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都市异能>台湾娱乐1971>第858章

  然而,大陆政府出于政治考虑,下令禁止邮包入境,于是所有的邮包全数折回香港。人们没有饭吃,就寻思着往外跑,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偷渡完全是形势逼出来的。更为重要的是,港英政府从1961年3月开始实施了新身份证申请政策。新政策规定,给予那些可以成功抵达市区而又有亲戚朋友接济,加上本身具有工作能力的人士签发香港身份证。

  这样的做法,是港英政府为了解决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劳动力短缺所提出来的,但实际上相当于变相地承认了非法移民的“合法”身份。新政策的实施,成为非法入境者的“大赦令”,以至于粤港边境谣言四起,说什么“英国女皇诞辰,大放三天”、“第三次世界大战快打了”,不少群众认为,只有“逃港”才是唯一的生机。

  1962年掀起“逃港”高潮,史称“五月大逃亡”。据记载,单是在5月16日一天,便有5000多人,由新界边界地区剪破铁丝网涌入香港。

  郝建国一家也是那个时候过来的,一家三口来香港投奔一个叔公,叔公无儿无女,身下还有一家小店铺。没几年叔公撒手而去,小店铺就成了郝建国一家的产业,加上老婆精明,郝建国自己又能干,十多年过去,已经发展成了一个三十多个员工的小公司。

  事实上,不止是1962年,整个60至70年代,偷渡已经成了广东民间的一种风气。从城市到乡村,从孩童到老人,各色的群众以不同的方式向粤港边境靠拢,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或爬火车,或乘小船,或只身泅水,不顾一切,向着香港奔去。曾有老人回忆,在那个时代的广州,群众常常自发去珠江中练习游泳,其目的就是为了在日后的“逃港”中用得上。不少人从小便被家人灌输“好好练身体,日后去香港”之类的思想。

  “叔,婶子,我功课做好了。”一个十四五岁的小男生走进来。

  这男孩是郝建国弟弟的儿子郝文革,在知道自己叔叔这边过得好,去年一个人从广州跑出来的。

  大陆去年文革结束,各方面有所放宽,再度掀起了“逃港”热潮,现在还好些,到了明年,一年的逃港人次就达十万,成功逃脱的近两万人。甚至出现干部组团偷渡的事情,某大队支书亲自领着一票人“逃港”打前站,走的时候村里其他人出来践行。被抓的只能灰头土脸地被遣返,要是哪家有人偷渡成功,还会放鞭炮庆贺,有点能力的还会大摆酒席。

  郝文革现在已经改名叫郝多福了,他原来那个名字在香港没法呆。

  郝多福同学一进来就盯着电视看,他本来计划逃到香港来打工吃饭的,没想到叔叔婶子让他念了书。一进学,郝多福就被多彩的学校生活给晃花了演,学会了打街机、学会了看电影,甚至偶尔还积攒着零花钱和同学去唱卡拉OK。

  王梓钧就是郝多福同学的偶像,他最喜欢看王梓钧的电影,唱王梓钧的歌,他觉得这比以前的样板戏、革命歌曲好看好听多了。

  去年一到香港,郝多福就被奇妙的电视机所吸引,当时佳视正在播《三国演义》,郝多福都是提前半个钟头就守在电视机前等着看。

  如今又听说自己的偶像王梓钧要讲三国,自然心痒难耐。

  电视机里,动画加电视剧片段的三国场面,配合着解说,勾勒出那个英雄辈出的乱世。一身中山装的王梓钧出现,开始侃起了三国。

  “要说这周瑜啊,也是个靓仔。不是有句话叫‘曲有误,周郎顾’嘛。‘郎’就是靓仔的意思,在江东,周瑜被称为周郎,孙策被称为孙郎。按照今天的话说,就是周靓仔、孙靓仔的意思。大家想想啊,两个二十出头,才华横溢的靓仔,娶了当地最美的靓女大乔、小乔,这多拉风啊?所以千年后,苏东坡还在发出感叹,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樯橹灰飞烟灭……”

  电视里传来王梓钧极富现代亲和力的讲说,原本对三国不怎么熟悉的陈芳都被吸引住了,遑论本就痴迷三国的大小三个男人。

  郝援朝只觉得王梓钧讲得太有趣了,这种严肃的教育节目居然被他讲得妙趣横生,什么靓仔、靓女,开“爬梯”,开演唱会,唱卡拉OK都来了,说到绝妙处,郝援朝和堂弟都忍不住大笑。

  即便是原本对王梓钧不屑的郝建国,也不得不承认王梓钧讲得好,决定明天还要看这个节目。

等到《王梓钧说三国》第一集播完,几个人还意犹未尽,他们以前哪看过这种节目?虽然佳视的节目预告里,说今晚只播一集《百家讲坛》,可他们心理还抱着侥幸——弄不好还要播一集呢?

  一直坐在电视机前等了大半个小时,直到后面佳视一个教基础物理的老教育节目都快放完了,一家人才有些惋惜地关掉电视。

  郝援朝和郝多福乖乖地回房睡觉,香港的住房一向很紧张,像郝家也勉强算中产阶级了,不过堂兄弟两个还睡在一个房间。

  灯关了,兄弟两个就在黑暗中讨论着刚才的节目,说着说着就转到了《三国演义》上,各自为他们心中的英雄争得面红耳赤。

  “诸葛亮没那么厉害,王梓钧不是说了吗?什么三气周瑜,三把大火,都是子虚乌有的。周靓仔人家是自己得病死的,赤壁之战周瑜才是主帅。”郝援朝说道,他听了一集之后,已经成了周靓仔的粉丝。

  郝多福却一向是诸葛亮的拥趸,反驳道:“就算那些是罗贯中编的,诸葛亮也厉害。不然刘备以前总是逃跑,有了诸葛亮一下子就发达了。”

  “诸葛亮是战略家好不好,不是战术家、指挥官。唉,算了,你个小屁孩才多大,说了你也不懂。”郝援朝不屑道。

  郝多福不满道:“谁说我不懂?像毛主席就是战略家,十大元帅就是战术家、指挥官。所以毛主席就像诸葛亮,十大元帅就是周瑜,你说毛主席厉害还是十大元帅厉害?”

  “呃……”郝援朝被自己只有十五岁的堂弟给呛住了。

  郝建国和妻子陈芳回房后,陈芳洗白白了穿着睡衣不停地向丈夫抛着媚眼,可郝建国却装没看见。他被刚才的节目勾起了三国瘾,居然从柜子里翻出那本叔公留下的,好久没读过的《三国演义》出来重温。

  陈芳踹了老公几脚,对方都没反应,好像那本书比她更有魅力。

  ……

  此时的香港还是每周单休,而且就是这几年才开始单休的,以前都是全日上班,甚至到现在有些工种也没有休息日。

《王梓钧说三国》第一集实在周六晚播出,由于第二天不需要早起,所以看电视看得晚的人还挺多。

  年前王梓钧入主佳视的新闻,配合着王梓钧和赵雅芝的绯闻,王梓钧称为香港首个千万导演,王梓钧和奥黛丽·赫本创办慈善基金会……等等等等的新闻层出不穷,佳视的宣传配合着这些新闻不停地在背后使力,其效果显然不错。

  周六的晚上,有很大一部分人纯粹是好奇,才在9点之后将频道换成佳视,想看看王梓钧能把《三国》说出什么花来。

  如果郝家那几口人一样,大部分收看《王梓钧说三国》的观众都被抓住了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