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游戏竞技>异界之游戏江湖>第八百零八章三年河西,三年河东

  

  时值二月,天气回暖。

  往年的这时候,冬去春来,河东各府郡,无论是大家族里的年轻男女,还是平民百姓家里的少男少女,都会择一风和日丽时候外出踏青。这几乎已成了中原人族的传统之一。

  正是风和日丽的时候,英挺少年、俏丽姑娘,行在湖边水畔,偶然一见,众里寻他千百度,无意一回首,那人却在岸畔垂柳处。

  虽说民心尚朴,但这才子佳人的故事,永远为年轻男女喜欢。

  衣袂翩翩,乱花迷眼,哪个少年不怀春?

  马车、牛车,在街上往来不断。各类庙会,更是层出不穷。不少平日里出不得门的大家闺秀,都来趁着这逛庙会的时候透一透气,赏玩一番外面景色,同时也成为别人眼中风景。

  但这只是城镇,在乡下,在农村,因为冬季连场大雪造成的影响已经开始显露了。

  与县城、郡城及要道商镇相比,去年受了旱灾,秋收无几,冬季又遭受了白灾,禾苗大片冻死,田地需要大规模补种,农人百姓的日子不好过啊。

  荒灾并没有爆发在现在,那应该是春夏交替时节担忧的事儿,但此刻的河东已经露出了一点苗头了。

  河东的情形尚好一些,比河西强。新任河东郡太守程功为人谨慎,年前十一月继任以来,就着手屯粮备荒。一度甚至还打起了军粮的注意。险些被朱武一刀劈了。

  河东治下的其余三郡太守,为其马首是瞻,民政方面做的都不错。

  所以到了今日,河东的灾情比之河西丝毫不减弱,境内民心却还很安定。至少。流民和难民还没出现。

  二月二十三日,长水郡,白梅县,王家镇。

  “……各位乡亲父老,都停下来,停下来听我说。去岁苦多,灾患不断,祝帅仁义,知道百姓们疾苦,特拨下粮米。分发给各位。”

  “从今日起,由乡老长年带领,按户头民册发粮,没有在册的登记就可,三日内。王家镇的粮米就在镇子东头的牌坊下按户籍发放。过时不侯,各位乡亲父老,速速前往速速前往啊!”

  镇内大街上,掌一乡之行政,兼收赋税的蔷夫正带着四个乡勇手持着铜锣,一边敲打着吸引百姓聚拢过来,一边大声喊着话。

  镇子上身形瘦消的百姓们慢慢聚拢过来,有的没听清,或听清了不敢相信的人向身旁的人问:“他们在说什么?大帅要发粮食?”

  “发粮食?还不到三月份就发粮食?这是真的?”

  百姓们乍听此消息,先是不信。待蔷夫再三保证之后,都是大喜,欢呼雀跃,纷纷赶回家,取盛米之物。

  几个身着普通百姓服饰却气质不俗的人站在街旁,观看着这一幕,却不像其他人那般奔跑回家。

  “三日之内,全乡粮米能否全部发放下去?”一个披着斗篷的中年男子,望着眼前面色枯黄的百姓,问身旁的人。

  “能不能趁此清点民册?”没等回答,第二个问题再度脱口。

  “大人放心,所有放量尽在监督之中,发放粮米无一短缺,每一地都有蔷夫、乡老和乡绅负责,定不会出什么纰漏的。”斗篷男子身旁一人恭敬回的说着:“而趁此对县内实际人口进行一次大普查,也断无失败的可能。地方士绅威望远无法跟官府相抗,粮米动人,他们也拦不住百姓露头。”

  这才是‘统治’的用意,既得了仁慈,又清点了户籍。

  斗篷男子闻言“恩”了一声,“盯紧点,谁敢伸手剁谁的手。本县已经在太守跟前立下了军令状,除了问题拿脑袋相抵。但在本县掉脑袋之前,也绝不会手软的绕过那些乱伸狗爪的人。”

