听到龟龄提到之前在海边见到的钢铁巨物,他这次带回来的那些科学家一个个两眼放光,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想要登上所谓轮船,好好体验一下乘坐轮船的感觉。

  外国人的胆子总是更大的,龟龄想了想,也没解释火车的想法,而是直接请官员带着他们一起前往了码头。

  路上,龟龄察觉出那位给他们带路的官员,不但对自己态度恭敬,就连对他身后那些从海外带回来的人也同样万分尊敬。

  他有些拿不准这位官员为何是这种态度,于是开口了这个问题。

  那位官员却乐呵呵地开口:“前些日子林深见鹿的报纸已经发布了消息,说是那种效率超高,一台机器完全可以抵上十多台珍妮纺织机的那种纺织机器,还有轮船与火车,如今在挖矿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的矿车与挖矿机器等等,都是在林大人您四弟的带领下,发明研究出来的。而他们能将这么多好东西都发明研究出来,都是因为这些洋人们从海外带回来的学问。”

  那官员说到这儿,嘿嘿一笑,“下官是不懂得太多大道理,但也知道这样的人才越多,能给咱们国家带来的变化就越大,咱们国家才能发展得更好。所以,当然要对他们态度好些,他们若是在咱们国家生活得好了,也许以后还能写信让自己认识的人一起过来呢?这样的人多多益善啊!”

  龟龄愣了下,旋即哈哈大笑。

  官员花钱买了船票,亲自将桂林一行人送上了轮船之后,才笑着冲他们挥挥手,转身离开了码头。

  龟龄正要与其他人说话,就见到一位打扮简洁大方的少年走到他们面前:“几位客人有什么需要的吗?”

  龟龄愣住,转头看向其他人。

  其他人两眼发亮,叽叽咕咕地问龟龄他是做什么的,又在问什么话。

  龟龄有些头疼,之前在船上的时候,他便特意让人教了这群人汉语怎么说,但可能是汉语太难了,一群人学了好几个月,也只会一些简单的问话。

  按理说,这个少年的问话他们应该是听得懂的。

  但可惜,谁让他们如今身处姑苏?少年说的话难免带上了几句口音,吴侬软语,自然不是那么容易分辨。

  龟龄正要开口,一直默不作声贾蔷看了龟龄一眼,一句一句地为他们翻译起来。

  然后一群人便拉着那位少年,问他穿上能提供什么服务,然后要了一些茶水点心,每一位女性还要了一张薄毯。

  等到兴奋期过了,这群人又将少年叫过来,让他带着自己前往睡觉的房间,然后直接躺在床上睡了一觉。

  一路平安无事,非常顺利地抵达了京城。

  因为听说今天有不少自己的同乡会来,留在京城的大卫一群人,并早已经前往了皇庄,几乎和住在皇庄里了一样的那些人全都出现在了码头上。

  见到龟龄等人下船,一群人直接拥了上去。

  老乡见老乡,两眼……

  额,没人泪汪汪,已经在京城生活了很长时间的大卫、丹尼尔等人一边与龟龄带回来的人互相认识,一边说着京城的好,而龟龄带回来的这些外国人,与大卫等人说话的语气也充满了憧憬,一改之前得知自己和家人将要远渡重洋,前往一个陌生国度的忐忑与慌张,变得对未来生活充满了热情与希望。

  尤其是得知留在华夏,不但能用自己的知识赚钱,孩子以后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

  若是可以,甚至可以入朝为官。

  他们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几乎是立刻,就对这个陌生的国度有了归属感。

  猫寿直接走到龟龄面前,向他说起了他离开的这段时间内,整个国家发生的种种变化。

  猫寿笑眯了眼:“大哥回来得还算及时,你是不知道,姐姐与文武百官这段时间几乎忙成了陀螺,明明朝廷官员人数齐全,她还总是觉得没有人用,为此甚至将礼部尚书等人都调去处理各种事情了。”

  说完他看向龟龄,“姐姐还说,真是后悔之前让你出国,若是你没走,定然可以帮她分担许多事情。”

  龟龄失笑:“哪儿就这么夸张了?崧大哥与父亲不都在朝中?黛玉他们也能帮着姐姐做事儿,朝廷那么多人,又哪儿到了缺人的地步?”

