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都市异能>台湾娱乐1971>第804章

  奥黛丽·赫本问:“你不欢迎我吗?”

  “不,欢迎之至。”王梓钧笑道,“这样我们就可以经常见面了。对了,《快餐车》你看了吗?这里面有你一份努力。”

  《快餐车》前段时间就在美国上映了,现在已经在北美影院陆续下画。程龙那种继承了李小龙的真实凌厉的格斗,又融入自身特色的谐趣打斗,立即在美国引起轰动,票房全线飘红。

  美国权威格斗杂志《黑带》,更是将《快餐车》最后的决战评为,继李小龙《龙争虎斗》后最真实好看的电影格斗场面。

  而程龙、元彪和洪金宝,以前都在李小龙的电影里露过脸,这次终于被美国大众所熟知。倒是女演员劳拉·福纳,虽然长得惊艳,但是却没有像在亚洲那样引人注目。除了一些对着她的画报打飞机的美国吊丝外,其他人几乎是把她当成花瓶来看。

  也许这就是物以稀为贵吧。

  今年的美国影坛没有去年热闹,唯一一部票房过亿的《洛奇》此时还没有上映,《出租车司机》口碑极好,但票房并不怎么坚挺。

  于是乎,《快餐车》这部外国片,到此时居然神奇地稳居北美票房榜首,让美国那边的电影公司大呼神奇,纷纷伸出橄榄枝,想要找中国的电影人合作,在他们的本土电影中加入功夫元素。

  欧洲那边的上映要比美国晚许多,奥黛丽·赫本离开之前才上映没几天,反响依然很大。

  “当然看过了,”奥黛丽·赫本道,“是部很有趣的电影,现在罗马那边很多你的影迷。”

  “怎么会迷我?我又不是电影里的主角。”王梓钧笑道。

  “导演的粉丝啊,自从《人鬼情未了》后,就有许多人迷你了。”奥黛丽·赫本道,“我还听说啊,戛纳电影节今年一位法国导演还拿你开玩笑。说你几年前在戛纳电影节上只拿到个新人奖就生气了,之后的商业元素越来越重,你已经自甘堕落了。”

  王梓钧这次的《快餐车》前几个月就送到戛纳去了,结果毛奖都没拿到,到是不少欧洲的片商看上,做成了不少生意。

  王梓钧哈哈笑道:“他们的审美倾向异于常人,我拍电影可不是给他们看的。幸好他们没看到我现在这部电影,不然恐怕会说我已经毁灭了。”

  “你现在的电影是什么内容?”奥黛丽·赫本问。

  “一部关于赌博的电影,要多庸俗有多庸俗。”王梓钧突然想到一件事,“对了,再过一个多月台湾的金马奖就要举行了,这可是如今亚洲最有影响力的电影奖项,要不你来做今年的颁奖嘉宾吧。”

  “我?一个欧洲人?”奥黛丽·赫本觉得不太好,她影响里中国的这种奖项很排外的。

  “欧洲人怎么了,他们巴不得你去呢。”王梓钧说。

  金马奖越做越大,后年还会花大价钱请来伊利莎白·泰勒给林凤娇搬奖,后来张曼玉的《甜蜜蜜》也是西格妮·韦弗亲手颁奖的。至于邀请亚兰德伦、劳勃怀斯、查理士布朗逊、雪歌妮薇佛……等等等等外国明星来做嘉宾,都是台湾电影人着力把金马奖做向国际化的表现。

  现在的金马奖和台湾电影都还没做到最巅峰的时候,如果奥黛丽·赫本能去,恐怕那帮人会高兴得疯掉,新闻局那位新局长都会亲自出席颁奖典礼。

  奥黛丽·赫本笑道:“如果是你邀请的我就去。”

  王梓钧道:“看来我面子很大。”

  “你的脸不大啊,轮廓线条都很舒服。”奥黛丽·赫本迷糊道。

  “呃,你的中文还需要继续学习。”王梓钧无语道,两人刚刚在用中文对话呢。

  ……

  《赌神》的最后宣传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周润发、米雪等主创人员,几乎是推掉了所有的片约,马不停蹄地跑到各个宣传点去做活动。

  而随着时间的一点点过去,唐山大地震的具体情况也渐渐从大陆传出来。

  死亡统计人数从最开始的数万人,变成十万,十几万,二十几万……这一个个数据,让人惊骇莫名,终于有一些现场的照片传到香港,报纸上的唐山已经沦为一片废墟。

  世界上一些国家出于人道主义,纷纷表示要援助中国,不过大陆的领导人出于政治考虑,全都谢绝了。

  有些人骂太祖太倔,死要面子活受罪,只苦了老百姓。可是太祖当时已经病得无法理事,这决定根本不可能是他做出来的。

  另外,换句话说,外国的援助真他妈不靠谱。

  后世2004年印尼大海啸,当时世界各国许诺的捐款大约近10亿美元,但是两年过去,许诺援助6000多万美元的英国只兑现了60万美元,许诺援助2亿美元的美国只兑现了40万美元不到。

  这数据,看着就觉得那帮帝国主义不靠谱。

  ……

  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梁威林这两天忙得团团转,他要不停地从大陆同行那边接收大地震的最新情况,然后找《文汇报》等报纸安排报道工作。

  其实最让他感到累的不是这件事情,而是大陆那边的复杂局势。梁威林是1936年入党的老党员,大陆那边朋友很多,现在又是干的宣传和统战工作,他人在香港,但对局势的认识甚至比大陆的许多官员都清楚。

  太祖病危,眼看是撑不了几天了,一些老同志正在私底下接触,准备着事后的动作。上面也有老兄弟跟他一些暗示,说要他在行动开始后,在香港新闻界用舆论造势帮忙。

  梁威林有些惶恐,毕竟他在香港,只知道大致情况,但对细节却两眼一抹黑,不知道这事最后会朝那个方向发展。

  梁威林点着烟,坐在书桌前盯着稿纸发愣,脑子里乱哄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