  县令没理会身边官吏变得恐慌的面色。这时已经有百姓向镇子东头方向行去了,县令也转身向着镇东头放粮店走去。

  “跟上。”除跟在他身边的几人外,人群中更有五六个身着各色服饰的青壮年,小心翼翼跟上去。

  这些人外表看起来很是普通,举手投足,却很是轻盈,双足落地,更是无声无息。只要是人仔细的观察观察他们,就定可以辨别的出来,眼前这五六人,都是练家子。

  水平或许不高不等,但多多少少都还有点水准。

  县令出现的地方是白梅县早在并不怎么严重的王家镇,但这个镇去年的秋收却是颗粒无有,也是白梅县县衙重点关注地之一。

  从官府贴出公告并派人出来敲锣通知始,不到两刻钟,得到消息的百姓,便已一传十,十传百,使得整座小镇都沸腾起来。

  民舍内时而奔出一两个手持器皿、布袋的百姓,人群都奔向镇东头的空地广场。

  王家镇的镇东头牌坊外是一片空旷之地,面积不小,平日里是乡勇操练的地方,被踏的寸草不生。当百姓们赶至此地时,负责发放粮米的官吏已在一桌案后坐下。

  一旁维持秩序的,是临时从镇上大户借调过来的护院以及乡勇,还有这一片游缴的手下。后者捕盗贼,官治安,在乡镇上,是仅次于蔷夫的二号人物。当聚集百姓已黑压压一片看不到边时,官吏站起身,宣布放米开始。

  此镇百姓,只要户籍上有名的,每一户可得三斗细粮,五斗粗粮,再混以野菜,熬成稀粥来食,五口之家顶过一个月都可以。并且视户头人口的具体数值,细粮最多可放至五斗。

  三年耕耘,才能有一季之余粮。河东迄今算来倒是有三年安稳了,但今年又如何能算上呢?

  就是这大半年的遭灾,河东民间辛苦积累起的民力。说一遭丧尽是有些夸张,但辛辛苦苦两三年一夜回到解放前,这样的人家会好多好多的哦。

  但总的来说百姓家中多少还是有些存粮的,再有了这些发放下的米粮,熬过这一季也便不成问题了。

  两天后一辆马车经过了这里。

  “大人。看来,白梅县的米粮发放很是得力,户籍清点秩序了然,您既是已见过,便不用再忧心了吧?”

  一群人在人海后面的坡地上望着眼前一幕,其中一人暗吁一口气,对着身旁的人说。

  在他身旁站立的梁谨闻言,沉默了好一会,说着:“白梅县做的是不错,在县令考表上记一个上。”

  但整个河东有四郡三十八县。三十八个县令谁敢说都如白梅县令一样,尽忠职守?

  与此同时,河西的洪平郡,郡城内,人流攒动。

  “真是想不到。河西局势竟然坏道了这个地步。连郡城里都有这么多的难民。比之河东……”

  柳正卿坐在马车内。掀开布帘一角向外看去,只见外面等待施米的百姓。不少人衣衫褴褛、面黄饥瘦,在士兵的监督下,尚算有持续的排着队。

  将布帘放下,柳志文也感叹了一声:“若非来到这亲眼看了一眼,实是想不到,偌大一座郡城,竟有如此多难民,真不知道本地太守是如何治理此地的……”

  这时,有马蹄声。由远及近。

  随后,外面响起了一片问安之声:“见过二爷。”

  柳正卿不用再看,已知来者是谁。

  “陈达,可查清这些难民从何而来了?”他在马车内问。

  “二爷,小的已然查明,这些难民都非郡城内居民,大多是从附近村镇逃难至此的。乌维驮之祸给河西诸郡带来的伤害还没全平复下去,洪平郡去年大旱和蝗灾就导致了全郡秋粮绝收,今冬又有禾苗大批量的冻死,郡内许多地方都成了荒村,田地也是荒芜起来,唯有县城、郡城还可依靠,有官府救济,又时有大户出来施粥,所以难民便有不少拖儿带女赶去县郡,尤其是郡城。”

  “还好咱们河东……”后半句咽进了肚里,可柳志文脸上的庆幸是无可掩饰。

  这时,外面护卫请示:“二爷,这边的灾民已是越聚越多,是否先离开此处?”

