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都市异能>台湾娱乐1971>第741章

  胡锦听了王梓钧的夸赞很是高兴,说道:“我拿算得上漂亮,林小姐才是第一大美人。”

  几人寒暄完毕,胡锦就带着林清霞和劳拉两女,去了其他女星的那个圈子说话。王梓钧则是跟着张冲找男人聊天,没多久,张冲又告歉跑去招呼刚进来的黄沾了。

  “哎呀,李大导演,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喝酒?”王梓钧突然看到李翰祥一个人在角落里喝酒。

  今天的新娘子胡锦是李翰祥一手从台湾带到香港的,李翰祥算是她的恩师,胡锦结婚李翰祥是自然要来的。

  见到王梓钧,李翰祥突然一笑,说道:“刚才在那边聊天有些乏,过来这里清静清静。”

  王梓钧说:“李导您的《倾国倾城》我看了,拍得真是亦庄亦谐,汗青野史拈手即来,华语电影中少有的佳片啊。”

  “哈哈,可比不上王先生你的《人鬼情未了》。”李翰祥听王梓钧提起他的《倾国倾城》有些不是滋味。这几年李翰祥可谓是过得憋屈无比,想他几年前还是台湾电影界的无冕之皇,结果经营不善,不得不寄人篱下。他想要拍中规中矩的大制作历史戏,结果邵逸夫让他拍风月片,连续几年下来,这些风月片给他带来经济收入的同时,也让许多卫道士不齿。

  这部卖弄宫闱秘史的《倾国倾城》,也算是李翰祥与邵逸夫的交易,是邵逸夫作为李翰祥帮他拍风月片的回报。

  王梓钧对于这位导演的才华那是非常佩服的,别的不说,沦落到拍艳情片的李翰祥,郁郁不得志时居然还能将这些艳情片当做艺术品精雕细琢,绝对是有职业操守。至少,在王梓钧眼里,后世那什么《三D肉蒲团》跟李翰祥的风月片比起来,落后几条街都不止。

  李翰祥的艳情片,露得不多,但那个闷骚啊,看得男人是欲火焚身。

  “两位大导演在谈什么呢?”邵逸夫和方逸华走过来。

  “我和李导在说邵大亨的电影做得好啦。”王梓钧伸出手去,“邵先生好,方女士好。”

  “哪有你们王氏赚得多啊,后生可畏,后生可畏。”邵逸夫打着哈哈说。

  邵逸夫正笑道,邹文怀也跑来凑热闹,说道:“几位聊得很高兴啊。”

  这时多数宾客已经到齐,外面的记者们也跑了进来,几大华语电影的巨头齐聚在一起,很开引起了众人的关注,纷纷看向这边。

  “哎呀,难得今天这么齐。”王梓钧突然笑道,朝记者们招手,“记者先生,来给我们拍一张合影,记得回去以后要寄给我哦。”

  王梓钧热情地把邵逸夫、方逸华、邹文怀和李翰祥拉到一起并肩站着。邵逸夫和邹文怀虽然对于王梓钧站中间的主席位置非常不满,但当着记者的面也不好发作,只能对着无数镜头干笑。

  拍完了照,那些记者都围了过来,问道:“几位电影大亨聚在一起,实在商讨什么大事吗?有没有可能透露一下。”

  “当然是大事啦。”王梓钧抢先说道,“好莱坞的片子全世界大卖,我们华语片只能挤在亚洲。邵大亨和邹先生都在为推广华语片做努力。我们正在谈论如何让华语片走出亚洲。”

  记者一听有猛料,顿时更加感兴趣,问道:“不知道三位的话题有没有结果。”

  王梓钧说:“我们还在研究,有了答案再告诉大家。你们是知道的啦,我王梓钧从来对媒体都是很诚恳坦白的。”

  坦白个屁!

  所有记者集体暗骂,王梓钧几个月前让陈水扁出来打的那场嘴仗,可是把所有的媒体都忽悠得够呛。然后又是宣传电影,挤牙膏一样放出消息,让这些记者累死累活不能消停。这也叫坦白?

  但不得不说,这些记者对王梓钧印象都很好,因为王梓钧经常给他们创造新闻话题,不愁没有饭吃。

  等记者们散去以后,邹文怀才问道:“王先生刚才说的是什么意思?”

  王梓钧笑道:“说出我的心里话而已,邹先生不想把片子卖到欧美吗?”

  怎么不想?邹文怀一年以前就创立了泛亚电影公司,专门负责把港片卖出去。可是此举收效甚微,如今嘉禾的片子只能在唐人街找到观众,无法进入西方的主流社会。

  王梓钧笑道:“邹先生,有没有兴趣合作啊?大家整合手里的资源,一起做推广华语片的事情。如果邵大亨有兴趣的话,也可以加入。”

  邵逸夫和邹文怀对视一眼,显然已经心动。在亚洲互相竞争那是一回事,但如果真的能推广华语片,对大家都有好处。如今能打入西方主流社会的,除了李小龙就是王梓钧了,而且王梓钧最近一年在西方的名气甚至超过了李小龙。若是王梓钧能合作,那么推广华语片的事情就变得容易许多。

正文 378【坦白从宽,牢底坐穿】

  张冲与胡锦的婚礼算是中西结合,前面是拜天地,后面又是类似于西方派对的喜宴酒会。

  王梓钧与邵逸夫、邹文怀三人端着酒坐在角落里,半是闲聊,半是商谈地在那里讨论着把华语片卖出去的事情。

  邹文怀说出自己的经验:“我们许多精彩的华语电影,到了西方根本不能吸引人。比如说市井喜剧,放在港台地区很好笑的片子,别人根本看不懂笑点。文化的差异,这是最大问题。”

  邵逸夫只是看着王梓钧和邹文怀两人,他一把年纪了,完全没有了年轻时的闯劲,行事作风非常保守。在他看来,电影守住自己这一亩三分地就很不容易了,谈什么进军西方市场。邵氏兄弟当年被人从大陆挤出来,不得已到南洋发展电影事业,邵逸夫对这种市场拓荒的困难是有亲身体会的。

  从大陆到南洋都如此艰难了,何况是从东方卖到西方!

  王梓钧道:“文化的差异确实是个大麻烦,如今的西方观众对中国功夫最感兴趣。无论是邹先生还是我王氏,能卖出去的都是功夫片。我们现在只能先从这方面来着手,所以我现在拍了一部大制作的功夫片,准备卖到好莱坞去。我们想要走出去,不可能一步到位,最好是能请点西方演员,这会拉近西方观众的距离。”

  “这点我同意。”邹文怀道,“可我们不像王老板你那样财大气粗啊,花两百万美金拍跨国功夫片。一旦失败就会伤筋动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