  “大哥你别不信,等你见过姐姐就知道了。”

  龟龄与猫寿聊天之后,简直一头雾水。

  等到鱼贾蔷将所有人都安置好后,龟龄才跟着猫寿回到林家。

  次日,他进宫见林柳。

  林柳这段时间忙得脚不沾地,见到龟龄进宫与他寒暄几句之后,便立刻将他安排在了交通部尚书的职位上,还不等龟龄问清楚交通部到底是什么部门,便被林柳丢去处理火车轮船相关的问题了。

  龟龄:“……”

  真有这么忙吗?

  但等他真的接手了交通部的公务之后,他才发现——

  是的,真的有这么忙!

  因为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刚刚出现,各种规矩也不够深入人心,所以总是难免发生许多问题,大部分是鸡毛蒜皮,但也有不少是可能影响到老百姓对这些新兴交通工具观感的事情。

  这些事情若是处理不好,极可能影响到朝廷之后推出的新发明。

  如,电灯泡。

  在发电机更新换代两次之后,不少人都盯上“电”这种新型能源,不少人都已经想到将电与车结合到一起,并已经有了设计灵感,想来在其他人的帮助下,定然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将这种用电做能源的车发明出来。

  虽然不知道最后的结果如何,但这样的工具还是非常让人期待的。

  与此同时,以蒸汽机做动力的汽车也已经被发明出来。

  只是因为尚且有不少问题,才没有被朝廷推广出来。但可以想象的是,一旦汽车的问题被解决推出,一定可以收到许多人的欢迎。

  哦,龟龄最喜欢也最惊喜的交通工具,还是自行车。

  这件简单方便的工具自从被发明出来后,自行车的发明人便直接与猫寿合作,每一辆手卖出去的自行车获得的盈利,都会分给自行车发明人一笔不小的货款。

  因为自行车太过新奇,不少有钱人家的少爷小姐们,都愿意花钱买上一辆自行车。

  每次他们骑着自行车出现在街上出现,都会吸引无数的路人注目,这样的感觉让正处于需要被人关注的青春期少年少女们非常着迷,再加上自行车确实出行方便,简单易学容易上手,报纸上还有不少关于自行车的报道……

  几乎只要买得起自行车的人,都人手一辆。

  虽然如今买得起自行车人还是少数,但价格高啊,哪怕一年只卖出去了几百辆,赚到的钱绝对不比报纸差!

  理所当然的,鹿岁再次靠着自行车赚得盆满钵满,那位发明了自行车的人也靠着自行车获得了一笔不菲的财富,而朝廷也因为与鹿岁合作而收到了不少分红与税款,再加上卖给鹿岁的原材料……

  啧,国库又多了好大一笔进账。

  可以说是皆大欢喜!

  龟龄没有买自行车,因为鹿岁在他回来之后直接送了一辆给他。他用过之后便立刻喜欢上了那种微风拂面的感觉,也对自行车带来的便利感触颇深。

  每天骑着自行车去上班,他工作起来都更有动力了。

  但对科研部的那些大佬们而言,自行车带来的利润才是最让他们在意的——

  没办法,大佬们大多有妻有子,有的甚至还要负责一家人的开销,而很多研究都不是那么容易的,想要得到一个确切的结果需要非常长的时间,短则一年半载,长则好几年甚至十几年都得不到一个答案。

  虽然在科研部上班有基础工资吗,他们的家人也有朝廷养,等研究结果出来之后也能获得一笔不菲的奖金,但若是可以得到更多钱,给自己与家人更优渥的生活,谁又会不愿意呢?

  一时间,整个科研部的人都充满了研发的热情。

  而且这样的热情,还都是放在那种可能改变所有人生活,但没什么难度的小发明上面。

  比如电灯、电话、照相机等等。

  ——在火车与轮船被造出来后不久,林柳便直接开设了交通部与科研部两个部门,交通部的尚书职位一直给龟龄留着,而科研部尚书的职位则直接交给了猫寿。

  ——其他人对此心服口服,并无太多反对意见。

  这些东西全部让鹿岁吃下,林柳便果断提出了现代的招商计划,与商人合作,让他们招标看谁给朝廷的利润最高。

  但消息还没放出去,就受到了鹿岁的激烈反对:让鹿岁眼睁睁地看着一大笔钱从眼前溜走,他却没办法沾手,那样的感觉对鹿岁来说实在是太残酷了,他完全无法接受!

