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游戏竞技>【】逍遥灵帝传说>第1031章

进入内室,扑入帐中,内面除了枕被,已空无一物,哪里有玉香的影子呢!

林景清像是一下子泄了气的皮球,腿软神疲,扑倒在杨玉香的棺木上,失声痛哭,神态恍惚,不知自己身在何处。第二天,邵三进来照应,竟然见林景清躺在馆中玉香的身边,气息已尽!

一对有情人被战乱活活拆散,也只好到天上去做比翼鸟了!

当然,出现在这里的杨玉香,只是主脑创造出来的高智能NPC,跟历代名女的隐藏任务有关。

她有一件极厉害的法宝,叫做绿云瘴,是以山中大蟒的毒涎所炼,一出手就是一团亩许方圆的绿雾,远远便闻见腥臭触鼻。

高峰跟杨玉香寒暄几句,便祭出各种法宝,跟她周旋起来。

不久,杨玉香支持不住,跳过一边,淡然一笑:“好吧,我认输了。”

高峰呵呵笑道:“既然如此,我们赶紧去找任务物品。”

便搂着杨玉香的纤腰,化为一道青光,全速向瀛洲台飞去。

第四卷:纵横天界(完结篇)第六百六十九章 名将熊廷弼

只是一眨眼的工夫,高峰和杨玉香已经来到瀛洲台,挑战历代名将。

这次刷新出来的名将,是明朝的熊廷弼。

他少时家境贫寒,放牛读书,刻苦强记。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举乡试第一,次年中进士,授保定推官,尽释被税监王虎冤系狱者多人,并上撤矿疏,以能擢为监察御史。

《明史》称其“有胆知兵,善左右射”,“性刚负气,好谩骂,不为人下,物情以故不甚附。”

三十六年,巡按辽东。面对辽东地广人稀,边防多事,特别是后金势力兴起,他提出保卫辽东的方略“实内固外”和“以夷攻夷”,并上疏备陈修边筑堡、以守为战的存辽大计。

实行军屯,建粮仓十七所,三年之内屯积粮谷三十万石。

修建七百余里的边墙,以及城池七座、墩台一百余座,按劾将吏,军纪大振。

四十七年,在与后金军的萨尔浒之战中,经略杨镐指挥的十二万大军惨败,从此明朝力量大衰,在辽东失去优势,不得不由进攻转为防御。

战后,经廷议,擢升熊廷弼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代杨镐为辽东经略。

其时开原、铁岭相继失陷,沈阳军民纷纷逃奔。

熊廷弼到任后,逮捕了准备逃跑的知州李尚皓,斩杀逃将刘遇节等,以求稳定军心。

前辽东经略杨镐被熊廷弼逮解进京下狱,前辽东总兵李如柏{李成梁之子,萨尔浒大败中惟一没有被歼灭的一路总兵}被召回北京后自杀。

熊廷弼在任期间,督造军器,修缮城堡,调兵遣将,扼守各冲要地点,互为应援,守备大固。

他还亲巡沈阳、抚顺,相度形势,召置流移,安定民心。熊廷弼的策略,是以守为主,反对浪战,并联合高丽牵制后金,卓有成效,使后金军一年多内不敢轻进。

明光宗泰昌元年{1620年}八月,时明神宗方死,明光宗即位。

努尔哈赤再率兵攻打沈阳,熊廷弼亲自督阵,击退后金,于是辽东局势初步稳定下来。

熹宗初立,此时杨镐的叔父杨渊,怪熊廷弼不肯保奏杨镐,反把他押解进京,所以联手与熊廷弼不睦的御史冯三元、大学士顾慥、尚书姚宗文等,上疏弹劾熊廷弼,说熊廷弼在边地假名增税,勒索小民,声言筑城御敌,实是误国欺君。

明熹宗下诏熊廷弼于狱。左辅杨涟上疏挽救,才下旨革熊廷弼职。明朝廷以袁应泰代。

在天启元年{1621年}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辽东重镇沈阳、辽东首府辽阳,相继失陷,袁应泰畏罪自杀,辽河以东全部沦为后金所有。

明熹宗再度起用熊廷弼。熊廷弼被召入朝,提出三方布置策:在广宁{今辽宁北镇}厚集步骑,以牵制后金主力;在天津与登、莱{今山东蓬莱、掖县}各设巡抚,置舟师,乘机入辽南;在东面联合高丽,从后方打击后金;在山海关设经略,节制三方。

明朝任命他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驻山海关,第二次升任辽东经略。

朝廷同时擢王化贞为巡抚。王化贞虽然有胆略,但是他对后金的军事力量估计不足,主张主动出击,三个月内荡平后金。二人一主战,一主守,造成“经抚不合”的局面。

然而朝廷上争论的结果,是支持王化贞,而放弃熊廷弼的策略。

王化贞拥重兵守广宁,而熊廷弼徒拥经略虚名,仅有数千军士。

王化贞不听节制,计划以降敌明将李永芳作为内应,发动进攻。还没来得及实施,天启二年{1622年}正月,努尔哈赤亲率五万人马,分三路向河西进攻,渡过辽河,攻占西平堡。

王化贞调出广宁、闾阳的守兵去攻打后金军队,三万大军全军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