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都市异能>台湾娱乐1971>第753章

  可惜,邓公还未成行,蒋介石就挂了,蒋经国上台,为了显示自己得位正统,宣传口号上大力鼓吹继承先总统遗志,要反攻大陆。和谈之事无限期搁置,令人扼腕。

  两岸老人在最后时刻,心中最惦记的还是统一问题,前些日子周总理去世后,骨灰是在台湾厅放了一夜,才撒入江河湖海的。

  太祖恐怕也知道自己时日无多,许多事情都看开了,开始着手料理身后事。这几年着力改善两岸关系,鼓励两岸的民间交流,多次邀请台湾的运动员到大陆比赛,同时开始大赦大陆在押的国民党人员。1975年这一年里,大陆的司法机关根据太祖的指示,连续特赦了在押的293名国民党战犯、95名美蒋特工和49名武装特务船员。原国民党县团级以上党政军特人员,能工作的安排工作,不能工作的养起来,愿去台湾的给路费。病榻上的太祖,在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刻,竭尽全力地向历史作着交代。

  大陆的善意,蒋经国看在心里,自然也是明白的,对面连活人都肯放回来,这些新四军战士的遗骨自然会安排送回大陆。

  王梓钧用开玩笑的语气问:“何老这么多年了,有没有想过回大陆去?”

  王梓钧之所以敢这么问,还是因为多日相处,他发现何应钦虽然本能地做作,但到老之后,又身居闲职,其实说话做事的都是很随意的,也不会因为这种谈话给王梓钧扣什么帽子。

  “怎么不想?”何应钦笑道,“你们这些年轻的一代根本无法理解上一辈的想法,这台湾的老人,有哪一个不想回去的?”

  何应钦突然想起两年前,他跟顾祝同站在金门岛上,久久遥望大陆时的情形。

  “是啊,狐死首丘,叶落归根。”王梓钧不由感叹道。

  何应钦笑着看着王梓钧,说道:“你这个年轻人有些意思,跟同辈人格格不入。你知道吗?去年你写文章拥护建丰,许多老人可是对你很有兴趣,研究过你的履历,越研究就越让人惊讶。”

  王梓钧说:“不瞒何老您说,这些都是我父亲教我的,我一个毛头小子,哪能想到这些?”

  “不用在我面前装,我别的能力没有,看人还是能看明白的。就像今天起坟的时候,你对那些烈士遗骨的敬重不是装出来的,而且对我军军人与新四军一视同仁。不像其他人,许多随行的义工,根本对新四军的遗骨敷衍了事。你对共党的印象肯定很不错吧,”何应钦见王梓钧面色微变,笑道,“这次送新四军遗骨回大陆,肯定需要人做代表,不过你就不用想了。你在民间的名气太大,是不可能让你去的。”

  王梓钧感到心中发寒,敢情自己今天的一举一动都被这老狐狸瞧在眼里。当下苦笑道:“何老,我可是入了国民党的,怎么会对共党有好感,您肯定是看错了。”

  “错不错无所谓,反正我就是一闲人。”何应钦道,“以后有空的话,就来陪老头子我打打球,至于那个中国童子军总会,你爱来不来,我也不勉强你。”

  王梓钧说:“行,以后我找何老您打高尔夫球,不过我的球技太差,您可得让着我点。”

  “小马屁精!”何应钦笑骂道。

  带着这些遗骨出关回过非常麻烦,好在有台湾当局那边负责联系。众人回去的时候,走的是水路,过了数日才回到台湾。

  当王梓钧等人带着数百先烈的骨灰盒回去的时候,码头上或自发或当局组织,已经来了不少人迎接。

  当局也借此大力宣传,狠狠地歌颂了一番国民党当年的抗战事迹,又说自己不忘前人之功,护好这些先烈遗骨。其中八百壮士和缅甸远征军烈士的遗骨葬在桃园,下葬的时候,蒋经国亲自前来掘土,发表了一通感人肺腑的激情感言,当着无数记者的面说:“国共之间的恩怨,不会牵连到这些烈士,新四军抗战有功,他们的遗骨会派人送回大陆去。”

  台湾媒体对此大加赞赏,说蒋经国恢宏大度,不计前嫌。香港媒体也差不多,不过重点报道的却是王梓钧一行这次行动的过程,特别是那些娱乐八卦媒体,将王梓钧在拉布尔亲自抬棺的照片放到封面上,大赞曰爱国艺人。

  1976年1月28日,春节前夕,一百多名新四军烈士的遗骨,通过秘密渠道送回大陆。

  大陆那边还沉浸在周总理去世的哀痛之中,加上这是国民党运回来的,并未对此事大家宣扬,而是非常低调地将这些烈士的遗骨安葬。

  永和老家里,由于等王梓钧回来,今天拖到快过年了才开始送灶神。

  摆好祭品,大家跪拜磕头,已经能满地跑的十斤老是要去抓祭台上的麦芽糖,被他老爹狠打了几下屁股才老实下来。

  送完灶神后,吴晓珍和林清霞忙着包汤圆,王贤致则带着两个儿子挂灯笼、清扫着屋子,一边做事一边问他们的境况聊天。

  “梓钧,你庸庸碌碌几年,这次总算是做了一次有用的事。”王贤致难得地夸奖小儿子一回,“说道,我们这些或者的老家伙,都是从战场上捡回来的一条命。这次请回同袍的遗骨,你做得很好。”

  王梓钧嘿嘿笑道:“那是,我是您儿子啊,当然要继承你的遗风。”

  “说你胖你还喘起来了,跟你老子说话都没正形。”王贤致笑骂。

  王梓荣道:“梓钧做得大事可多了,蒋院长这次可是亲口夸了他的,还被国防部发了一枚奖章嘉奖。”

  “你好意思说。”王贤致数落道,“你那个竹联帮闹得越来越不像话了,你想做台湾的杜月笙?我跟你说,趁着收手,混黑道的没一个好下场。”

  “爸,我知道。”王梓荣垂头丧气。他按照张安乐提出的策略,现在已经把除开四海帮的地盘外、台湾北部各县市的小帮派扫荡一空,竹联帮的势力飞快发展。不过在此期间,这些地区的犯罪案件也不断提升,也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注意。一些看不顺眼,甚至说要取缔岛内一切帮会组织,还社会一个安定。当局迫于舆论压力,不得不掀起了一次大规模的扫黑行动。

  王梓荣若想要安抚稳固这些新得的地盘,起码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这还是四海帮不出来捣乱的前提下才能做到。

  晚上,全家人坐在一起吃着汤圆拉家常,笑声不断,尽量着天伦之乐。

  不过,林凤娇家里的气氛就有些凝固了。

  就在今天下午,在美国“留学”一年的林凤娇突然回来,而且还带着一个快一岁大的儿子。

  这让林凤娇的父母大吃一惊,特别是文人出身的林父,差点将女儿扫地出门。

  林父怕丢人,等女儿到了屋里才脸色发黑地大吼:“你这个不知廉耻的忤逆,丢人都丢到家了,你给我跪下!”

  林凤娇被父亲一吼,虽然早有准备,也被吓得浑身一颤。她强打着精神,将儿子交给母亲,低着头跪在地上。

  林父一见那婴孩气就不打一处来,质问道:“说,这个野种是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