  “恩,咱们去永县。”

  “诺。”马车随即动了起来。

  洪平郡永县,是柳正卿此次前来河西的目的地,因为这里有一户人家姓符。他家有个称谓叫‘河州首富’,资产数以百万计的。

  但是符家的运气不好,先是在乌维驮之祸中伤了根骨,现在河州受灾,符家的支柱之一——田产庄园,受损严重,可谓是元气大伤了。

  柳正卿是来趁火打劫的,他的商号跟银行遍布河东之后,眼睛就开始放眼罗明江之南了。符家百年经营的商路店铺,就是暴富的柳家现在最缺的。

  ====================分割线================

  红色的朝阳慢慢升起在天空上,依靠着苍白无际的草原,早早列好阵的胡骑面向北方,注视着远处的敌人,汉军开始列阵。

  在数百面惊动动地的大鼓声中,一队队汉军步甲从远处的高地显现出来,他们身着赤甲,围着红色战巾,将那条玉带样的冰河和营地抛在后面。他们拿着自己的武器,排成一个个严正的方阵,迈着整齐的步伐,向南开来。

  竟然被胡骑摸到背后去了。对出击在冰天雪地无一丝春暖之意的大草原上的汉军言,是很奇异的事情。

  自从正月底,与受降城三十万周军合击白山赤水的河东军,倾兵一战大获全胜之后,草原上就开始了一场围猎的游戏。

  祝彪将自己手下的十三万骑兵派了出去,与三十万周军中的十万铁骑一道,仅仅追在向西北方撤退的胡人右谷蠡部后面。

  祝彪手下只剩了十万军,八万步甲,两万骑兵,除外河东军营地里就有超过五万人的辅兵丁壮。

  祝彪已经不担忧失败的可能了,乌师输掉了决定自我命运的一战。白山赤水,就如同乌维驮死后的燕然山一样,颓败的局势已不可挽回。

  于是,白山赤水与受降城及河东之间就形成了两条浅薄的黑带,数十万步甲民力成了搬运工。大批缴获和俘虏的胡人走上了南去的路。

  祝彪手下只剩三万军。骑兵更只有万人。营地内的辅兵民丁虽也还有万人,可他们不上用场。河东大军有七万步骑、四万辅兵丁壮成了运输队,把一匹匹冻的硬邦邦的马尸,一只只冻的硬邦邦的羊尸,运回去了河东。

  这些不是战利品的战利品才是被运输的主力,真正的战利品只用万人就足以押解了。

  死在这个冬天的牲畜,数以百万,难以计算。大草原上遭受了比河州更严重的白灾,一些小型部落都消失在了那一连数月的风雪中。

  所以在汉军、周军连兵北上的时候,乌师没有故弄玄虚。直接带着右谷蠡部的所有部族,向着西北草原更深处退去。

  但是他没有想到祝彪会来的这么快,近二十万殿后的胡骑,在与河东大军僵持了七日后,夹击而来的周军终于赶到。于是一场有败无胜的战斗中。乌师输掉了自己手中最大的本钱。随后就彻底成了被围猎的猎物。

  但是,但是,乌师杀了好一手回马枪,他在昨日一举端掉了只剩下三四万人留守的赤水周军大营。过半数周军死在了胡骑马刀之下,剩余的丢开一切向着河东军大营奔来,在河东军的接应下逃得了一命。

  胡人的四个王,不能小瞧啊。

  慢慢地,北边高地上满是汉军军队的身影,赤色旗帜四处飘扬着,满目的武器在阳光下闪着寒光。

  残存的一万多周军彻底成了汉军的‘附庸’。排兵布阵。一切的一切,全都由祝彪掌控。

  突然,大鼓声突然停了下来,胡人觉得天地间一下子安静了许多,耳朵里那股一点都不习惯的嗡嗡声终于没有了。但过了一会儿,胡人发现一阵阵小鼓的声音传了来,在这些小鼓声中,一个个汉军步兵方阵慢慢地向他们走去,时不时地寒风还隐隐约约传递来汉军军官的口令声。

  祝彪骑在马背,站在高地上,看着一队队步兵从自己的眼前走过。

  高燮、刘庆两军保持完整的步营,祝忠一部损失较重的骑营,加上自己的亲兵营,和李延的玄甲铁骑营。总兵力三万!主力三万!