  林柳:“……”

  她无语地看着鹿岁这钻进钱眼儿里面的样子,无奈到失语。

  好一会儿后,林柳才开口道:“肥水不流外人田,若是可以,我当然想要将所有生意都交给你来做,但先不说你还要为明年即将到来的春闱备考,还与鹤年打赌一定要考中探花之位……”

  她话还没说完,鹿岁便直接打断:“科举相关的学习资料如今已经不是最热门的啦,就算推出之后会大赚特赚,利润也绝对比不上科研部那群人发明出来的东西,那可都是会一直下金蛋的神仙宝贝鸡,学习资料怎么可能与之相比?一个探花的名次而已,我不要就是了!”

  林柳险些被鹿岁这小子给气死,她直接给了他两个爆栗:“都胡说些什么鬼话?你这话要是让天下的读书人知道了,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把你淹死!”

  鹿岁眼珠转了转,没有再开口,但看他眼神便知道,他并未打消相关的想法。

  林柳担心他乱来,赶紧解释:“就算你不参加明年的科举,这么多的发明,我也不可能全部交给你一个人。”见鹿岁想要说话,她直接抬手制止,“首先,若是将所有的生意都交给你一个人负责,在其他人眼里完全就成了,我不光让林家人吃肉吃得膘肥体壮,连汤也不愿意让其他人分一口,对我对林家的名声都没有好处。”

  “其次,朝中官员也不可能同意,因为不止你在做生意,那些官员的家属中同样有人在做生意,若是将全部发明交给你,毫无疑问,你的生意将会受到无数针对。向来只有千日做贼的,哪儿有千日防贼的?稍不注意,你就会被算计,而我与父亲也不见得能救你。”

  鹿岁在做生意方面完全担得起一句天才,他又如何不懂其中危险?听完这话,大脑也冷静下来了。

  林柳笑了笑,“最关键的是,这些东西造价不高,需求量非常大,你做一门生意就非常不同意了,更何况全部一起做?你有那么多的匠人吗?你有那么多的原材料吗?你有那么多的工厂吗?”

  鹿岁撇撇嘴,只能无奈接受这个现实。

  林柳笑了笑,直接拿出科研部这段时间的发明名单递给鹿岁:“你看看上面的东西,看对什么感兴趣,自己挑一个吧。”

  鹿岁眼睛亮了亮,打定主意一定要好好挑选一个最赚钱的发明。

  但接过名单之后,鹿岁的脸色刷一下沉了下来。

  林柳茫然:“怎么了?是名单有什么问题吗?”

  鹿岁忍了又忍,忍了再忍,最后到底没忍住,眼含期待地看向林柳:“姐姐,陛下,皇上,真的不能将这些发明全都交给弟弟负责吗?我之前以为只有两三个发明而已,这上面怎么这么多啊?”

  林柳失笑:“科研部的那些人也是要吃饭的啊,而且一个个智商卓绝,研究自己感兴趣的过程中,抽个一两个月时间,就能做出一个小发明了,科研部那么多人,一人做一两个,可不就积攒了这么多吗?”

  那些人之前是对这些原理简单的小发明不感兴趣,觉得没什么挑战性,但如今为了恰饭,为了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当然愿意“下凡”做些在他们看来没什么难度的发明。

  鹿岁忍不住捂住自己心口,整个人都要不好了。

  林柳见他搞怪,笑着安慰道:“你放心,科研部那群人只是为了赚钱而已,这些发明已经足够了,现在全都又去研究他们真正感兴趣的东西了。若是想要等他们再次出山,只怕就要等他们将赚来的钱花光之后了。”

  鹿岁捂住胸口,完全不觉得安慰,反倒像是被人在胸口插了一剑一样,心痛得无法呼吸。

  这么好的赚钱机会,错过这村儿就没这店儿的好机会!

  他若是错过,岂不是天理难容?

