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都市异能>台湾娱乐1971>第316章

  李京浩道:“这个你放心,全世界能从我身上搜出武器的人,不会超过100个。三年零七个月的魔鬼训练,不是谁都能坚持下来的。”

  “随你吧。”王梓钧也懒得跟他多说了。

  接下来的半个月,李京浩就在王梓钧的别墅里看着各种专业书籍,而王梓钧则是到处走亲访友。

  今年比之去年,王梓钧多认识了好些个内政部和教育部的领导们,不得不一个个提着“小礼物”去拜访。

  当然,蒋经国那里是第一个去的,送的礼物中,给蒋经国准备的礼物反倒是最为便宜。

  去年过年也有过去拜访蒋经国,却只见到了他的秘书,今年居然见到了本人。

  “小王你来得正好,陪我去乡下走走。”蒋经国正要出门,把王梓钧也喊上了车。

  王梓钧留下手里的礼品,上了车问道:“蒋院长要去乡下走访?”

  蒋经国道:“是啊,春节期间下去,看到的效果和平时不一样。这个小康计划也有你的份,你可要好好看看,是否还有需要加强的地方。”

  这位小蒋院长,小康计划实施期间,一年下乡走访200多次,平均几天就是一次。王梓钧汗颜啊,跟蒋经国的勤政比起来,自己可算是懒惰了。

  蒋经国的这次调研是临时起意,只带了自己的秘书和几个随从,直接开往台北县山区的一个乡村。

  由于这两个月经常下雨,所以汽车开到山下便不能动了,一行人只能踩着泥泞进山。

  王梓钧心想,自己头昏了今年去找小蒋干嘛,出来遭这份罪,你妈老子的皮鞋,都开口了。

  进了山里,这个村落并不大,都是被统称为高山族的土著人,说的话王梓钧是一句也听不懂。

  蒋经国装成是进山采购药材的商人,一边带着翻译聊天一边不着痕迹地问着他们的情况。

  忙活了一天,买了些山里的草药特产回去,蒋经国叹气道:“山里通了电,但收入却没增加多少,主要是路不好走,东西运不出来。”

  要致富,要生孩子多修路嘛!王梓钧心想。

正文 188【无利不起早】

  从山里回来,蒋经国让王梓钧留在他府上吃饭。

  依旧是简朴的梅花餐,蒋经国聊了一阵关于小康计划的进展情况,看样子小康计划实施的第一年收效不是很大。

  “你去年做得很好。”蒋经国赞赏地说,自然是《喋血孤城》在东南亚的热映,让被许多人遗忘的国民党喋血救国重新被海外华人记起。这在中华民国被国际孤立的环境中,是很难得的。

  “院长谬赞了。”王梓钧谦虚道。

  蒋经国说:“为了免去不必要的麻烦,不能给你什么名誉和职务上的奖励,你有什么要求可以提出来。”

  王梓钧笑道:“奖励不是早就给了吗?一千万低息贷款现在还没还呢。”

  蒋经国突然又问:“《壹周刊》上的那篇关于经济风暴的文章是你写的?”

  王梓钧点头承认,这种事情估计蒋经国早调查清楚了。

  蒋经国问道:“这两个月民国的物价确实涨了好几个点,你有什么看法?”

  王梓钧道:“我对经济并不了解,那篇文章还是咨询了很多专家写出来的。我想,除了外部因素影响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岛内经济飞速发展,引起投资和建设的过热,许多原材料供不应求,所以开始涨价,这些原材料涨价又带动了其他产品也开始涨价。”

  蒋经国点点头,这个说法也是他手下许多智囊的看法。正因如此,历史上台当局对今年的涨价风波并没有引起太大注意,只用普通的手段去抑价,结果到年底物价翻了一倍,根本就压不住。

  王梓钧肚子里也没什么墨水,只能硬着头皮道:“还有一点就是,由于现在岛内有许多外国商人的代工工厂以及外向型的轻工业,受到美国经济风暴影响,这些工厂恐怕度日艰难,只能靠内部消化,而我们的国民虽然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消费水平并没有太大的提高,所以要靠其他手段来拉动内需。比如送产品下乡……”

  王梓钧搜肠刮肚地回忆着当初大陆在08年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措施,他只负责说出来,至于蒋经国用不用,用了有没有效果,那就不关他的事情了。

  台湾经济受挫虽然能让他明年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拥有许多电影院,但对台湾娱乐界的影响也很大,再加上后年老蒋去世禁止了好长一段时间的娱乐活动,那就是整整两年的娱乐业低潮。

  而香港那边呢?今年的股灾过后,许多人根本没钱看电影,结果以李翰祥为首的一批导演,就开始拍摄风月片吸引观众。这也成了后世的惯例,一旦香港经济受挫,电影工作者马上响应,专拍三级风月片救场。

  蒋经国放下碗筷不言不语,似乎在思考王梓钧话里的可行性。

  等吃完饭王梓钧告辞的时候,蒋经国才说:“小王,你在清华大学的课程也别去了,今年下半年去台大的金融专业上课吧。”

  王梓钧恨不得抽自己一耳光,没事你乱说话做什么。好不容易在清华混了半年,说不定就可以直接上大学二年级,现在居然得作为新生重新开始。

  王梓钧硬着头皮答应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