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游戏竞技>【】逍遥灵帝传说>第1005章

十七年,徐达率军克常州,分兵取常熟、江阴等地,阻止江浙周政权首领张士诚军西进。

十八年,徐达留守应天{今南京},升奉国上将军、同知枢密院事。

二十年五月,长江中游汉政权首领陈友谅,兵攻池州{今安徽贵池}。徐达与中翼大元帅常遇春在九华山下设伏,俘斩陈军万余。又从朱元璋设伏应天城下,大败陈友谅军,俘七千余人。

二十一年,徐达从取江州{今江西九江},率师先行,迫陈友谅退兵武昌,并追至汉阳,后升中书右丞。

二十三年,从援安丰{今安徽寿县},败张士诚部将吕珍,移师围庐州{今合肥},旋从援洪都{今南昌}。在鄱阳湖之战中,徐达冲锋陷阵,败陈友谅军前锋,消灭一千五百人,士气大振。

二十四年,徐达任左相国。复引兵克庐州,继挥师克江陵{今属湖北荆沙}、辰州{今湖南沅陵}等地,平定陈友谅余部。

二十五年,率师东向,遵朱元璋先克淮东、再占浙西、后破平江{今江苏苏州}之方略,进攻张士诚,克泰州。次年克高邮、淮安、兴化{今均属江苏}等地,悉平淮东。

同年八月,以大将军率舟师二十万,由太湖进围湖州{今属浙江},数败张士诚军,迫守将李伯升、张天骐以城降。十一月,转兵北上,合围平江,并申明军纪,禁掠民财。

二十七年九月,率将士破城,俘张士诚。师还,封信国公。十月,徐达奉命以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军常遇春率师二十五万,北伐元军,连战皆捷,迫元济南守将朵儿只降,占领山东全境。

明洪武元年{1368年}三月,进军河南,以计收降元将左君弼、竹昌,取得汴梁{今河南开封}。

继而在塔儿湾{在今偃师境}大败元兵五万,迫元梁王阿鲁温以城降,河南平。

旋分兵克潼关,西取华州{今陕西华县}。

五月,趁朱元璋抵汴梁督战,奏请乘势直捣元都。

闰七月,移师北上,连克卫辉{今属河南}、磁州{今河北磁县}。

会诸军于临清{今属山东},沿运河北进,大败元军于河西务{今河北武清西北},进破通州{今北京通县},迫元顺帝北走。

八月初二,督军克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

乘胜克真定{今河北正定}、怀庆{今山西沁阳}等地。

时闻元将扩廓帖木儿,自太原引兵出雁门,将攻北平{今北京},遂与诸将商议,运用批亢捣虚战术,乘其不备直捣太原,迫扩廓回军救援。

旋选精兵夜袭其营,迫扩廓率十八骑遁,俘降四万人,克太原,占山西。

二年,挥师入陕西,迫元将李思齐降,斩元将张思道,陕西平。

三年,率师败扩廓于定西{今属甘肃定西},俘元王公及手下将领八万六千余人,因功授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改封魏国公{今定西市安定城区内有烽火点将台原址一座}。

次年,镇守北平,练军马,修城池,总领北方军事。

五年,与左、右副将军李文忠、冯胜,各率五万骑分路出塞征北元。自率中路轻敌冒进,至岭北{治今蒙古国哈尔和林}遭北元军伏击,丧师万余{一说数万}。

次年,复率诸将出征,败北元军于答剌海{今内蒙古达来诺尔湖}。

还军北平,戍守边防。

徐达一生刚毅武勇,持重有谋,纪律严明,屡统大军,转战南北,治军严整,功高不矜,名列明朝开国功臣第一。

明洪武十八年二月卒,追封中山王,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

第四卷:纵横天界(完结篇)第六百五十二章 花开堪折直须折

关于徐达之死,一说他并不善终。民间流传,徐达功高震主,朱元璋惧之。

徐达患有背疽,忌吃河鹅,朱元璋偏赐蒸鹅全宴予徐{华夏国民间传说鹅为“发物”)。明朝规定,赐宴必须即时食、全食。徐达知朱元璋的意思,流着眼泪把鹅肉吃完,不久毒发而亡。

这则传闻的可信度相当低,影响却相当广泛。依据文献纪录,该传闻出自明朝学者徐祯卿所著的笔记小说《翦胜野闻》,后为清朝赵翼名作《廿二史札记》所误用,遂广为流传。

近代学者片面相信野史,而不加以考证即采用,包括著名明史家吴晗。

这条野史记载之所以不可信,主因有几点:徐达虽然功劳极大,并与李善长同样为朱元璋亲家,但他一生安分守己,从不结党,亦不逾矩。他的子孙也未见因是皇亲国戚,而有骄傲蛮横、违法乱纪的行为。

在正史上,更没有朱元璋猜忌徐达的纪录和动机。

第二,朱元璋从未使用过暗杀手法屠戮功臣。即使要暗杀,亦可派御医下手,不必使用这种人尽皆知的低劣的手段。

第三,徐达过世时,明朝仍与北方蒙古人对抗中,正需要武将来协助。而且,当时明太祖尚未展开屠杀武将的行动。相反,为着对抗胡惟庸残留的势力,朱元璋尚须笼络武将,没有必要在此时诛杀最忠心的徐达。况且,蒸鹅造成背疽毒发毫无科学依据。

考量到《翦胜野闻》书中,多为荒诞不经的内容,尤其是徐达的子孙有明一代累世封公,赐死说更不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