  鹿岁很快振作起来,赶紧凑到林柳面前:“姐姐,这个招商会是什么时候举办?”

  林柳奇怪地看了他一眼:“暂时还不着急,至少要等到春闱之后吧,最近有空的官员全都被抽调去负责明年科举相关的事务了,暂时腾不开人手。”

  最近发生的事情太多,这些新发明也不能贸然推广下去,必须提前做铺垫,已经开始推广的新发明也要注意舆论,不能有一丝一毫的轻忽……

  朝廷是真的缺人。

  “姐,招商会应该是户部负责吧?”

  “确实是户部负责。”林柳疑惑,“你问这个干什么?”

  鹿岁眼珠滴溜溜地转个不停,半晌后紧张地看着林柳:“姐,等我科举出仕之后,可以像是龟龄一样,直接将我安排进户部,不去翰林院吗?”

  林柳一愣:“你不是不想做官吗?”

  这小子从抓周开始,就展现出了自己对做生意的兴趣,这样的人,现在却跟她说,想要到户部去做官?

  林柳都怀疑自己听错了。

  鹿岁笑了笑:“做了官也可以辞官嘛。我就是想着,这次招商会肯定可以载入史册,我若是可以亲自主持这样的盛事……”

  林柳翻了个白眼:“你就只是为了赚钱而已,说那么多冠冕堂皇的话做什么?”

  鹿岁嘿嘿一笑,默认了林柳的话。

  林柳无奈,想了想后摇头:“当初直接将猫寿调去工部,是因为他确实在这方面有天赋,而且……他考中了状元。”

  鹿岁崩溃:“可是鹤年那小子也要参加科举,有他在,我根本就不可能考中状元啊!”

  虽然他一直嚷着要与鹤年争状元,但他非常清楚,自己花在学习上的时间根本比不上鹤年,鹤年又一直都比鹿岁擅长读书科举……

  鹿岁最好的成绩也就是榜眼而已。

  林柳看了他一眼:“你倒是有自知之明。”

  鹿岁尴尬地笑笑:“姐姐你就别说风凉话了,一定要考状元不可吗?榜眼和探花不行吗?好歹也是前三名,打榜游街也是有名有姓的。”

  林柳失笑,想了想后开口:“那你还是考探花吧。榜眼和探花差别不大,探花好歹还是本届进士中长得最俊美的人,而且你之前不是说了,一门三探花?我觉得挺有意思的,你努力!”

  鹿岁:“……行吧,我回去努力!”

  看着鹿岁苦闷的样子,林柳不由笑出了声。

  ……

  鹿岁突然改变想法想要做官的事情,并未在林家引起多少轰动,毕竟林家人了解鹿岁的性子,清楚地知道做官肯定不是他真正的追求。

  倒是林柳抓住科研部的大佬们对发明创造感兴趣的机会,提出了不少可以改变生活的小发明——

  比如热水器,洗衣机、电视机等现代常见物品。

  电视机暂时还没有发明出来,但热水器和洗衣机已经有了雏形,在照相机被发明出来之后,放映机也已经有了初步成果。

  而因为热水器等发明,林柳在宫里的生活就更方便了。

  虽然她不知道热水器的原理,但浴室里面那些除了热水器之外的东西,都没什么技术难度,光是内务府的那群人就可以按照林柳的描述将浴室里面的所有用品都造出来。

  唯一比较有难度的,可能就是下水道与镜子?

