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游戏竞技>【】逍遥灵帝传说>第827章

只是一眨眼的工夫,高峰和宁北妃就已来到瀛洲台,挑战历代名将。

这次刷新出来的名将,是西汉的韩信。

韩信字重言,淮阴人,年少曾蒙胯下之辱。韩信始投项梁,继随项羽,仅授职为持戟郎,后投奔刘邦。后来,萧何月下追韩信,刘邦登台拜将,予以重用。

韩信协助刘邦,制定了定三秦以夺天下的方略。

楚汉争霸期间,韩信率兵数万,开辟北方战场。破魏之战,针对魏军部署,佯作正面渡河之势,暗从侧后偷渡,攻其不备,俘获了魏王豹。

井陉之战,背水为阵,使将士死地求生,人自为战,大破赵军。淮水之战,借助河水,分割楚军,将齐、楚联军各个击灭。四年二月,被封为齐王。

后来,他参与指挥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决战,击灭楚军。

韩信熟谙兵法,战功卓著,为汉王朝的创建,做出了重要贡献。

韩信是华夏国军事思想‘谋战’派的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

其用兵之道,为后世兵家所推崇。

因为韩信为汉朝立下汗马功劳,历任大将军、左丞相、相国,封假齐王{‘假’即代理}、楚王、淮阴侯等,所谓说: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

而“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韩信的评价。

或许是功高震主,在汉高祖刘邦战胜主要对手项羽后,韩信的势力被一再削弱。之前,项羽的谋士武涉和韩信的谋士蒯通,都劝韩信自立为王,与刘邦、项羽三足鼎立,韩信没有答应。

吕后知刘邦疑忌韩信,便与萧何定计,于汉高祖十一年正月,诱韩信至长乐宫,以谋反罪名杀之。韩信著有兵书三篇,早已失传。

在这里,特别提一下韩信创造象棋和风筝的故事。

象棋是华夏国的传统棋种,跟它的来历有关的传说,实在太多;而流传最广的说法,是始创于西汉统帅百万大军的韩信。

相传,刘邦统一西汉王朝后,屡建战功的大将韩信被吕后诱捕入狱。

韩信自知寿命快到头了,就打算在狱中写一本兵书传给后人。不料这事被吕后知道,就下了一道懿旨,说他身为犯官,不能擅著兵书。

韩信悲愤难忍,仰天长叹:“这个婆娘太狠毒了!不但要本王的命,连本王的名也要除掉啊!”

当时有个狱卒,听到他这句话后,便跪在他的面前说:“王爷!你就把用兵之法传给小人吧!”

韩信苦笑道:“本王若不知用兵之道,也不会落到今天这个下场。如今悔之晚矣,怎么能再连累你遭受杀身之祸呢?”

狱卒再三恳求,韩信只是不允。

某天,这个狱卒给韩信送饭时,眼里的泪花直打转转,好像有啥要事对韩信说,却又忍住了。

韩信一看狱卒的神色,便感到不妙,轻声道:“这位大哥,那个婆娘是不是要对我下毒手了?”

狱卒点点头,忍不住哭出声来。

韩信大笑道:“打完兔子杀猎犬,射尽飞鸟折良弓嘛!从古至今,都是这样,也没啥可怕的。”

说罢,叫狱卒坐下。他取来一根筷子,在地上画了个方框,又在框中画了一条‘界河’,河中写着‘楚河’、‘汉界’四个字。

接着又在河界两边,各画了三十六个小格,解释道:“本王今年刚好三十六岁,一生助汉灭楚,屡立大功,到头来却死在一个女人的手里。你平时对我百般照料,今生今世我再也没机会报答你了,就把生平所学的奇术传给你吧。”

然后,他叫狱卒取来纸笔,把纸裁成三十二个小块,布在方框内界河两方。

一面的十六块纸片各写着‘帅、仕、相、车、马、炮、兵’等字,另一面的十六块纸片上写着‘将、士、象、车、马、炮、卒’等字。

摆好后,韩信边移动纸片,边告诉狱卒:“这个方框就是千军万马的大战场,两面各代表一方的军力。用兵之道,贵在主帅多谋善变,通盘筹划,奇正配合,以不变应万变……”

并具体地教狱卒如何跳马、出兵等。

狱卒边点头边称赞:“奇!王爷真是个奇人啊!”

从那天起,韩信每天都和这个狱卒守着方框{棋盘}研究兵法。

不久,韩信被吕后杀死,那个狱卒也逃走了。他躲藏在一个深山里,搭了间草棚,开荒种地,全家人自耕自食,一有空闲,就专心研究韩信传给他的奇术。

因纸片易烂,就换成了扁圆形的小木头坨儿;为好区别,又染成红黑两色。

又据“奇”的谐音,把“奇”叫做“棋”,还写了一本《棋谱》传给了他的儿子。

后人认为,棋虽可布阵,但不是真的两军作战,只是一种象征,所以称它为“象棋”。

而风筝的起源,据说也跟韩信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