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游戏竞技>【】逍遥灵帝传说>第965章

不料一直身体健康的闻俊卿突然推说身体不适,不想去参加乡试。

魏兄杜弟直劝他克服些困难,由他们俩一路上尽力照顾,共同攻下举子之业。但闻俊卿竭力推辞,只催他们兄弟两人抓紧时间上路,魏杜两人只好带着遗憾赶往成都。

第四卷:纵横天界(完结篇)第六百二十六章 闻蜚娥与杜子中

其实闻俊卿并没有染上什么疾病,却为什么要放弃科举前途,不去赴考呢?

这事说起来还大有奥秘,原来闻俊卿并不是男儿郎,他所说的姐姐闻蜚娥,其实就是她自己。

蜚娥的父亲是绵竹的世袭指挥,曾中过武举,累官至参将。将门出虎女,蜚娥在父亲的熏陶下,自幼勤习弓马,练就一身武艺。同时又热衷于诗书,精通经史,可谓文武双全。

蜚娥十七岁那年,突发奇想,于是女扮男妆,用俊卿之名参加了县试,居然顺利地中了秀才,并且名列同科榜首。县试时,结识了魏撰之与杜子中,三人十分投缘,所以来往越来越密,闻蜚娥便一直保持着男儿身份。

日久生情,时间一长,裴娥对魏兄和杜弟产生一种难以言表的柔情,却辨不清更钟情于哪一个。一时觉得魏兄老成稳重,可托终身;一时又认为杜弟俊雅温和,实在是好伴侣。

她心想:(将来姻缘,总在两人身上。)

然而,究竟选谁,她始终拿不定主意,于是趁着那次郊游的机会,设计了一个以箭定终身的方法,心中暗祷:(天定良缘,箭落谁手,便是有缘之人!)

她把命运交给了苍天作主,最后见带箭的乌鸦在魏兄手中,于是暗暗把自己的终身许给了他。

这次不肯与他们同去参加乡试,是提心一旦中了举人,名声闹大,暴露了身份,最后无法收场。不久后,乡试发榜,魏撰之与杜子中双双中举,闻蜚娥自然也喜在心头。

第二年开春,魏、杜两人又结伴入京,赴礼部会试。

蜚娥则留在家中,每日里为他俩祈求上苍保佑。谁料那边京城的会试尚未结束,这边闻家却大祸临头,闻参将因与安绵兵备道互生争执而被诬陷下狱。

就在闻蜚娥为父亲的冤案愁眉不展时,京城传来了魏撰之、杜子中两人同中进士的佳音。

这仿佛是一股春风吹入了闻蜚娥冰冷的心头,她看到了为父伸冤的一丝希望。

于是,她毅然穿起男装,带上可靠的家仆,前往京城,希望通过魏、杜二人新科进士的关系,打通关节,为父辨白冤案。她一路风尘仆仆,来到成都时,投宿于一家清静的客栈。

安顿好行李后,天色尚早,闻蜚娥在临窗的桌前坐下,默默地想着心事。

谁知她端坐窗前的身姿,恰恰映入了一位姑娘的眼帘,姑娘被这个俊雅小生的容貌吸引住了。

细细打量之下,只见他眉头紧锁,仿佛心事重重,更惹得姑娘芳心摇动。

这位姑娘是当地少卿之女景氏,这天来舅父富员外家做客。

富员外家与蜚娥所宿的客栈紧邻,恰巧景小姐住的房间窗户又朝着蜚娥的客房,中间虽隔着一道院墙,但两个楼上的房间之间没遮没拦,能对望得一清二楚。

景小姐动了芳心,深情脉脉地偷视着对面的蜚娥。

而蜚娥正心乱如麻,根本不曾注意到对面窗口的绝色佳人。景小姐忍情不住,便暗中央请富员外家的一个仆妇,拐弯抹角地给蜚娥一篓南充黄柑和顺庆紫梨。

蜚娥被这个不速之客的盛情弄得莫名其妙,乖巧的仆妇指了指对面的窗口。

蜚娥抬眼望去,只见一位娇媚可人的姑娘,正对这边暗送秋波,当即明白了仆妇的来意。

蜚娥当下不便说明身份,只好写了一首诗,表示婉拒之意:“为念相如渴不禁,交梨邛橘出芳林;却惭未是求凰客,寂寞囊中绿绮琴。”

诗笺由仆妇传到了景小姐处。正陷痴情之中的景小姐,心思迷离,一时竟误解了蜚娥的诗意,只当他是如当年司马相如渴慕卓文君一样,对自己有意,只是心存胆怯,不敢贸然相求。

于是含情和诗一首,以表明自己的心愿:“宋玉墙东思不禁,但愿比翼止同林;知音已有新裁句,何用重操焦尾琴?”

闻蜚娥见诗,知道景小姐曲解了自己的态度,正不知所措之时,忽听店家来报:“富员外前来拜见公子。”她越发摸不清头绪了,但也只好起身相迎。

寒暄客套一番之后,富员外表明来意。原来,他是受外甥女之托,前来提亲的。

蜚娥顿时乱了方寸,不知如何才好。

富员外极力催劝,她只好提出:“晚生才疏学浅,无功无德,不敢高攀豪门千金!”

富员外知道外甥女心意已坚,便竭力劝导闻公子无须顾虑,只要两情相悦,其它都不足为道。

富员外盛情难却,蜚娥思前想后,忽然计上心头:(何不趁机为杜子中兄弟订下这一份良缘,到时候四人成双,岂不皆大欢喜!!)如此一来,她便答应了景小姐的婚事,只是推说此行是要赴往京城办理要事,待事毕之后再来迎娶。

事情办得十分顺利,富员外自然是喜出望外。

然而闻公子急着要走,不及先行定婚,于是他向闻公子讨一个信物。蜚娥一时之中找不到合适的物件,只好掏出当初魏撰之所赠的羊脂玉闹妆,送给景小姐充作订情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