  但玻璃与镜子的做法,科研部那些搞化学的大佬一清二楚,早前便直接将方子送给了林柳。

  皇宫本来没有下水道,想要施工也很有难度,但林柳如今住的地方少,改造起来倒是没什么难度,不过大半年的时间,林柳如今住的地方便已经改造完毕了。

  不但电灯热水器都有,还有不少刚刚发明的科技产品。

  虽然外观看起来不比现代那些精美,但放在皇宫还挺相得益彰,颇有种民国时期的装修感觉。

  林柳看过之后还挺开心的。

  而这时候,科举也已经如期而至了。

  这次科举也算是万众瞩目了,毕竟有不少女考生报名不说,林家的双胞胎要参加这次科举的消息也被放了出来,当初女状元的原型柯良玉同样也传出了要参加这次科举的消息……

  再加上这次春闱的考试内容,会出现一道科学相关的附加题。

  种种情况相加,这次春闱自然引来不少人注意。

  考试九天,没多久就放榜了。

  放榜那天,榜单前挤满了想要看排名的人。

  所有人下意识地看向会元第一名,林家林柏。

  啊,原来是林家人,不奇怪。

  所有人继续往下看,第二名出现了柯良玉的名字。

  不少人都像是圆满了自己的一直以来的期待一样,看到柯良玉的名字出现在榜单上,就好像看到当初那位才华卓绝却香消玉殒的女状元,死而复生,还不曾忘记自己的理想再次参加了科举一样。

  虽然名次被鹤年压了,但所有看过女状元的人仍旧非常高兴。

  而且第二名距离第一名也就一个名次而已,也许努努力,柯良玉也可以超过林家二公子呢?

  因为柯良玉的出现,第三名都没多少人关注了。

  虽然仍旧有不少人看到了第三名林椿(鹿岁)的名字,但可能是觉得太过正常,反倒没多少人提起。

  而这一次的科举,女性考生的成绩同样骄人。

  前百名女考生几乎占据了三分之二,对比女性考生与男考生的数量,这个数据同样引起了不少轰动。

  但就像是鹿岁得到第三名并未让人觉得太奇怪一样,人们已经对女性的优秀接受良好,并不会再为此感到惊奇了。

  没多久,殿试开始。

  春闱的时候为了摸清楚自己每一个竞争者的实力,也为了搞清楚自己到底在其中到底能排第几名,鹿岁在会试的时候全力以赴,并未留手。

  所以在发现在自己全力以赴仍旧考上了第三名的时候,鹿岁是很高兴的,这样他在之后的殿试当中,就可以放松心情了——

  不需要控制实力,拼尽全力就好。

  反倒是鹤年从柯良玉的身上感受到了压力,殿试到来之前的那段时间几乎是头悬梁锥刺股,打从他出生开始就没有因为学习这么努力过。

  偏偏鹿岁这小子看着鹤年这般凄惨的样子,不但不说安慰他的话,反倒在旁边说风凉话。

  可若是翻阅双胞胎以前的“多次交锋”结果,就能发现,虽然鹿岁在生意场上无往不利,但他在与鹤年的每一次交锋之中,从来就没有占到过便宜,哪怕是这次的打赌,鹿岁也被鹤年坑得不轻。

  所以当发现鹤年吃瘪,鹿岁当然忍不住幸灾乐祸。

  鹤年对此接受良好,除了每天附赠几个大白眼给鹿岁之外,自己该吃吃该学学,意志坚定,完全不会被鹿岁打扰。

  但在考试之前,鹿岁却得知消息,柯良玉因为孩子生病,放弃了这一次的殿试。

  鹿岁吓了一跳,犹豫着找到鹤年,想要问问他的意见:“鹤年,你说我在殿试的时候,是不是该压制一下自己的实力啊?万一我考中了榜眼怎么办?”

  鹤年白了他一眼:“春闱放榜的时候,你看到自己的名字在第三名之后,就没有关注后面的名字吧?”

  鹿岁一怔,点头。

  鹤年斜睨着他:“劝你还是去打听一下之前会试的第四名和第五名是谁,你还想着压制实力?你不压制我都担心你考不中第三名,压制实力只怕最后不但探花考不中,连传胪的位置都是别人的。”

  鹿岁吓了一跳,转身便离开了书房。

  一番打听之后,鹿岁才知道会试的时候,第四名与第五名都是女学的学生,一个叫做傅秋芳,一个叫做金雯雯。

  这两位学生在女学的成绩都是数一数二的,而且努力程度也向来是数一数二的。就在鹿岁看鹤年笑话的这段时间,这两人还不定进步了多少呢。

  鹿岁得知此事后,吓得不轻,也不敢分心了,直接搬去鹤年的物质与他同吃同住同起同学,反正鹤年干什么他就干什么,学习起来比鹤年都要疯狂。

  鹤年被他这劲儿头吓了一跳,但想到鹿岁对赚钱的热爱,以及之前与林柳之间的约定,无奈地摇摇头,到底还是冰释前嫌,帮着鹿岁复习起来。

  鹤年水平当然是足够的,鹿岁自己也聪明。

  一番努力之后,两人到底如愿以偿,分别拿下了六元及第与一门三探花的好意头。

  第二名被女学的学生拿下了。

  不是傅秋芳,是金雯雯。

  这位已经为人母亲的女考生,在发现自己已经可以稳稳考上进士之后,本来已经不想努力了,她目的明确,一开始选择参加科举就只是为了躲开夫家,而考中进士无疑已经让她们母女有了保障。

