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都市异能>台湾娱乐1971>第1017章

  听到王梓钧的笑声,段钟谭才从他的激情中走出来,说道:“不好意思,失态了。”

  “不,”王梓钧道,“我喜欢有想法的人。如果段先生你想做唱片公司的话,我可以为你解决资金问题,还可以提供一些人员和渠道上的帮助。”

  “哦?”段钟谭迅速冷静下来,他已经是快到30岁的人了,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十年,自然知道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王梓钧道:“诚如段先生所说,海山唱片已经老了畏首畏尾。比如罗大佑今晚的《鹿港小镇》,就算当局不封杀,海山唱片还是不会做这首歌,即便是我去劝郑振坤都没用。”王梓钧指指棒球场,“如果段先生对开唱片公司有兴趣,这几天可以多注意一下音乐节,说不定会发现许多人才,他们可以成为公司的第一批艺人。”

  段钟谭心思百转,他与他大哥做《滚石》杂志已经三年了,越来越不满足只做个观察与议论者,渐渐有了入局的想法。之所以没动手,主要是因为资金与渠道的问题,还有就是来自于当局歌曲政策的束缚。而如今,只要王梓钧进来合作,那么资金与渠道都不是问题。最后只有政策了,歌曲政策不放宽,一些歌就永远不能唱。

  “怎么样?有没有兴趣?”王梓钧问。

  段钟谭想要回去跟大哥段钟沂商量一下,不过还是准备先试探王梓钧一下,问道:“王先生准备怎么个合作法?”

  王梓钧说:“我出全资,组建一家唱片公司。你和段钟沂先生以《滚石》杂志入股,《滚石》杂志称为新建滚石唱片的附属刊物。你和段钟沂先生共同享有滚石唱片公司40%的股份,至于这四成股份如何分配,那是你们自己的事情。公司的发行渠道,可以先借用海山唱片的渠道。公司成立后,我不参与管理,不过我对公司的一些决策持有否决权。如何?”

  段钟谭敲了一会儿桌子,脑袋里迅速计算着得失。先前他慷慨激昂的说辞是一回事,真要成立公司,那又是一回事,不得不仔细考虑。

  “王先生你准备投资多少?”段钟谭问。

  王梓钧说:“三千万台币如何?”

  三千万台币做一家唱片制作公司,当然绰绰有余,这其中很大一部分钱其实是用来买《滚石》杂志的。

  三千万的40%就是一千二百万,这点钱足够把《滚石》杂志给买下来,就算不做什么唱片公司,段钟谭也有得赚。

  段钟谭意动了,不过心里却冒出一丝怀疑——王梓钧在白送钱啊!天底下还有这种好事?

正文 496【筹备中的滚石】

  段钟沂在听到弟弟段钟谭说王梓钧要投三千万进来做唱片公司的时候,只考虑了一分钟不到,便做了与王梓钧合作的决定。

  为什么不合作?这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难不成王梓钧还能图谋他们什么?就他们那点加起来才几百万的身家,王梓钧都懒得动手。

  段钟沂和段钟谭兄弟也想自己做唱片公司,不过除非把《滚石》杂志社卖掉,否则他们只能拿出百来万的钱来开公司。虽然这点钱凑合着也够用做启动资本了,但一开始绝对过得很惨。

  而王梓钧一加入就不一样了,一出手就是三千万,虽然是把他们的《滚石》杂志一起拿去,但依旧如同天上掉馅饼一般。

  三千万台币多吗?用于开一家唱片制作公司当然多,段钟沂甚至在想该怎么才能把这些钱最合理地花完。

  这个问题不用段钟沂伤脑筋,王梓钧早已经想好,这三千万大半将用于进口先进设备。比如Soundstream数码录音设备,这玩意儿虽然研制出来不少时间了,可去年才由美国泰拉克公司用于商业录音,录制出的一曲《1812年庄严序曲》让全世界的音乐发烧友鼻血狂喷。

  王梓钧年初就建议郑振坤去进口一套数码录音设备,不过这位郑总太抠门,一直说这东西华而不实太费钱了,否则怎么会全世界也就一两家公司在使用。

  倒是王梓钧从美国带回来的那盘,由泰拉克公司录制的全球第一张直刻LP唱片,把郑振坤震撼得跳起来。听着那黑胶唱片中传出的立体声音,将演出现场管弦乐队每一个细节都真实地再现出来,郑振坤差点呼为神迹。

  结果是郑振坤数码录音设备不想要,却想弄一套LP唱片的直刻技术。王梓钧连忙阻止,黑胶唱片已经日落黄昏,买那玩意儿纯属往水里扔钱。

  王梓钧与段钟沂兄弟在电话里简单地通了电话,然后王梓钧回影城拍戏,段钟沂开始联系人手搭建公司的班底,而段钟谭则是去参加音乐节留意好的歌手苗子。

  这一年的音乐节,远比另一个时空那场没有给后世留下什么回忆的音乐节办得热闹。刚开始,乐迷们都是冲着那些明星去的,不过很快他们就发现,相比起每年那几个熟悉的歌星外,无数登台的小歌手给他们带来一个接一个的惊喜。

  比如罗大佑,一首《鹿港小镇》迅速传唱,由台北市立棒球场流传到民间,很快成为进城草根们挂在口上的名曲。其传唱速度之快,甚至歌曲审查小组没反应过来,这首歌就已经从台北传到台湾中部、南部地区去了。在没有任何正规媒体宣传的情况下,出现这种情况,简直就是个奇迹。

  当然,罗大佑只有他一个,更多的歌手给乐迷们的感觉只是还不错而已。比如那个从香港来的周华健,他自创的一首英文歌就非常好听。还有去年在金韵奖上拿到优秀奖的木吉他合唱团,他们的一首原创校园民谣《散场电影》,在音乐节上赢得了不少学生乐迷的追捧,其合唱团团员陈秀男、李宗盛什么的被更多的人所认识。

  不过也仅此而已,这些歌手在音乐节演出的时候让乐迷们眼前一亮,随后大多数歌手都会被遗忘。

  罗大佑虽然名气大增,但至少一年之内没有哪个唱片公司敢签他做歌手,《鹿港小镇》可是直接跟蒋经国唱反调。

  周华健么?唱得还行,可这个香港仔连国语都说不利索,签来做什么?

  倒是李宗盛等人组成的木吉他合唱团得到所在新力唱片公司的肯定,准备给他们出第一张专辑。

  音乐节上,除了那首《鹿港小镇》外,最红的还是王梓钧的《爱之初体验》。

  在王梓钧唱了这首歌的第二天,便有摇滚歌手把它山寨到某酒吧里,并称其是王梓钧还未灌唱片的最新歌曲。结果是,那家酒吧突然客流量大增,然后其他同行纷纷请来歌手唱王梓钧的新歌。

  最喜欢这首歌的,还是那些中二少年小阿飞。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总有那么一些小混混,穿着花里胡哨的衣服,嘴里叼着一根长寿烟,对着街边的妹子嘶吼:“想要来一包长寿烟,发现我未满十八岁。是不是我的十八岁,注定要为爱情流泪?”

  段钟谭在音乐节现场转了好几天,入他法眼的没几个,不过最后谈下来的就两个人。

  一个是罗大佑,不过不是做歌手,而是进入滚石唱片公司做音乐制作人。这工作罗大佑并不陌生,几年来刘文正的电影歌曲大都是罗大佑在制作,算是他赚外快的一个兼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