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都市异能>台湾娱乐1971>第911章

  “你还……真行!”王梓钧无语了。

  张安乐道:“你是聪明人,我也不想瞒你。我到美国这边来,读书是其次,主要的还是想做做正经事,留在台湾牵扯太多,反正竹联帮已经走上正轨,不需要我操心。”

  其实张安乐还有一点没说,那就是他是被陈启礼带入竹联帮的,陈启礼就是他永远的大哥。如今陈启礼都不混帮会了,他张安乐留在帮里算什么?他想脱离竹联帮又无法开口,只要借读书离开台湾。

  王梓钧问:“安乐哥,听过MITS公司吗?”

  “有点耳熟,”张安乐想了想说,“好像是一家卖电脑的公司吧。”

  王梓钧点头说:“是的,我就是那家公司的老板。”

  张安乐对MITS认识不深,倒也没什么惊讶。

  王梓钧把公司的情况说了一下,才说道:“现在公司很糟糕,我想请安乐哥出山帮忙掌管一下。”

  “不行,我对电脑那玩意儿可不懂。”张安乐连连摇头。

  王梓钧说:“又不是要你做研究。你就是去管理一下人事和财务,另外,我会给你一个很棒的副手,你们可以商量着来。另外,需要招揽什么人才,你可以找猎头。主要就是你是自己人,你来管公司我放心。另外,我也不能让你白忙活,我会给你公司15%的股份。”

  “股份就算了,”张安乐说,“如果你实在找不到人,我可以给你搭搭手,你给我一份工资就可以。不过我不能马上答应,我得花点时间去你公司熟悉一下。”

  “当然可以,不过你只有一个月的时间来熟悉。”王梓钧道,“另外股份还是要给的,你不要,我还怕不能把你拴住,以后你把我卖了呢。”

  “哈哈,好,股份我要了。”张安乐笑着答应下来。

  金球奖的颁奖典礼就要开始了,不过在颁奖典礼举行的头一天,王梓钧还停留在新墨西哥州。

  张安乐和鲍尔默两人见了面,王梓钧介绍道:“鲍尔默先生,这是你未来的上司和校友,来自台湾的张安乐先生。”

  不得不说,张安乐和鲍尔默在另一个空间,还真是同一时间读的斯坦福大学,不折不扣的校友。

  “别的我就不多说了,张安乐先生现在对公司的业务不怎么熟悉,而且对专业的东西也不太懂。他是历史、会计和咨询管理学的三料学士,以前曾管理过台湾最大的帮会,对于人事管理很有一套,并且他很有大局观。”王梓钧继续道,“而鲍尔默,他虽然管理经验不多,但对大公司的管理有独到的经验,你们之间可以互相配合,希望你们能够合作融洽。另外,我提议你们通过猎头公司,找到一个在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可以来管理公司技术方面。这个职位以前是保罗·艾伦在担任,可惜他去年离开了,如今的那个人我不怎么满意。”

正文 447【第35届金球奖】

  亨利·罗伯茨这个人,虽然在公司管理上很糟糕,甚至任人唯亲,把保罗·艾伦等人气走了,可是他为人还是很不错的。

  即便是在公司工作的最后一个月,亨利·罗伯茨也是做得兢兢业业,并没有因为即将离开而放羊。

  当王梓钧带着张安乐和史蒂夫·鲍尔默来找他时,亨利·罗伯茨对两人的能力非常怀疑。只剩罗伯茨和王梓钧两人单独在一起时,罗伯茨才劝道:“王,虽然我要离开了,不过作为MITS的创立者,我还是不希望它就此垮掉。恕我直言,你的那位同胞张先生,他根本没有过大公司管理经验,而鲍尔默,他只是个雏,真正遇到麻烦时,绝对会弄个手忙脚乱。”

  “这点你放心,罗伯茨。事实上,我希望你能留在公司,做公司的技术管理负责人。”王梓钧有一点没明说,那就是你罗伯茨管理能力不行,但做技术的研发还是很称职的。

  至于张安乐和鲍尔默的能力,王梓钧是一百个放心。

  就拿张安乐来说,竹联帮这几年之所以发展的如此顺利,跟张安乐的能力是分不开的。帮派管理不说,就谈竹联帮旗下现在的公司,哪一家不是张安乐搭建起来的框架,并且一步步指导着发展壮大。这可是个在高中时代就一边混帮会,只手组建竹联帮分支淡竹帮,并且还次次考全校第一的主。

  九十年代,张安乐出狱后,更是借助竹联帮的势力,短短几年时间就打造出拥有29家子公司的韬略集团。后来转战大陆,其在广东创立的运动器材公司,更是成为全球最大的头盔制造商,专业生产的马盔、溜冰头盔和自行车赛头盔,每年的销售量占到全球市场份额的45%以上。

  张安乐还组建了台湾第一个致力于两岸统一的政党,他自己出任“中华统一促进党”的总裁,这个政党后来发展到党员超过5万人。

  这样的牛人王梓钧需要为他的能力担心?要知道96年台湾大选,李登辉可是视张安乐为宋楚瑜的最大民间后盾,怕他影响自己的竞选,李登辉千方百计的把张安乐逼离台湾,出走大陆。

  至于鲍尔默,王梓钧更不需要担心。虽然他年轻且缺乏经验,可是这个在几年后,能让抠门的比尔·盖茨出让百分之八点几微软公司股份才请出山的天才,不能用简单的年龄和经验去看待。

  这样两个天才结合在一起,恐怕爆发出的能力会非常惊人。

  王梓钧根本不担心两人之间会起矛盾,张安乐此人对于人事管理几乎有一种天生的能力,在台湾打理过数千上万的帮会成员,还搞不定鲍尔默和MITS公司的两百多号人?

  张安乐和鲍尔默很快进入状态,他们进公司后没做别的,不约而同的先了解公司的详细情况。然后分头行动,张安乐花了半个月的时间,找公司的所有员工一一面谈,又做出一举措来稳定公司人心;而鲍尔默则是将原来几个和罗伯茨闹矛盾而离开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请回MITS任职。

  再紧接着,两人又默契合作。鲍尔默去拜访MITS公司的20多家供货商,再去调查个人电脑的配件市场情况,想要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办法。而张安乐则是带着几个技术人员,跑去联络MITS公司的40多家销售商,了解用户的需求和不满意的地方,拿回去做技术改进。

  在找回原先离职的中层管理者的同时,罗伯茨也已经离开新墨西哥回老家当农场主去了,而被罗伯茨请来管理MITS公司的那个好友也被王梓钧一脚踹开。

  关于公司技术研发方面的管理者,王梓钧接连找了保罗·艾伦几回,可是后者都没有答应回来任职。出乎王梓钧预料之外,远在台湾负责任天堂亚洲事务的米诺居然打电话来推荐了一个人——罗纳德·杰拉尔德·韦恩,苹果公司的三位创始人之一,史蒂夫·乔布斯曾经的创业伙伴。

  不过韦恩此时早已离开了苹果公司,并且把手里的苹果股份全部卖给了两个史蒂夫(史蒂夫·乔布斯和史蒂夫·沃兹),而这10%的苹果公司股份,只卖了800美元。

  韦恩离开苹果公司的原因是,苹果公司正在亏本。

  事实上,总的说来,罗伯茨的经营能力还算一般,至少在他的领导下,MITS公司还能每年盈利20万美元左右。乔布斯的苹果公司不仅没赚,还连续亏损,而其他的个人电脑公司的情况也还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