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都市异能>台湾娱乐1971>第259章

  王梓钧拿着刚出版的《壹周刊》给三位大老板看,受到了一致的好评。特别是那篇探讨经济的文章,更是让三位直叹气。

  他们也认为香港的股市太危险了,照这样下去,很可能在一两年之内崩盘。不过倒不认为是受美国金融风波影响,而是以怡和洋行为代表的外国资本,在香港股市里兴风作浪。

  现在的香港股市热得吓人,再过几个月,甚至出现全民炒股,暴富的市民用500元一张的港币点烟的怪现象。(市区里一套房子才两三万港币。)

  全民炒股的热潮把港英政府都吓住了,不得已之下,只有让消防员去交易所,以检查消防设施为由,不让股民交易股票。闹出了消防员去股市“救火”的笑话。

  只不过,除了少数明眼人外,当时大多数人都被从天而降的财富给迷晕了。很快他们就尝到了苦果,香港73年大股灾悄然爆发。

  王梓钧和几位的观点虽然有些相左,但大家都一直认为,香港现在的股市太诡异了,新鸿基上市只一周就打着滚往上翻,现在股民们都已经近乎疯狂。

  如此大好良机,王梓钧当然也忍不住,暗中花了300万港币,直接认购了60万股,只等着下个月过了慢慢一点一点地出手,一定要在年底前卖光。

  到时候,这些钱翻上两番应该没问题。

  《上海滩》此时正在台湾剪辑当中,接下来一段时间王梓钧一直陪着岑维休几人喝茶聊天,有事无事认识几个大人物。

  跑了足足半个月,电视牌照的事情基本上就定了下来。股东就是怡和洋行、商业电台、《工商日报》、《星岛日报》、《华侨日报》,以及王梓钧。

  只不过具体谁出多少股份,那只能接下来一边磨一边谈。

  至于明年牌照的审定,那只不过是一个仪式而已。

  ……

  失败者乐队的五人得知王梓钧回港,立即拿着他们写好的歌上门拜访,而他们的经纪人Pato这次也一起跟了过来。

  “王先生你好!”Pato的国语说得有些古怪。

  “你好,随便坐。”王梓钧招呼道。

  问候了几句之后,Pato才问道:“王先生说要让失败者乐队签海山,然后出唱片,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王梓钧点头说:“不错,我听过他们的歌,实力不俗。”

  “是啊,”Pato附和道,“他们很有天赋,也很努力的。宝丽多之前也有过答应帮出唱片,只不过被事情耽搁了。”

  王梓钧心中发笑:真是巧,被耽搁好几次了。

  谭咏麟有些忐忑地说:“王先生,这是我们写好的歌,你帮忙斧正斧正。”

  王梓钧拿来一看,清一色的英文歌曲。他当即拿起笔,凭借自己脑袋里模糊的记忆,改了一些细节,才说道:“你们这个乐队的名字不吉利,叫什么不好,非要叫失败者乐队。”

  失败者乐队的名字是谭咏麟几人一起取的,主要是凸显自己的个性。见王梓钧说要改,他们面面相觑,问道:“那王先生认为改成什么好?”

  “要不叫胜利者乐队吧?”王梓钧说。

  “温拿(wynners)乐队?”Pato叫好说,“这名字不错,有彩头。”

  “那就这样吧,我再给你们写一首歌《Listen_to_the_wynners》。”王梓钧说着拿着笔写写画画,不到十分钟就把歌写完。

  Pato还以为王梓钧敷衍了事,拿过来一看,才发现是一首好歌。传阅一圈后,谭咏麟、陈百祥等人无不佩服王梓钧的才华,实在太牛了,填词、谱曲,说来就来,不愧有音乐才子的称号。

  王梓钧汗颜,幸好在这个赶工的时代,牛比人物比比皆是。比如今后温拿乐队打入台湾的电影《新西游记》,其剧本创作居然只用了三个小时,一个晚上就搞出来了。

  “拿着这个直接去海山公司吧,那边我已经打过招呼了,随时可以出唱片。”王梓钧微笑着说。

  五人喜上眉梢,等了好几年,终于可以出自己的唱片了。当即忍住心中的激动,握着王梓钧的手不停感谢。

  送走了温拿乐队,王梓钧开始为《上海滩》的主题曲头疼起来,那“浪奔、浪流”的粤语主题曲实在太经典了。可惜如今是在台湾播出,不知道粤语歌是否能通过当局的审查。

  打电话问了文化部的人,给出的答案却是模棱两可,说什么“没有命令禁制,但最好还是用国语”,尼玛说的全是没营养的废话。

  稳妥起见,王梓钧只能准备两手方案,在台湾播的用国语唱,在香港播的时候用粤语唱。

  粤语原唱的歌手叶丽仪早在几年前就出道,如今是一个电视台歌手,只是王梓钧却不知她此时是否有那个功底把这首歌唱好。

  只有先找她试试了。

  王梓钧打听到叶丽仪的住址后,当晚就马不停蹄地找上门去。

  叶丽仪还是一如既往的短发,只是24岁的她体形比中年时更加苗条。她开门之后看见是王梓钧,愣了一下才惊喜道:“你是王梓钧王先生?”

  作为一个香港歌手,如果不认识王梓钧,那才是真正的不可饶恕。

  《千千阙歌》如今在香港的销量已经达到十万张,这相当于别人努力好几年的成绩。香港的其他歌手如今看着那张专辑眼红得像是兔子一样,最近两个月,粤语歌唱片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