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都市异能>台湾娱乐1971>第793章

  不过叶辉感觉到有些悲哀,这些女生买诗刊纯粹是冲着王梓钧去的,而非是喜欢诗歌。

  叶辉背着诗刊去寻找下一位买主,这些女生还在那里一边走一边看。

  “呀,你们快看,这后面还有余光中的评语。”

  “余光中是谁啊?”

  “你真是,还大学生呢,连余光中都不认识,他是个大诗人啊,现在是中学大学那边的教授。”

  “哦,原来是个教书的。”

  “鄙视你。”

  这群女生一回到教室,胖妞立刻大喊起来:“快来看啊,王梓钧高中时候写给林清霞的定情诗!”

  此言一出,教室里的学生全部涌了过来。很快,诸如“太感动了”、“好好浪漫”之类的惊叹声不时响起,手上没有诗刊的纷纷询问这杂志哪里买的。

  《罗盘》的创办者们的推销行动显然很成功,仅仅一天的时间,各大高校周围的书店都知道一本新诗刊好卖,因为上面有王梓钧的诗。没过几天,印刷出来的那2000册诗刊居然库存告急起来。

  ……

  《中国学生周报》的编辑部,张彦头发都快挠光了。

  一旁的同事笑道:“哎呀,我们的大才女怎么了?”

  “缺稿啊!”张彦用头撞着桌子。

  “你的诗文版还怕缺稿子?随便找几首泰戈尔、徐志摩的就可以了。”

  “天天都是名家的诗,读者没看烦,我编都编烦了。”张彦苦恼地说。

  张彦正吐着苦水,突然一个年轻女人闯进来,手里拿着一般杂志,喊道:“西西,有好东西给你看。”

  “什么好东西?”张彦好奇地问。

  “你看过就知道了。你听着,我给你念啊。”那女青年翻开杂志朗诵起来:“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谁写的?这首诗没听过啊,不会是哪位大诗人的新作吧?”编辑部的人听到朗诵,都看向那女青年。

  “你们猜!”

  “那你先说说,是中国人写的还是外国人?”

  “中国人。”

  “中国人?那是年轻人还是年长的?”

  “年轻人!”

  “香港现在的年轻诗人不多啊。咱们的西西算一个,还有那个黄国彬不错,嗯,前段时间冒出来一个叶辉,哦,还有钟玲玲。以这首诗的风格,不会是钟玲玲写的吧?”

  “全猜错!”女青年得意地笑道,“谁说是香港的啦?当当当当,答案揭晓,是王梓钧……喂,你们别做出那种表情好不好!王梓钧就不能写诗了?别忘了人家还是著名作家。而且啊,我听说这首诗是他高中的时候写给林清霞的求爱诗!”

  “你没开玩笑?”

  “谁跟你开玩笑,不信你们自己看!”

  张彦咬着笔杆子笑了起来,她需要的稿件终于有了。

  就像是病毒传染一样,一个星期以后,一本叫做《罗盘》的诗刊突然在图书市场火了起来,而一首叫做《飞鸟与鱼》的情诗也迅速的流传开来。

  事实上,这首诗确实有那种看到第一眼就让人记下来的能力。后世把它的作者说成是泰戈尔,居然让大多数人觉得理所当然,认为只有泰戈尔那种级别的大诗人才能写出这种好诗。甚至谣言揭穿以后,许多这首诗的拥护者都不能接受现实,死撑着说它确实就是泰戈尔写的。

  而现在《罗盘》上发表以后,叠加上王梓钧的名人效应,以及余光中在后面的诗歌赏析点评,那种传播效果只能说是恐怖。

  香港某中学。

  一个男生捧着粉红色的信纸交到女生手里,深情地说:“苗苗,这是我写给你的情诗,它代表了我对你的真心。”

  女生幸福地打开:“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刚刚看了第一句,女生脸上的笑容全失,勃然大怒道,“张学友,你当我是白痴吗?你这是你写的?就算我是林清霞,你也不是王梓钧!”

  “这首诗你知道?”男生傻了,心想:阿德说这是一个英国佬写的,香港没几个人知道啊。

  “哼!”女生把情书砸到男生的脸上,气呼呼地转身就走。

  仿佛成了一种社会效应,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年轻人表白的时候,都会说出那句“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