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都市异能>台湾娱乐1971>第634章

  至于到底是谁把消息透露出去的,王梓钧觉得向华强本人的嫌疑最大。不外乎是想挑起王梓钧和嘉禾这种电影大鳄的矛盾,挤压王梓钧在香港电影的生存空间,然后将自己与王梓钧绑得更紧。

  “在影片上映前,你想过这部电影会这么成功吗?”卓伯棠问。

  王梓钧说:“有所预料。”

  卓伯棠笑道:“听说你在电影没上映的时候,就放下豪言壮语,说要击败《教父2》,打入北美年度票房前五。”

  “是的,事实上我做到了,并且超额完成任务,进入了前三。”王梓钧道。

  “是什么给你这种信心?”卓伯棠问。

  王梓钧说:“这部电影我花了很多心血,所以它到底好不好,我是很清楚的。这叫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卓伯棠问:“你都做了哪些准备?付出了哪些努力,能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吗?”

  王梓钧道:“事实上,这部电影的剧本我写了几乎七个月,中间修改了很多次。然后找演员也颇费周折,没有好的演员愿意演一只鬼,虽然这是一只好鬼。最后我不得不亲自来演,这也在西方招来一些非议,因为我是黄皮肤嘛。”卓伯棠问:“你是如何说服奥黛丽·赫本出演的?”

  王梓钧说:“这说来也有些戏剧性。当时找不到好的女演员来演女主角,于是我的助手兼这部戏的副导演拉齐姆就建议说,要不我们去找奥黛丽·赫本?我当时是病急乱投医,然后就飞去了罗马。最先登门好多次,连奥黛丽本人都没见到,不过在一次拜访归来的途中,正好遇到奥黛丽夫妇遭遇持枪抢劫。你知道的,我也会一些三脚猫的功夫,所以就救了他们。我想,奥黛丽答应出演,也许报恩也算是一方面的原因吧。至于另外的原因,我认为是我的剧本打动了她。”

  卓伯棠惊讶道:“听起来就像是说故事一样。幸好你会功夫,不然可就糟糕了。”

  王梓钧笑着说:“所以老人们常说技多不压身嘛。”

  “那外界传闻你和奥黛丽·赫本之间的暧昧关系,有多少是真的?最近意大利一份报纸说,有人看到你几个月前与奥黛丽·赫本一起游罗马,状如情侣。”卓伯棠难得八卦一回,他确实很好奇。

  王梓钧点头道:“有这回事。当时奥黛丽息影好几年了,一时间无法把握自己的演技。我一共陪她在罗马游玩了三天,一是陪她散心,二增强互相之间的了解,因为我们毕竟要演的是一对情侣,而且年龄和国籍、文化都有很大差异,需要多多交流。至于私人间的交情,我们只是好朋友而已,没外面传得那么邪乎。”

  卓伯棠道:“看来市井传闻不能轻易相信。我们换另外一个话题,观看过电影的观众,都对里面的特效镜头非常惊讶,这个是怎么拍摄出来的。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困难?”

  “确实很困难。”王梓钧说,“为了能做好特效,我还专门组建了一个电影特效公司,主要成员是20世纪福克斯公司原特效部门的精英。在此我要感谢20世纪福克斯,如果不是他们裁掉整个特效部门,我估计很不好找人。”

  “特效花费高吗?”卓伯棠问,“我想这是我们华语电影的同行最关注的问题。”

  王梓钧说:“其实这部电影的投资,除了宣传费外,大部分都用在了特技的制作上。至于演员方面,除了奥黛丽赫本是大牌外,其他的都是小演员,包括我。当时在好莱坞可没几个人知道我会演戏。整个电影的特效镜头出现时间加起来不过几分钟,但是这几分钟的镜头,花掉了一百多万美金。”

  卓伯棠苦笑道:“看来这在台湾电影界没有复制性,我们的大多数电影总票房都没这么多。”

  王梓钧摇头说:“不,我觉得电影特效与电影理论的进步,都是电影发展的重要条件。其实我们的武侠片吊威亚,就是电影特效的一种,我希望华语电影人能够在这个方面投入一定的精力。”

  “很多人好奇你的电影怎么总是能拿到高票房,你能不能向我们透露一下自己的秘诀在哪里?”卓伯棠问。

  “没有秘诀,如果真要有秘诀的话,那就是用心去拍,而不是为了钱去拍。导演要用心,演员要用心,该省的钱不能省,尽心尽力做好电影的每一个细节。你把电影做得精致了,自然会有观众来碰你的场。”王梓钧说:“就像是当厨师一样,你把菜做得好吃,自然有人来买。但如果你要是偷工减料、以次充好,那顾客多吃几次就不会上当了。有些人为了赚钱,偷工减料地拍电影糊弄影迷,这是在杀鸡取卵,自取灭亡,这算是我对一些人的忠告吧。这一段你们可以直接刊登出来,不需要加工处理。或许某些人听了会不舒服,可是忠言逆耳利于行,能不能听得进去,就要看他自己了。”