  今日想要击败乌师,靠的还是自己的家底。虽说那刘庆头顶着唐王自身言,也还是属周军。

  但要他这个编制完整的万人,去与左右翼那一夜中整编出来的四营步甲比较,实在是太丢人的份了。

  整个战场没有任何杂声,除了战鼓声和同节奏的脚步声外,就只有旗帜迎风在空中呼呼的作响。

  半个时辰后,有序移动的汉军加稍微混乱的周军终于走到了自己的位置,排成了简单的左中右阵列。随着一个个到位方阵的建制口令声,一个个编阵发出武器的碰撞声后,迅速沉寂了下来。长达几里的战线,从东到西,迅速变得一片安静。

  祝彪马上策动坐骑,向自己的队伍奔去,手持祝彪帅旗和汉字军旗的冯恩江紧跟其后,一起跃马来到了军阵前。

  看着一双双年轻而又热情的眼睛,祝彪嘴角翘着笑,感到一阵勇气和力量在自己的身体涌动,一阵暖流和自信在心中流淌。

  一对二,不算两翼周军的话,一对三,自己有压力么?不算刘庆的话,一对四点五,自己承受不起么?

  乌师手下的兵是什么兵?哀兵、挟胜之兵,扒掉这些去看看实质,他们就是一群逃窜了近一月时间,在冰天雪地的大草原上如丧家之犬的一群人。

  内心的悲痛和精神激励着他们走到现在,但真正的大战来临后,血淋淋的拼杀来临后,需要的还有耐力。

  就是只有两万步骑军,祝彪今日也有战而胜之的自信。

  他常胜的威名是由他自己铸成的,也是由河东军这些年轻的勇士铸就的。

  “将士们,这群丧家之犬趁着我们不备,狠咬了我们一口,你们说,该怎么办?”

  “报仇,报仇,报仇——”

  “怎么报仇?狗咬了人一口,人不能咬狗一口。”

  “杀了,剥皮吃肉!”

  数万人的阵列一阵寂静,一个叫声响起。旋即,“杀了,剥皮吃肉!”

  同样的声音响彻整个战场。

  怒潮般的声音从三军阵列里传开,向极远的四周传去。

  祝彪内心里笑了,系统栏里士气值从七十八猛的上升到了八十七。左右翼的周军败兵士气一举过了八十。

  在汉军、周军士气大作的同时,胡骑方面,演讲一样在进行。

  “大胡的勇士,长生天的子民,你们是草原的荣耀,你们曾经用你们热血证明了你们的英勇。但昨日已经过去,今日正在开始。我们打破了周军的大营,这个战绩是骄傲,但却不能替你们大败眼前的汉狗。

  面对着祝彪,面对着河东军,你们畏惧吗?”

  “不!”惊涛骇浪的怒吼在胡骑军队里传开,吼声直冲云霄。

  “当有一天,有人问你们作为一名草原勇士的经历时,你可以自豪地告诉他们。在一个酷寒的冬天,在一片白茫茫的雪地里,在一个我们耻辱的地方,在白山赤水,你们,同你们的王一起,为了荣耀和洗刷耻辱而战!”

  “今天之后,我们中也会会有很多人再也看不到明天的太阳,但是我们毫不畏惧,因为我们的事迹将在草原上永远流传,我们将在族人的心里和长生天的神国里永生!”

  乌师用尽全身力气吼道:“长生天与我们同在,胜利属于我们!”

  “草原的勇士们,握紧你们的弯刀,随我收割汉人的头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