  但就在这个时候,她那个一直没有说过话的女儿,在看到金雯雯的名字出现在榜单上的时候,突然指着她的名字说了一声……

  “妈妈。”

  为了这个称呼,金雯雯拿出了拼命三娘的劲儿,哪怕在鹿岁已经全力以赴之后,仍旧超过他拿下了榜眼的位置。

  反倒是傅秋芳,因为在考中举人之后便已经解除了所有危机,往上爬的想法没有那么强烈,所以只得了第四名。

  鹿岁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第三的位置,自己的分数与傅秋芳也相差不大,不过只有四分而已的时候,顿时一阵后怕——

  还好他在鹤年的提醒下没有放松的,更没有狂妄到压分,否则他这次指不定真会落到第四的位置。

  但好在,他最后保住了自己的位置。

  虽然这是在柯良玉并未报名这次科举的情况下,勉强保住的。

  但六元及第和一门三探花的名头,还是成功传扬开来,让林家再一次大大地出了一把风头。

  鹿岁趁机将压箱底多年,并在这些年又进行了许多增删、甚至加上了不少科学知识的学习资料刊印发行,直接销往全国各地。

  ——虽然科举的风头几乎被科学知识夺走,但到底是在这片土地上扎根几千年的盛事,所有人对科举的热情并不会减轻多少,对学习资料的渴求也不会减少太多。

  就算比之前预料的赚得少点儿,那也一样有得赚啊!

  鹿岁就靠着自己的这股钻进了钱眼儿里面的死心眼儿,刚刚考中进士,就被户部尚书那个老狐狸相中,直接抢到了身边。

  而本来对做官没什么兴趣,打算当完三年翰林,就直接辞官的鹤年也被拉了壮丁,成了新成立的□□的左侍郎。尚书之位空缺,明显是给他留的。

  鹤年:“……”

  他直接找到了林柳,询问其中原因。

  若是做出这种事情的人是林如海,鹤年还不会太奇怪,但强行给他安排一个职位,甚至连他以后的官途都安排好了的行为,实在不像是林柳会做的事儿。

  但林柳确实做了。

  而且这样做的时候还挺开心,甚至觉得他一定会喜欢。

  鹤年:“???”

  当官有什么可喜欢的?枯燥乏味还总是被人骂狗官,极少有人能得到老百姓的拥护,这对喜欢出风头,喜欢被人夸奖的鹤年来说,完全不是好选择。

  林柳笑了笑,直接带着他去看了刚被研发出来不久的,电影放映机。

  为了测试放映机是否可行,科研部那群人还专门拍摄了一部没有声音的默片,黑白色的,没有声音,而且不怎么流畅、看起来一卡一顿的默片。

  但上面的人,是活动起来的。

  人的表情,也是栩栩如生的。

  鹤年甚至在默片里面,看到了熟悉的猫寿的身影。

  他错愕地回头:“姐姐,这是什么?”

  林柳笑了笑:“这是电影。鹤年,难道你就不想让电影发展起来,然后将你写的那些故事都搬到大荧幕上?或者说,你是否想过,亲自扮演自己故事里面的人物。”

  鹤年瞬间回神:“那可不行。”

  林柳一愣:“你不想要……”

  “我故事里面的男性角色都又蠢又坏,又渣又烂,我可不想扮演这样的人物,对我名声不好。”鹤年眼珠黏在幕布上,几乎挪不开眼,“但将故事搬上大荧幕,我觉得还不错。”

  林柳一笑:“那就这么定了?”

