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游戏竞技>【】逍遥灵帝传说>第350章

如果说曹操的剑意是飞扬洒脱,那么刘备的剑意则是连绵不绝。

曹操在施展‘短歌行’的时候,喜欢跳句子,跳字;而刘备在施展‘满江红’的时候,却是从第一句开始,耍到最后一句,然后从头舞起。

根据某些古籍的记载,这首词写于南宋绍兴四年,岳飞出兵收复襄阳六州驻节鄂州之时。

绍兴三年十月,金朝傀儡刘豫军队,攻占南宋的襄阳、唐、邓、随、郢诸州府和信阳军,切断了南宋朝廷通向川陕的交通要道,也直接威胁到朝廷对湖南、湖北的统治安全。

岳飞接连上书,奏请收复襄阳六州。

次年五月,朝廷正式任命岳飞兼黄、复二州、汉阳军、德安府制置使,统军出征。

由于军纪严明,士气高昂,部署运筹得当,岳家军在三个月内,迅速收复了襄、邓六州,有力地保卫了长江中游的安全,打开了川陕与朝廷的交通道路。

正在这大好时机,朝廷却以“三省、枢密院同奉圣旨”的名义,要求岳飞收复六州,然后班师回朝。于是,岳飞只得率部回到鄂州。

岳飞凭借襄邓大捷,以仅三十二岁的年龄,被封为武昌郡开国侯。

但是,他并非功名利禄之徒,念念不忘的是北伐大业。

因此,他仍不断上奏,要求选派精兵,直捣中原,收复失地,以免坐失良机。

在鄂州,岳飞到黄鹤楼登高,北望中原,写下了这样一首抒情感怀词。

后来,岳飞又写下《怒发冲冠》: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此词,一直激励着华夏民族的爱国心。

关于此词的创作时间,有人认为是岳飞第一次北伐,即他三十岁出头时所作。

有人认为是绍兴六年。这一年,岳飞第二次出师北伐,攻占了伊阳、洛阳、商州和虢州,继而围攻陈、蔡地区。

但是,岳飞很快就发现自己是孤军深入,既无援兵,又无粮草,只得撤回鄂州。

此次北伐,岳飞壮志未酬,写下了千古绝唱《怒发冲冠》。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创作《怒发冲冠》的具体时间,应该是在岳飞入狱前不久。

如果根据第三种说法,可以大致框定,《怒发冲冠》应该诞生在,岳飞于绍兴十年七月下旬,奉诏被迫班师,到入狱之间的一年多时间里。

不管怎样,后人会永远记得这首经典。

高峰拿着碧血重剑,也是以‘满江红’来对付刘备。

不过,他使用的这首《满江红》,却是宋朝柳永所作:“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

据说,柳永首创《满江红》调名,全用仄韵,宜抒悲壮情怀。

这首词所写的就是厌倦仕途,渴望归隐的悲愤之情。

“萧索”几句写晚景,以静态描写为主;“几许渔人飞短艇”,则由静态变为动态,反衬出在外漂泊者的孤独和凄苦。{首发于小说阅网}高峰将这一路剑法使出来,缓慢而迟滞,仿佛拖泥带水一般。

奇怪的是,刘备的所有技能效果,却被高峰的剑意克制得死死的。

——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

高峰突然跃起,凌空一翻,头下脚上,用碧血重剑的剑身将刘备拍昏。

然后,他将那把倚天剑收进空间戒指,随即一个‘战争践踏’,将刘备踩个半死。

“对不起啦!!”高峰微微一笑,用异火将刘备灭掉。

系统之力先将刘备的尸体刷掉,随即东门自动打开。

高峰快步而行,来到主城的中心。

此时,吕布正守在那里,拿着一把方天画戟。

在他的周围,竖立着五六十道淡蓝色的光柱,宛如狂风般急速旋转,时而升腾至离地数十米,时而坠落至离地三四米。

高峰不敢大意,启动超级霸王状态和超级龙化形态,以灵魂力量和圣洁金光保护自己。

吕布一扬方天画戟,冷声道:“来者何人?报上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