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都市异能>台湾娱乐1971>第665章

  《《唐人街》:导演波拉斯基是最大赢家》

  《奥黛丽·赫本21年后再度成为金球奖影后》

  《音乐制胜,《小王子》包揽音乐类奖项》

  《……》

  第二日,全美各大媒体纷纷对金球奖进行报道,而关注好莱坞的一些欧洲媒体也在第一时间获得消息。不过由于现在的通讯手段问题,欧洲的媒体现在只能报道一些文字信息,不能刊登清晰的获奖照片。

  提名一堆,却一奖未得的科波拉果然成了媒体洗涮的对象,而记者们不知为何,不约而同的将科波拉和王梓钧扯到一起报道。这让科波拉和王梓钧两人都非常无奈。

  《唐人街》是这次金球奖获奖最多的电影,但让其制作公司派拉蒙和导演波拉斯基非常无语的是,媒体对于《唐人街》的关注度,居然远远不如那个中国导演。

  新闻界有一句话叫做: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每年在好莱坞得奖的全是白人,现在好不容易来了个亚洲人,当然要好好抓住机会大写特写。

  于是乎,关于王梓钧和奥黛丽的绯闻,王梓钧在马来西亚的遭遇,还有各种乱七八糟的新闻再次铺天盖地,充斥在各种报纸和杂志上。

  毫无疑问,那个中国小子,已经成了美国媒体的宠儿了,不管是吹捧的还是打压的,都需要靠王梓钧来赚噱头,增加发行量。

  关于王梓钧的舆论热潮还没有熄灭,美国最大的出版社集团麦克劳—希尔公司突然宣布,他们将在六月份出版神奇中国导演的现代都市魔幻小说《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这一消息的发布,把不少人都弄晕了,这中国人不是导演和歌手吗?怎么跑去写小说了。

  于是乎,立即有媒体开始翻王梓钧的老底,将其放之报端,美国人这才明白:原来这个中国小子不仅是导演和歌手,还是个小说作家,在亚洲一代有庞大的书迷群体,还是一个作家协会的发起者之一。

  “神奇王无所不能,这绝对是真的,我早说过。《人鬼情未了》里,他自编自导自演,从配乐到特效到剪辑,都有他参与。是的,他无所不能,他是个外星人,他会用肚子说话,现在他又变成了作家,还会功夫,这都证明了这一点。我发誓,我亲眼看见神奇王开着飞碟来到加州,我不是在说谎。”NBC记者在进行街头采访时,一个路人这样评价道。

  “不管怎么说,我对这本《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非常期待。听名字就知道,它和《人鬼情未了》一样,是一个非常神奇的故事。”一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女学生说。

正文 353【吊唁】

  接下来,王梓钧又在工业光魔公司追加了50万美元的投资,用以购置设备和招纳光学、声学和机械、电子方面的专业人才。

  又跑去MITS公司一趟,公司早已停止了原有的计算器业务,由亨利·罗伯茨亲自负责研发个人计算机。

  王梓钧简单的问了一下他们的研发进度,罗伯茨说:“几个最大的问题已经解决了,预计两个月之内,可以得到第一台成品。接下来就是应用软件的问题,目前公司这方面的精英人才几乎没有。”

  王梓钧道:“这个好解决,到时候把我们的成果在《大众电子学》上一公布,想必会有不少人毛遂自荐。”

  “是的,我也是这个想法,王你真是太聪明了。”罗伯茨笑道,“顺便恭喜你在金球奖上拿了大奖。”

  “谢谢,也祝我们研究顺利。”王梓钧道。

  奥斯卡的投票已经开始了,王梓钧却不得不飞快地赶回台湾去。

  王梓钧拿到金球奖最佳影片的消息早已传回亚洲,这个消息不仅让港台电影圈沸腾,就连日本也连篇累牍的报道。因为日本这几年的电影事业有些糟糕,世界闻名的黑泽明大师正处于低谷,其他的艺人偶尔能在欧洲的电影节拿奖,但始终无法进入好莱坞。

  不过很快,港台媒体对于王梓钧的关注便消失无踪,因为台北传来一个消息——蒋介石逝世了。跟蒋介石的死比起来,王梓钧在好莱坞拿奖,就变得微不足道了。

  回到台北,王梓钧立刻感受到一种异样的气氛。首先是悲痛,家家户户挂着青天白日旗和蒋介石的画像,一些市民聚集在一起大声痛哭,其中哭得最伤心的是随国民党迁台的老兵。

  学校也停课了,学生们聚在教室或者操场上集体默哀,一双双天真无邪的眼睛看着他们痛哭的师长,不知道他们到底在做什么。

  这些痛苦的人,一些是假装做作的,但更多却是发自真心,这或许让后世的人无法理解。老蒋死得时候是这样,金日成死的时候是这样,周总理、毛太祖死得时候普通民众哭得就更惨了。

  只有邓公去世的时候,好像这种大规模的集体痛哭才少了许多。不是说邓公不受人民爱戴,而是少了来自行政力量的组织。

  (老王家里还有一个笔记本,笔记本巴掌大,红色塑料外壳的,封壳上印着放射金光的北京天安门。笔记本里的内容,除了摘抄的一些毛主席语录外,剩下的就是太祖去世时,老王的父亲被喊到公社哀悼伟人的笔记。听父亲说,好像当时必须去,而且必须哭,不哭就是对领导人的不敬,哭完还要做学习笔记,表达对伟人的追思。老王的父亲表示,自己当时才十多岁,屁都不懂,哭的时候实在哭不出来,不得不使劲用手指戳眼睛,最后弄得眼睛肿了好几天,见光就掉泪。)

  电视台、广播台从早到晚,全部都是哀悼内容,所有的娱乐节目全部停播,整个台北的剧组也都被迫停止了电影、电视的拍摄,夜总会也被迫歇业。

  王梓钧下了飞机后,直奔永和镇的家里,林清霞默默地帮他打开门。

  对于林清霞这一代人来说,对蒋介石的感情不深,但从小受的教育就是尊敬、崇拜孙中山和蒋介石。国民党的洗脑教育虽远不上共党,但迁台后的个人崇拜,也是搞得有声有色的。

  “梓钧回来啦,老爸在楼上。”王梓荣正无聊地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今天台湾的各大帮派也难得放假。

  王梓钧走到楼上,推开父亲的房门,却见王贤致端坐在地上,神色平静地擦拭着以前的老照片。

  看着王贤致眼神中那种悲容,王梓钧突然有些明白,或许对于这些老军人来说,蒋介石的死,意味着他们的那个时代,永远地逝去了。

  那些痛哭的年轻人,或许装出来的,但对于老一辈来说,他们的悲痛却是情真意切,不仅哭的是蒋介石,更哭他们的青春岁月、他们的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