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都市异能>台湾娱乐1971>第1122章

  奥黛丽·赫本头枕在王梓钧肩上,说道:“亲爱的,我还想起一件事,忘了告诉你。”

  “什么事?”王梓钧问。

  奥黛丽·赫本道:“下个月我生日,我请了好多朋友,就在这里举行一个生日派对。你不会怪我吧?”

  王梓钧皱眉道:“你不会又耍什么花招吧?”

  奥黛丽·赫本笑道:“都是些娱乐和时尚界的人,他们有的是钱,但生活压力却很大,不是马尔代夫最好的顾客吗?”

  “你想把他们都骗到马尔代夫去?”王梓钧哑然失笑,“你可真会帮忙啊。”

  奥黛丽·赫本说:“怎么会是骗?那些人一旦喜欢到马尔代夫度假,就会聚起一个小圈子,紧接着圈子外那些二三流的人也会跟风。”

  王梓钧醒悟过来,奥黛丽·赫本请的自然都是些业内的大腕,那些人一旦常常出现在马尔代夫的海滩上,那么他们的粉丝以及业内的小人物就会跟着来,并且以到马尔代夫度假为荣。

  “你用不着这样,我的宣传计划会一步步来的。”王梓钧叹气道,毕竟奥黛丽·赫本是出于好心帮他,不能过于责怪。

  不过有了奥黛丽·赫本站出来帮忙,能往马尔代夫拉去一大帮娱乐、时尚界的大腕,那自己可就轻松多了。毕竟,如今的航空业还没那么发达,而普通人的消费水平没有后世那么高,前往马尔代夫旅游只有中产阶级以上才能承受得起。

  奥黛丽·赫本柔声说道:“达令,希望你不要介意,我只是爱你而已。我的第一段婚姻让我学会了女人不应该时时强势,要学会在男人面前退让;第二段婚姻让我学会了女人应该理解和包容。到了香港以后,中国的传统女人教会了我很多。所以我爱你,让着你,从不怨恨你有其他的女人。我只希望默默地做你的女人,看着你一次次成功,分享你的喜悦与烦恼。我已经不再年轻了,上帝却给了我第二次青春,我会全心全意地爱你,就像传统的中国女人爱她们的丈夫一样……”

  听着奥黛丽·赫本的深情告白,王梓钧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能这样默默地抱着她。

  ……

  当《天堂之恋》上映两个月后,其北美票房终于达到了8000万美元,虽然中间有奥黛丽·赫本来刺激了一下,不过后劲依然不是很足,最多还能上映一个月就得下画。

就在此时,王梓钧《哈利波特》系列的第三部《哈利波特与精灵岛》终于问世。

  出版公司为王梓钧安排了一次签名售书会,由于上次的签售会是在洛杉矶,这次照顾到东部的读者,将签售会的地点安排在了纽约。

  一起签售的还有奥黛丽·赫本,她的写真集已经卖出了30多万本,依旧畅销不止,嫉妒得那些卖不出书的作家们两眼发红。

  奥黛丽·赫本要与王梓钧一起举行签售会的消息一公开,立即引起强烈的反响。原因是奥黛丽·赫本的专访与写真集放出后,她本人根本没有露过面,使得许多人猜测她的那些照片是靠化妆与照片后期技术制作出来的。这次宣布举行签售会,自然是验证真伪的好机会。

  不止是这样,奥黛丽·赫本与王梓钧的“好友”关系,也引来无数人的臆测。奥黛丽·赫本不但和王梓钧一起在亚洲做慈善,而且奥黛丽·赫本还不遗余力地帮王梓钧宣传电影和马尔代夫,现在更是坐在一起做签售活动——这也好得太过分了吧?

  “让一让,让一让!”

  “请排好队,要买《哈利波特》的排这边,要买奥黛丽·赫本写真集的排那边。”

  “不要挤,时间快到了!”

  “……”

  就在现场的一片喧哗声中,远处驶来一亮加长版林肯。

  车门打开,率先下来的是四个保镖。然后在保镖的护卫下,王梓钧来到车门前,伸手将奥黛丽·赫本牵了出来。

  “噢,上帝,居然是真的!”

  “一点也看不出化妆的痕迹,跟她年轻时候一样迷人。”

  一时间,守在那里蹲点的记者们爆发出一连串的赞叹与惊讶。

正文 550【M·J是我的粉丝】

  签售会现场,奥黛丽·赫本穿的仍是《时尚芭莎》封面上那件旗袍。

  西方美女穿旗袍,往往会给婉约的旗袍带来七分艳丽。而奥黛丽·赫本此时给人的感觉,不止有婉约与艳丽,还有几分高贵典雅。

  一本是继《魔戒》之后,西方世界最受追捧、男女老少通杀的魔幻小说;一本是好莱坞影后写真集。

  记者们打破头,也想不明白两人为什么会相约一起做签售,最后只能用两人真的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来解释。

  写真集已经卖了三十万册,不过听说是奥黛丽·赫本的现场签售,甚至有许多已经买过的人来重新购书。这些人,都是奥黛丽·赫本的死忠粉,而且年纪都还不小,排队的人平均年龄接近50岁。

  而王梓钧这边的队伍结构就要复杂得多,有头发花白的老人,也有被家长牵着过来的小朋友。《哈利波特》系列后世风靡全球,很大一个原因是借着其改编电影。不过王梓钧提前二十年将其写出来,虽然没有电影助威,但却有另一个优势,那就是七十年代的魔幻读物远比九十年代要少,《哈利波特》带给读者的惊艳感,比之后世更甚。

  可以说,不凭借王梓钧本身的名气,也不用借助奥黛丽·赫本的名气,只凭《哈利波特》本身,今天的签售会就会吸引来一大群人。《哈利波特》,早已经在许多国家拥有了庞大的读者粉丝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