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游戏竞技>【】逍遥灵帝传说>第1070章

南宋未年,朝政已腐朽不堪,处理问题没有主见,左右摇摆,于是又罢去杨妙真夫妇的官爵,饬江淮守臣,整军讨伐,拿李全和杨妙真的首级。

赵范、赵葵、赵善湘,同时对杨妙真夫妇用兵。李全带军,连连击败宋军,可惜那天中了宋军的埋伏。有一处地方叫新塘,泥淖深有数尺,当时天气晴朗已有些日子,泥淖上面积满尘埃,如同燥坯,远处看去还以为是一处平坦的好地方。

在一天的黄昏,赵范等假装失败,把李全连同他的亲兵一齐引入泥淖内,然后乱箭齐射,长枪乱搠,李全就此死去。

杨妙真听到李全已死的消息,知道大势已去,就对部将郑德衍说:“李全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不料就此死去。现在时势已去,不能再支。你们尚未出降,想必是因我在此的缘故;我今离此而去,你们便可出降。”

便带上亲兵百人,闯出城外,向北而去,不知所终,她所领导的义军也支离瓦解。

不久,南宋被蒙古所灭,郑德衍等人曾先后随文天祥、张世杰、刘秀夫等人抗元。

当然,出现在这里的杨妙真,只是主脑创造出来的高智能NPC,跟历代名女的隐藏任务有关。

她有一件极厉害的法宝,叫做幽魂万骨幡,俱是人骨穿成,高有数丈,而白骨上有朱砂符印,可以乱人心神。

高峰跟杨妙真寒暄了几句,便祭出各种法宝,跟她周旋起来。

不久,杨妙真支持不住,跳过一边,淡然一笑:“好吧,我认输了。”

高峰呵呵笑道:“既然如此,我们赶紧去找任务物品吧。”

便搂着杨妙真的纤腰,化为一道青光,全速飞向瀛洲台。

只是一眨眼的工夫,高峰和杨妙真已经来到瀛洲台,挑战历代名将。

这次刷新出来的名将,是清朝的丁日昌。

丁日昌,生于1823年,字禹生,又作雨生,号持静,广东丰顺县汤坑圩金屋围人。

他是清朝洋务运动的主要人物,军事家,政治家,二十岁时中秀才。

后来,初任江西万安、庐陵知县。

1861年,他为曾国藩幕僚,于1862年5月被派往广东,督办厘务和火器。

1864年夏任苏淞太兵备道,次年秋调任两淮盐运使。

1867年春升为江苏布政使,1868年任江苏巡抚,1875年9月任福州船政大臣,次年署理福建巡抚。1882年2月27日,逝世于广东揭阳家中。

在发展实业方面,丁日昌首创轮船航运事业,创设江南制造总局,倡办开平煤矿和轮船招商局,在台湾开矿藏、筑铁路、架电线、造船械、办农垦等。

在军事国防方面,他提议创建北平、东洋、南洋三支水师;建言建策不计资历,从实践中选拔各方面的人才。

在外交方面,他力主维护主权和收回利权等。

在内政方面,他提倡清政廉洁,严惩贪官污吏,平反冤狱,清理积案,剔除陋规积弊,蠲减苛捐杂税,注意治水促耕,抢险救灾等。

在华侨华工方面,他建议禁止外人在沿海诱骗华工出国;建议设市舶司,管理在外国的华侨和华工等。

在文化教育方面,他建议变八股为八科,改革科举制度,推动和促成派遣第一批留美学童,挑选船政学堂优等生赴欧留学,组织翻译出版西方科技书籍和编撰府志政书,主张在通商口岸创办报馆,倡导广设社学和义学。

1854年{咸丰四年},广东天地会起义军进攻嘉应{今梅县},丁日昌为李璋煜献计,以坚壁清野的办法对付起义军。

事后论功,授琼州学训导,三年后迁任江西万安知县。

1861年,调任卢陵知县,正赶上太平军进攻卢陵,县城失守,被清廷革职。

当时曾国藩正率湘军在安徽作战,丁日昌转投其幕中,为其襄办军务。

1862年{同治元年},奉曾国藩之命,前往广东督办厘金。丁日昌在抵达广州后,发挥自己通晓火器制造的专长,在广州市郊燕塘,亲自设计并监制成功短炸炮36尊,炮弹2000余颗。

这些武器受到广东清军的欢迎,丁日昌因此声名远播。

1863年,被李鸿章调赴上海,创设炸炮局,制造18磅、48磅等多种开花炮弹,同时也铸造少量短炸炮,供淮军攻击太平军之用,在进攻常州作战中发挥相当的威力。

在这个过程中,丁日昌的思想发生了两个重要的变化。

一是认为“太平军已不足平”,真正构成对清朝威胁的是外国侵略者。

1864年8月,他上书李鸿章,指出现在中外交通,洋人乘我多事之秋,不时恫吓挟制,令人忧愤难忍,必须积极自强以图御侮。

他认为外国的长技在于船坚炮利,洋人恃此以挟制华夏国,我们也可以取其所长以对付洋人。

丁日昌思想的另一个重要变化,就是他从自己的亲身体验中认识到,华夏国传统的生产工艺和手段无法适应近代枪炮制造的需要。

旧式泥炉炼不出能够制造近代枪炮的钢铁,用泥模铸炮也很难使炮膛光滑匀衡。

因此,丁日昌产生了改革生产工艺和手段的强烈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