  鹤年点头,郑重承诺:“就这么定了。”

  不单单是鹤年与鹿岁,林柳还征求了金雯雯的意见,问她以后想做什么,可以直接将她安排过去。

  以林柳从简惠贞那儿了解到的消息来说,她觉得将金雯雯安排到礼部或鸿胪寺更合适——

  因为确人,翰林院这个清闲部门的官员几乎全部被征调到了其他部门,别说是这一届的考生了,就连之前几届的考生,也全都进入了其他部门,若非里面还有几个老翰林在驻守,几乎算得上是名存实亡了。

  但金雯雯仔细思考之后,却提出了一个林柳不曾想过的地方。

  金雯雯的声音透着一股狠劲儿:“皇上,若是可以的话,微臣想去刑部,大理寺也行。”

  林柳怔住,半晌后笑着点头:“可以,你直接去刑部报到吧。”

  金雯雯眼眶含泪,跪在地上久久站不起来。

  ……

  所有人都安排好了,林柳忍不住将注意力放到了柯良玉的身上。

  因为柯良玉身上之前发生过不好的事儿,所以林柳在对她的一举一动都忍不住往坏的地方想,这次柯良玉突然因为孩子放弃报名,林柳下意识就往她是否被婆家欺负了的方向去考虑了。

  但最后的调查结果却是,很正常,她真就只是因为孩子生病才放弃了这一次的殿试。

  林柳微微有些怅惘,不过很快她就将这样的想法从自己的脑海驱逐出去,反倒开始想事情的解决办法——

  以华夏自古以来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就算如今已经有不少女性走出家庭,但当这些女性成婚生子之后,只怕也会遇上与柯良玉一般无二的困境。

  柯良玉的性子林柳知道,目标坚定,不为外物所移。可就算是这样的柯良玉,在面对孩子生病的情况时,同样只能暂时放下自己的事业,回去照顾孩子。

  林柳并非觉得这样不对,但可以预料的是,这样的事情肯定会经常发生,若是没办法解决问题,以后肯定还是会遇上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因为家庭的缘故失去更多的机会。

  意识到这点之后,林柳直接在大朝会上提出了这个问题,并让文武百官想出一个解决的办法。

  如今留在京城的官员的当中,女性官员几乎占据了三分之一。

  这个数据看着可怕,却是在林柳与一众女性官员的努力下达成的,因为每一次朝考所有进士都会拼尽全力,为了留在京城而努力;就算不幸没考中,去了地方,也会尽快做出功绩回到京城。

  而林柳,则保障了这些女性官员在做出功绩之后,可以优先回京。

  而现在,林柳的努力有了成效。

  虽然除了林如海与季崧等极少数男性官员之外,其他男性官员对林柳提出的问题并不怎么在意,思考解决办法的积极性也不是非常强,但那三分之一的女性官员却感同身受地,借机提出了更多问题与解决办法。

  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孩子的问题。

  提到孩子,其他官员也坐不住了,毕竟人口问题向来是重中之重,是每一个官员在任期的时候首要考虑的问题。

  虽然土豆红薯等粮食都已经推广出去了,但想要想要见到成效自然需要等上几年,而在等待的这几年,官员们自然不可能放弃在这方面的努力。

  林柳却笑了起来:“想要让人老百姓多生孩子,首要的问题,当然是解决他们生孩子的后顾之忧。比如孩子以后读书的钱,比如抚养孩子长大的过程中需要的钱财,比如孩子长大后娶妻生子或嫁人生子需要的房子、聘礼和嫁妆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是我们朝廷需要考虑的问题。”

  “你既然想要让老百姓生孩子,当然需要解决、至少减轻这方面的负担。”

  “而与此同时,你们需要认识到一个问题,一个家庭只有一个人出去赚钱,肯定是比两个人一起出去赚钱赚得更少,能养活的孩子也更少。若是以后负担太大,老百姓别说是多生孩子了,只怕连成婚都觉得害怕。”

  “必须保障女性的工作环境,让她们呢出去工作没有后顾之忧,也必须解决女性生产之后将会面临的种种困难,否则以后经济发展起来了,生活成本也会跟着增加,女性也许根本不会愿意成婚生子,因为这回影响她自己的事业。”

  这话一出,某位官员便忍不住小声嘀咕:“既然让女性出门工作有这么大的隐患,直接不让她们外出工作不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