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游戏竞技>【】逍遥灵帝传说>第1151章

那些诗兴盎然的文人,除了偶尔逗弄一下这个长相甜美的小姑娘之外,谁也不把她放在眼里。

一个丹桂飘香的日子,一帮文友又在一座花园中举办文会。

小莫邪照例由舅舅带着参加。这次的诗题是《咏四季花》,由每人在素笺上写一首诗。

小莫邪看到大人们或低头沉吟,或挥笔走龙,很有兴致,于是也向舅舅讨来纸笔,悄悄写下了一首七言绝句:“三秋桂子美钱塘,疏影横斜点素妆;十里芙蓉娇出水,春风桃李满庭芳。”

这时,莫邪的舅舅还未写完,小莫邪扯了扯舅舅的衣襟,把写好的诗笺递给他。

舅舅接过诗笺一看,十分满意,于是对众人诵吟了一遍。顿时,文会上人人啧啧称奇。

这短短四句诗,恰到好处地概括了“秋桂子、冬梅花、夏芙蓉、春桃李”四季代表性的花卉。

诗意虽谈不上新奇,但出自一个九岁小姑娘之手,诗句老练自然,怎不让众文人赞口不绝呢!

从此,小莫邪成为文会中的一位正式成员,每次都与大人平起平坐,作诗论文。

她的名声不胫而走,成了南京城中人人皆知的“女神童”。

元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南京也成了战火纷飞之地。在性命难保的动荡之中,谁也顾不得什么诗文,刘莫邪这个女神童自然也就没人关心了。

朱元璋力挫群雄,破元立明,成了明太祖,京都定在南京,南京城便又恢复昔日的升平繁华。

这时,花信年华的刘莫邪又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

这时的刘莫邪,已成了一个圆熟干练的小妇人。凭着她的诗才和诗名,频频出现于公侯门的诗文酒会,成了高级社交圈中的名流,尤其受到一些名媛贵妇的倾爱。

她与明太祖的女儿大长公主,关系十分密切,是大长公主的座上常客。

如此一来,她的盛名通过大长公主,又传到明太祖耳中。

明太祖朱元漳虽出身贫贱,却也酷爱附庸风雅,听女儿说起京城里有一个女才子,特意召到殿上面试。

刘莫邪在皇帝面前毫不惊慌,应答自如,朱元漳一时高兴,当即赐她为“女秀才”。

按科举考试的惯例,秀才是通过县试就可以取得的基本资格,根本无需皇帝钦命;皇帝只主持殿试,从进士中点状元。

如今由明大祖亲自赐给刘莫邪一个“女秀才”称号,可以说是有点不伦不类,很是滑稽;但既然是皇帝开了金口,谁也不能说不合适的。

从此,刘莫邪就有皇帝御赐的“女秀才”这一奇特名号。

刘莫邪不但名号奇特,身世也令人琢磨不透。

战乱之后,刘莫邪是以一个独身妇人的形象出现的,时而作贵夫人打扮,妆扮得浑身溢光流彩;时而又布衣淡妆,俨然一副村姑民妇模样,谁也弄不清她的身份。

有人说她嫁过人,丈夫是个富商,在战乱中丧生,却给她留下了大批钱财,使她成了个富孀;也有说她在战乱中遇到世外高人,传授给她幻术蛊法,能替人医治疑难杂病,也能迷人心神;还有人说她曾经出家为尼,在青灯古刹中潜心修炼,因而练得一手好书法和一身诗才。

因为她从不对别人谈起自己的经历,所以这一切都只是猜测。

现在,刘莫邪顶着女秀才的头衔,似乎有了个身份。

虽说一般的秀才并没有多少地位,俯首便可抓出一把来;可刘莫邪这个秀才与别人不同,因为她是皇帝御赐的特殊秀才,全国独此一个,不知不觉地有了“见官大三级”的殊荣。

加上她与大长公主的密友关系,人人便对她敬畏三分。

她广交达官贵人、文士名流,因为她的聪明才干和豁达爽朗的性格,成了京城里的一个十分吃得开、兜得转的“名女人”,办起事来总能左右逢源。

后来,明太祖朱元璋驾崩,这时太子已先他而逝,于是由皇太孙允炆继位,作了明惠帝。

惠帝害怕明太祖所分封的藩王势力膨胀影响自己的政权,就听从了侍臣齐泰、黄子澄的计谋,采取了削藩政策。

分封在燕地的燕王朱棣,对此十分不满。他凭着手中的兵权,打出“清君侧”的旗号,由燕京起兵南下,实际上是要争夺惠帝的皇位。

惠帝急忙派大军进行镇压,无奈燕王的军队训练有素,骁勇善战,双方血战了四个年头。

大长公主的丈夫、驸马都尉梅殷,奉命率领重兵屯扎在淮南,以之作为保护南京的屏障。

几经交锋后,朱棣的部队逐渐攻下一些北方的城市。许多北方守将,在大军压顶的形势之下,纷纷降归了燕王。

燕王大军直逼到淮南,局势紧迫,南京城中风传驸马都尉梅殷也有投降意图。

一时间,全城官民惶恐不安。副都御史茅大方,想写信探明梅殷的态度,可是兵荒马乱之中,竟找不到人去冒险送信。

就在这时,刘莫邪自告奋勇地站了出来。因为她长期周旋于官贵门户,所以对政局十分清楚,危乱之时,有意运用自己特殊的能力,助朝廷一臂之力。

因为刘莫邪是梅殷妻子的密友,去传信自然是合适不过。

茅大方当即写下一诗帖笺,并密嘱有关事项,刘莫邪便携带诗笺离开了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