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游戏竞技>【】逍遥灵帝传说>第411章

火之卷所记载的,是战斗与胜负之事。以火之卷来谈战争,是因火可大可小,火的威势惊人。

风之卷是记载当世中其它的兵法与其它各家流派。在汉字里,“风”即“风格”。

空之卷讲述关于进入自然而然的真实之道的事情。即使已经领悟道理,也不能被道理所束缚。

宫本武藏的一生,处于丰臣秀吉统一天下到德川封建制度的圆熟时期。

当时是扶桑国从战乱进入和平的时期,也是由剑客纷起逐渐进入寻主求仕的时期。

在战乱时期,武藏所表现的,是武士们自我体现的成长过程;而德川和平时期,则是武藏后半生出仕为官,又不愿放弃自我的矛盾时期。

所以武藏的一生,不仅仅是自我的人生,也是时代的象征性过程。

扶桑国自丰臣秀吉到德川初期(1626年岛原之乱以前),是时代气氛最活跃的时期,也是个扬名立万的时代。这段时期,大约在武藏与佐佐木小次郎于严流岛决斗以前。

{备注:严流岛,有些也写成‘岩流岛’}武藏的自我肯定与自我成长,正可说是时代的象征。

当时扶桑国剑客纷起,其纷杂多姿构成了扶桑国明朗的色彩。

不过,自岛原之役以后,由战乱趋于和平,也由风姿绰约进入沉静稳重。

时代的色样大为褪色,给人的印象当然不如以前波涛万丈般艳丽。

而武藏的一生,也是如此。

在扶桑国,武士的剑,是他们的灵魂。而剑中称圣的宫本武藏之灵魂,又是如何光景呢?

他不但以剑名传后世,其著作《五轮书》及《兵法三十五固条》,亦反映其思虑之深,境界之富,学识之广。

然而,宫本武藏的剑道,是无师自通,透过实际磨练,加上观察慎思所作出的演绎归纳。

宫本武藏曾经用“碧潭沉宝镜”,来形容他的剑道之心。

——澄碧清澈的潭水,有如一面清明冷冽的宝镜,在默默反照。

这个意境,与柳宗元的“独钓寒江雪”,似是异曲同工,其精神皆在一个‘空’的境界。

在《五轮书》中,宫本武藏认为,空之剑便是最终的一剑,是剑道之本。

他的空之道,并非龚空之道,而是空明之道。

要达到空明境界,就必须定下心来,日夕勤练,不断打磨心性与头脑,不断打磨感应与目光。

当你的精神一尘不染,当困惑的云雾一扫而空之际,便是真正的空明了。

剑道的空,是一种自由无碍,清澈明澄的心境。临敌之际,不为环境所蔽,不为对方行动所蔽,不为自己感情所蔽,不为自己思考所蔽,而能面对一切的本来面目反应,便是空的意思。

人生在世,每多白刃交加的处境,最怕的是:自以为知。

将影子当作实物来回应,必定碰壁无疑。

而空的意思,亦可视为心境空明之意。空明的心境,自态如实地反映事物,直截了当地反应。

泰戈尔的一首小诗,是这样写的:“人把灯放在头上,看到在面前的,只是自己的影子。”

——只看到自己影子的人,真是身处险境而不知险;倘若误以自己的影子为对手,只会像狗追自己的尾巴般而打转。

动作不等于有效、有意义的行动,增加动作不等于环境改变。

如果所看到的,都是自己的影子在四周舞动,只会令自己头昏目眩。

宫本武藏的空,便是看清事物,看清人我,看清一切。

然而,这种看透万物之末而直达其本的心境,却非一蹴即就。

根据小山胜清的描述,宫本武藏在三十岁左右,亲身体会丸目藏人佐的众生之剑的境界之后,便一直锲而舍地以剑道探索生命之道,希望能接通生命之源。

宫本武藏的剑,是探索生命之剑;而万法之本在“岩盘之身”,亦即不动心之体现。

如何才能不动如山?必须要有平常心,善于“等待”。久等而不躁,殊非易事。

譬如,两人握刀对峙,胜负生死决于一线,双方都在等候最佳时机,亦即对方稍有松懈的一刻,便是全力出手之时。如果无法保持平常心,自难掌握这稍纵即逝的电光火石一刻。

平常心不但视等待为平常,更让我们在一刹那发出全力一击。

这不思生死,直率反应,便是无心,便是平常心。岩盘之身,便是如此修来。

以平常心面对万物者,自无等与不等之分,自亦没有等待或失望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