  王梓钧说的这番话是有针对性的,现在台湾电影界看起来一片繁荣,但跟风现象实在太严重了,甚至超过了八十年代的香港。前年、去年都有大量的片子由于质量太差,或者情节相似雷同而烂仓库。王梓钧脑袋里的资料显示,就在几个月后,台湾又会有近两百部功夫片由于粗制滥造而不能上映。

  两百部啊,台湾一年才拍多少部电影?这都占总数的几分之一了。再这样下去,不仅把台湾电影的名声败光了,同类影片的市场也会跟着萎缩,最后搞得能让人记住的台湾电影就剩下文艺片、爱情片。然后这些投机电影商人看到文艺爱情片卖座,又一窝蜂拍爱情片,看得影迷发腻发吐。

  “了解。”卓伯棠点头说。作为一个有良心、有远见的影评人,他同样对现在的现象深恶痛绝,可是有什么办法?除了几家党营电影公司和私营大公司、电影工作室外,大多数的电影公司都是那种看到拍电影来钱,然后来投资捞一票的电影投机商人所创办。

  就像九十年代的中国男足,有哪家俱乐部不是来捞钱的?捞到了钱就好,至于什么将足球市场这块蛋糕做大,让中国足球长期繁荣发展,抱歉,我想不到那么长远,我的目的就是来赚钱的,赚饱了就走。至于什么黑哨、赌球会把中国足球搞臭,弄得大家都没饭吃,这跟我没关系,我的目的是来赚钱的,赚饱了就走。

  卓伯棠又问:“可是有导演会问,我很用心拍好一部电影,可是市场反应却很不好。比如说胡金铨导演的《侠女》,他拍了两三年才拍成,不可谓不用心,为什么票房情况不理想呢?”

  “这就要谈到另一点了。”王梓钧说,“那就是拍电影之前的策划一定要做好,对电影市场的方向要把握住。比如说香港股灾之后,普通大众腰包缩水,那么他们就没什么心情去看什么武打片、悬疑片,甚至是爱情片了。这个时候,连李小龙的电影都在香港卖得不理想,反倒是《七十二家房客》这种市井片大卖特卖。那就是受到股灾的市民,看到这种市井片会很亲切,里面小市民的酸甜苦辣能引起他们的共鸣。之后《狮子山下》的热播和前不久才下画的《鬼马双星》的成功,都是这个道理。”

  “也就是说,你认为取得好票房的主要因素就是准备的把握市场和提高影片质量这两点。”卓伯棠总结道。

  “不错。”王梓钧说,“不过要注意一点,就是把握市场不等同于盲目跟风。齐白石大师有句话说得好:学我者生,像我者死。不是不可以跟风,而是要跟出品位和内涵,要有自己的卖点。”

  ……

  《影响》在对王梓钧进行专访后,这一期用了整整十二页的版面来详细报道。

  从王梓钧前往好莱坞到影片在美国上映,各个细节都进行了详细的表述,后面还配着王梓钧的专访和杂志的几篇影评。

  卓伯棠这样评价道:“从故事的结构上来看,《人鬼情未了》讲述的只是一个普通的生死别离的爱情故事,但编导却能够别出心栽,将故事的发展设置在一个独特的边缘地带——阴阳界之间。因而这又成为一部鬼片、一部幻想片……

  男女主人公苦苦相爱,但终因阴阳陌路不能相见互吐衷情。影片正是借鬼魂幽灵产生了一系列的悬念和曲折离奇的情节,观众沉浸在虚幻与真实之中,时而欢乐,时而忧伤,时而为正义所鼓舞,最终被主人公生死不渝的爱情所感动……

  一部精彩的电影之所以受欢迎,故事、音乐、表演等方面缺一不可,而本片正是把这些方面都结合得很完美,所以影片显得很耐看!

  在最后,我忍不住相对某些导演说一句,你们一个星期拍一部电影,到底能拍出什么东西来?赚钱不是这样赚的!!!剧本台词粗制滥造,为了节省胶卷导致画面呆板、穿帮镜头无数,好的演员演出来的感觉是演技奇差,配乐随便找一段往里面套,还不如不要音乐。特别是一些功夫片,从头打到尾,那些高手一言不合就开打,一打就是几分分钟十几分钟,而且打斗动作的设计令人不堪入目。你们这是要把观众骗进电影院,还是想把自己挤出电影市场?”

  ……

  王梓钧坐在车上,看着最后这段话不禁莞尔,这个卓伯棠真是敢喷啊,喷得还听犀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