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游戏竞技>【】逍遥灵帝传说>第894章

到汉代文景之治,卓家传到卓王孙这一代,由于社会安定,经营得法,已成巨富,拥有良田千顷,华堂绮院,高车驷马。至于金银珠宝,古董珍玩,更是不可胜数。

蜀中山明水秀,地灵人杰,孕育了不少出色的文人雅士,司马相如便是其中的一位。

他因慕战国时代赵国蔺相如的为人行事,便以“相如”作为自己的名字,也立志要为国家作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

汉景帝即位不久,司马相如来到长安,遇到颇有书卷气息的梁王。当时名重一时的辞赋大家邹阳、枚乘、严忌等,都追随左右。

司马相如十分倾慕,便追随梁王而去。在梁地作赋弹琴,生活过得十分惬意。

梁王盛赞其才情高华,赐给他一把名叫绿绮的琴,上面刻有“桐梓合精”的字,是当时不可多得的名贵乐器。

这把琴就是后来司马相如用来弹奏《凤求凰》,卓文君听后夜奔的那把琴。所谓“绿绮传情”,使这把琴更富传奇色彩。

然而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私奔的时候,司马相如当时的生活并非琴书雅集,诗酒逍遥,风月无边。由于梁王的短命去世,宾客星散,司马相如只得回到老家成都。

此时,家里已是父母双亡,家徒四壁,在无以自立的情况下,他抱着迷茫的希望,来到边陲小县临邛,投靠担任县令的好友王吉,寄人篱下。

联系到当年司马相如的志向,当年的生活,算得上是十分的失意,十分地潦倒了。

卓文君就是在司马相如这样的时候,凭着司马相如在她家弹奏的一曲《凤求凰》,在封建时代礼法深严的社会里,不顾嫌隙的夤夜私奔住在客舍的司马相如。

郎贪女爱,如鱼得水;露滴牡丹开,刘阮上天台,彻夜绸缪。更在第二天,索性双双驰归成都司马相如的老家,可以说是情有独钟,或者说情之为物,不可理喻。

对这件事情,卓王孙当然是盛怒难消,认为司马相如有辱衣冠,自己的宝贝女儿也太不争气,夤夜私奔,败坏门风,使他丢尽脸面。更主要的是,司马相如是一个穷光蛋。

然而司马相如豪情不减地典衣沽酒,过着有今天,没有明天的逍遥生活。卓文君也脱钏换粮,根本不把今后的生计放在心上。

几个月后,他们索性卖掉车马,回到临邛开了一间小酒家。

卓文君淡装素抹,当垆沽酒;司马相如更是穿上犊盘鼻裤,与仆人杂作,涤器于市中,忙里忙外担任跑堂工作。这是临邛市上的一件天大新闻,顿时远近轰动,小酒店门庭若市,热闹非凡。

卓王孙经不起亲朋好友的疏通劝解,迫不得已分给他们童仆百人,钱百万缗,并且厚备妆奁,接纳了这位把生米已经煮成熟饭的女婿。

也有人讲,这是司马相如搬出的一套“赖皮”作风,逼那位爱脸面的岳父大人就范,于此也可见司马相如没有一般文人的穷酸相,颇具豪情。这也许是卓文君深爱他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从此,这对小夫妻又过上了整天饮酒作赋,鼓琴弹筝的悠闲生活。

汉景帝之后,汉武帝即位,对司马相如原来随梁王时所写的《子虚赋》十分赞赏。

于是,司马相如再次来到京师。在狗监杨得意的引荐之下,武帝召见了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更竭尽才智写了一篇《上林赋》,盛赞皇帝狩猎时的盛大场面,举凡山川雄奇,花草繁秀,车马煊赫,扈从壮盛,皆纷陈字里行间。

好大喜功的汉武帝一见之下,拜司马相如为郎官。

司马相如在长安踌躇满志,卓文君则在成都独守空帏,静待丈夫衣锦荣归,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的心情。

司马相如凭着一枝生花妙笔,以一篇檄文,晓以大义,剖陈利害,并许以赏赐,消弭了巴蜀两地不稳的情势。汉武帝大喜,再拜其为中郎将,持节出使西南边陲地区,对蛮夷进行宣慰。

司马相如拥旌旗,饰舆卫,声势赫耀地回到成都,与卓文君会合后一路朝西南进发。

当然是一定要绕道临邛去看看的,当地官员纷纷出廓相迎,百姓更是夹道欢呼。卓王孙自然是十分光彩,执意挽留这位乘龙快婿与宝贝女儿小住数日。

与当年的穷困潦倒,当垆卖酒,自然是此一时,彼一时了。

西南诸夷经过司马相如的宣慰与晓喻,尽皆奉表称臣。

按理司马相如功在汉室,应该受到封赏,然而由于他自己困于书生之见,上书谏止汉武帝狩猎,更借谀讽劝,阻挠了汉武帝的兴致,因此只给了他一个名位清高而闲散的官职。

俗话说:“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

司马相如虽然才华出众,也未能免俗。

长久以来,司马相如便为消渴症所苦。消渴症也就是糖尿病,必须有所禁忌,善加调养;然而司马相如衣食丰足之后,不但不知自重,反而吃着碗里,望着锅里。

他时常周旋在脂粉堆里,如今已年逾知命之年。

卓文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懒得与他计较。

直到司马相如意欲纳茂陵女子为妾,在锦衣玉食之时,要弃糟糠而慕少艾,卓文君才忍无可忍,作了一首哀怒的《白头吟》和凄怨的《诀别书》。

司马相如大为不忍,想到当年的患难相随,柔情蜜意的种种好处,实在不便一意孤行,而弄到月缺花残,香消玉殒的地步。

纳妾不成,两人白首偕老,安居林泉,又度过了十年恩爱岁月。

司马相如终因糖尿病溘然长逝,卓文君又尝到了未亡人冷冷清清的孤寂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