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都市异能>台湾娱乐1971>第764章

  《快餐车》的票房迅速地超过先它四天上映的《追捕》,对准早它半个月上映的《必杀女拳士》的菊花而去。

  面对《快餐车》掀起的票房旋风,《读卖新闻》评价道:“凌厉真实的动作戏,精益求精的镜头画面,神秘的西班牙古堡风情……一切都吸引着日本的观众。日本的电影人们,你们究竟在做什么?为什么我们的本土电影被华语电影后来居上,远远地抛在后面?”

  《朝日新闻》的评论就要缓和许多:“《快餐车》的热卖,成功复制了李小龙《龙争虎斗》的成功。两部电影有许多共同之处,那就是亚洲与西方合作,精彩的真实格斗,以及紧凑动人的故事情节。我想,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借鉴的。不要只盯住国内看,我们可以走出去,与西方的电影界做更多的接触,这样才能得到进步和成功。”

  日本的权威电影杂志《电影旬报》的这一期的影评说:“毫无疑问,《必杀女拳士》的运气有些不好,这部电影联合了千叶真一、仓田保昭和志穗美悦子三位票房号召力极大的明星,无论是动作设计还是导演手法,都算是这几年国内功夫片的翘楚。但它遇上了《快餐车》,虽然后者才上映一周,但以其口碑和票房反应来看,相信不出一个月票房就会超过前者。

  两部电影我都观看了,不得不承认,《快餐车》的各个方面都优于《必杀女拳士》。不过我们要看到的是,《快餐车》的投资足够拍5部《必杀女拳士》,输得并不冤枉。

  相比而言,我更喜欢《追捕》。这部电影投资不大,情节环环相扣,导演镜头干净利落,画面张力感十足。从某方面讲,它比《快餐车》更好看,喜欢看推理悬疑片的影迷不容错过……”

  ……

  不管如何说,《快餐车》让日本电影界再一次震撼了。先前王梓钧的《人鬼情未了》还好说,至少是部好莱坞电影,即便是输了,也是输给好莱坞,这还能让大多数日本电影人接受。但《快餐车》却彻头彻尾十部华语片啊,这无疑刺痛了一些人的神经!

  半个月以后,上映20多天的《快餐车》的日本票房成功突破两亿日元大关,并且在总票房上干掉了已经上映一个多月的《必杀女拳士》,暂时排到1976年的年度票房宝座。

  亚洲电影发行公司。

  高桥三郎的秘书河源智子满脸兴奋地走进来他的办公室,说道:“社长,关西地区的福则院线和大岛院线的负责人刚刚打来电话说,他们想要上映《快餐车》。”

  “我们承担了大量的宣传费用,只给院线和影院4成的分成,他们愿意吗?”高桥三郎问。

  河源智子道:“他们希望能够再谈谈。”

  “告诉他们,不用谈了,想要拿到片子,最高只能给他们4成利润,不然我们会亏本。如果他们要找我亲自面谈,就说我很忙,没空!”高桥三郎笑道。

  “是,社长!”河源智子躬身退出去。

  “哼!半个月前,我主动联系你们,给出45%的利润分成也不干,敬酒不吃吃罚酒。”高桥三郎冷笑道。

  如今日本的进口片,院线分成大概是5%到10%,影院分成高达50%,留给发行和制片方的利润只剩下40%左右。也就是说,王氏电影公司和亚洲电影发行公司加起来,来能分到日本票房40%的利润。

  王梓钧当然不乐意,他现在已经花了几千万日元的宣传费了,抛开发行公司百分之十多的分成,他只能拿到可怜的两成多。

  也就是说,《快餐车》如果在日本的票房能够有5亿日元,那么王氏公司最多赚到一亿多日元,刨开几千万的宣传费用,剩下的也就几千万,折算下来能够有1千万台币的收入就烧高香了。

  而且,《快餐车》的日本票房如果不能够达到5亿日元,要是票房太少,王氏公司估计会白干一场。

  王梓钧这边逼着要抬高制片分成,高桥三郎就只能压院线和影院的利润,这也是一开始某些院线不愿意上映《快餐车》的原因。理由很简单,凭什么啊,以前的惯例是影院一方就能拿到50%,现在和院线分才能拿到40%,这不是坑爹是什么?

  事实上,这个惯例中院线和影院合计60%的分成本就高得离谱,这也是日本电影市场低靡期,院线和影院提高自身利润,同时也是保护本土影片的调节措施。正常情况下,进口影片院线和影院总分成一般是45%到48%,像高桥三郎说的那样只给40%,其实院线那边还是有得赚的。

  在《快餐车》掀起票房风暴后,那些原本没和高桥三郎谈妥的院线,这时也后悔了,才纷纷来联系高桥。

  不来谈不行啊,《追捕》由于其剧情非常吸引人,还能保持着较高的上座率,可《必杀女拳士》却因为《快餐车》的狙杀观影人迅速下降。没办法,两部影片同类型,俗话说货比货得扔,拿到一起一笔,原本还不错的《必杀女拳士》就好像完全不能入眼一样。

  这些天,那些没有上映《快餐车》的影院,已经被影迷骂了不知道多少次了。

  ……

  秘书河源智子与两家院线的负责人在电话里说了半天,对方就是不肯松口,两家院线的人坐不住了,当天晚上直接跑到高桥三郎的家里,最终将分成谈到43%。至于这43%,院线与影院如何分配,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了。

  高桥三郎现在已经不担心票房的事情,而是忙着收拢恢复以前的高桥院线。想当初,高桥院线最辉煌的时候,一共有100多家影院,可惜后来亏损严重,大多数盟友都背离他而去,如今只剩下31家,而且其中有二分之一还是他自己的。

  《快餐车》的热映,无疑给了高桥三郎一个念想,那就是借此把院线的影院数量恢复到50家以上。

  而事实证明,现实的回报远超高桥三郎的预想,在他透露出自己掌握了港台地区多家电影公司的片源后,立即有数十家影院有意向加入他的院线联盟。

  在院线建设这一点上,加盟是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像嘉禾院线,其中大部分就是邹文怀的电影成功后,拉拢的散户影院。

  另一种就是邵氏这种底子雄厚的电影公司,其院线下的很大一部分影院,邵逸夫都掌握着所有权或者部分股份。王梓钧的王氏院线这是这个路数,旗下院线近乎八成的影院都是收购而来,其蛮横程度让同行无比震惊,不知道王梓钧这厮上哪来这么多现金。

  ……

  自尊心脆弱的台湾媒体在获知了日本那边的消息后,立即变得自豪感爆棚,纷纷吹捧王梓钧在国际电影市场的又一次胜利。

  “据悉,我国大导演王梓钧先生的大片《快餐车》,在日本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如今票房已经达到了两亿四千万日元,远远超过同时期上映的日本其他影片,高居票房榜首的冠军之位。日本电影界的导演纷纷称道,说王梓钧导演是电影界少有的天才,希望以后能与王梓钧导演合作……”

  王梓钧放下手中的报纸,一阵好笑,这些台湾报纸的记者也太会吹了,幸好没说黑泽明看了电影后来台湾求见他。

  “什么新闻那么好笑?”林凤娇款步走过来,挨着他的肩头说。

  “没什么,有人在夸我呢。”王梓钧伸手一拉,将林凤娇带到自己怀里,坐在他的腿上。

  林凤娇瞟了一眼报纸,笑道:“哈哈,原来你在这里臭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