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都市异能>台湾娱乐1971>第1218章

  “诺玛女士,那个骗子把电话打到你那里了?”莫妮卡惊讶道。

  “骗子?原来你真把扎克利当骗子了。”诺玛怪叫道,“我的小傻瓜,尽快把休学的手续办好,听说这次拍摄至少要半年以上。明天王先生会让人联系你,你可别再挂人家的电话。”

  通话已经结束了,莫妮卡傻傻地握着电话筒,对室友道:“翠西,那个人好像真是扎克利·王,他要找我拍电影。”

  “不会吧?”翠西合上书,像看外星人一样盯着莫妮卡。

  莫妮卡默默地点点头。

  “啊!”宿舍里传来一声尖叫。

  莫妮卡还在办理签证的时候,第55届奥斯卡金像奖提名终于出炉,《甘地传》、《杜斯先生》和《大审判》几部电影成为拿奖热门,而王梓钧的《海上钢琴师》也获得了最佳视觉效果、最佳音响编辑、最佳艺术指导/道具布景三项提名。

  至于斯皮尔伯格那部《ET》,因为王梓钧多年前的一番话,暂时还没拍摄。

  很扯蛋很无关紧要的三个提名,王梓钧都懒得去参加颁奖典礼。之后的几天,他都与一干电影特效人员一起在完善着布景道具。

  4月11日,奥斯卡颁奖典礼如期举行,《甘地传》拿到了几个主要大奖,而王梓钧的《海上钢琴师》只拿到一个可怜的最佳音响编辑奖。

  王梓钧庆幸自己没去丢人,又做了几天新片的筹备工作,他便踏上回香港的飞机,去参加第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礼去了。

  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这一天人头攒动,明星、影迷、媒体蜂拥而至。

  由于是第一次举办颁奖礼,香港电影金像奖的筹备小组由于没有经验,闹出了不少笑话。比如说红毯秀都快开始了,大家才红地毯短了一截,不得不心急火燎地跑去买地毯;又如忘了放置隔离带,影迷们涌进来要签名,和明星们挤成了一团,记者们反而没了立足之地。

  “夏梦,夏梦来了!”一位上了年纪的影迷兴奋地大喊。

  这一下场面轰动了,不管是记者,就连一些明星都围了过去。

  被称为“东方的奥黛丽·赫本”的夏梦,已经十多年没在公众场合露面,何况这次她监制的《投奔怒海》还是夺奖大热门,记者们如何不激动。

  “夏梦女士,这次你监制《投奔怒海》是不是你复出影坛的前兆?”一个记者急急地问。

  夏梦微笑道:“电影还是让年轻人来演吧,我都五十多岁了,可不想出来丢人。”

  “夏梦姐,年轻一代的演员你最看好谁?”另一个记者问。

  “优秀的年轻演员很多,华语电影的未来肯定会越来越好。”夏梦轻描淡写地打着太极。

  任记者们问什么,夏梦的回答都是滑不留手,让这些年轻记者们好生的领教了一番香港左派电影人一姐的手段。

  王梓钧这次低调无比,反正不用走红地毯,干脆直接从侧门进入,避开记者的耳目早早地跑到里面去坐着休息。

  颁奖大厅的人渐渐多起来,麦嘉、徐克、张艾嘉一伙人走过来跟王梓钧问好,这次新艺城的《最佳拍档》得奖的呼声也很高。

  “王先生好!”麦嘉等人刚走,张国荣又特意走过来跟王梓钧打招呼。

  “干得不错。”王梓钧夸奖道。

  张国荣被徐克带出道后,现在已经开始拍电影了,他主要的《烈火青春》一举拿到七个提名。

  “全靠王先生提携。”张国荣满脸笑容地说,他倒不是在拍马屁,是真的记王梓钧的好。张国荣心里一直认为,若非王梓钧让徐克找他做男主角,他现在还只能在丽视的小荧幕混。

  张国荣一走,立即又有两个少女跑过来,拿出笔记本说:“王先生,你能不能给我们签个名啊。”

  王梓钧抬头一看,这两个少女,一个是温碧霞,另一个是香港金像奖最年轻影后记录的保持着林碧琪。

  “我看过你们的《靓妹仔》哦。”王梓钧一边签名一边笑道。

  “真的?”温碧霞睁大眼睛看着王梓钧,一脸的兴奋。

  林碧琪则要矜持得多,问道:“我演的好吗?”

  “你们都演得很棒,继续努力哦。”王梓钧说着又开始忽悠,“有机会的话,你们可以到新艺城去拍电影嘛。那是我的公司,保证不让你们吃亏。”

  两个少女很快就被王梓钧忽悠的晕头转向,温碧霞甚至打算明天就去新艺城。

  温碧霞和林碧琪离开之后,王梓钧身边又走马灯般的来了好几拨人,才终于消停下来。他回头往大厅里一扫,顿时发现好多熟面孔。曾志伟、洪金宝这些且不说,只说最近一两年刚刚成名的,就有刘德华、钟楚红、叶童、汤镇业等人。

  不过现场的台湾演员没几个,因为香港金像奖的入选作品,必须要有六个以上的香港籍演员出演。这是为了扶持本土电影作品,可这么一来不免小家子气,自己把自己格局降低了。

  相比起来,金马奖就不一样,只要是华语对白的电影,并且在台湾上映过一段时间,不管是你新加坡拍的还是马来西亚拍的,都可以来台湾拿奖。

  大厅里的灯突然暗下来,两束灯光打到台上,作为主持人的曾志伟和萧芳芳联袂而出。

  第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礼终于开始了。

  曾志伟用他那独特的公鸭嗓说道:“今天我好激动啊,芳芳姐你激不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