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都市异能>台湾娱乐1971>第256章

  程小东对父亲的死脑筋无话可说了。

  ……

  又过了一周,剩下的戏相继拍完,只需去港澳地区补一些镜头了。

  慕尼黑奥运会几天前就开始了,8月26号的入场式,由于没有卫星直播,王梓钧在台湾到28号才能看到电视。

  这一届奥运会是截止现在,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奥运会,因此引起了各国的巨大关注,台湾岛内也不例外。

  许多杂志都纷纷猜测这一次中华代表团能拿多少奖牌,大多数人把夺金的希望放在纪政身上,却不知这位运动员最后连一块铜牌都没见着。

  这个时候,《喋血孤城》在台湾放映两个多月,大部分影院开始下画了,只有少数几家还在放映。最终的全台票房达到了3400万新台币,这一数据通过影视杂志公布出来,让业内人士跌碎了一地的眼镜。

  他们在第一次看《喋血孤城》的时候,就觉得这部电影一定会火,可没想到会火成这样。

  不要认为3400万的票房不可思议,折算下来,也就500万港币,跟香港的票房差不多。而且这其中有三分之一的票房都是在当局的号召下贡献出来的。要知道在1977年,林凤娇主演的文艺片《汪洋中的一条船》,没有一点政治干预在里面,台湾票房直接是4000多万。

  过了几天,《喋血孤城》在香港也下画了,最终票房540万港元,成功占据当前香港票房的年度冠军。

  港台地区加起来7000多万台币的票房,让一些本来对电影不感兴趣商人,像是闻到血腥的鲨鱼一样,不顾一切的往里面砸钱。一时间,台湾电影畸形地繁荣起来。

  而片中的男女主角,甚至是一些配角,都成了港台地区众多周知的明星,片约纷纷而来。

  王梓钧的粤语唱片也渐渐传回了台湾,虽然没几个人听得懂,但美妙的旋律还是让一些人掏了腰包。最让台湾歌迷气愤的是,王梓钧这家伙居然跑去出粤语唱片,把他们给忘在了脑后。

  就在王梓钧带着队伍去香港取景的时候,纪政比赛失利的消息终于传回来。这让满怀期待的民众齐声叹息,却又不好苛责什么,只有少数人才失去理智谩骂。

  纪政身上有伤大家都是知道的。

  去年亚运会上,400米跨栏的时候,纪政将第二名远远抛在脑后,却在距离终点七十多米的时候突然倒在地上。她爬起来还单脚跳了两步,结果仍旧倒了下去。

  报纸上的消息比电视影像提前了一天多,就在当晚,全岛几家印刷厂连夜开工,疯狂地印刷着《壹周刊》。

  第二天,天还没亮,一辆辆货运车辆将这些杂质运送到各书店和报刊销售点。

  早上去上班的人们,看到最显眼的地方就是那本叫做《壹周刊》的全彩杂质。而封面,却是纪政去年亚运会上摔倒之后无法爬起,眼睁睁看着第二名超过自己时候绝望的表情。

  纪政比赛失利的消息如今只有少数几家媒体报道,电视台除了一条简讯外,还没有其他任何消息。

  一些人看来封面本来准备买,但全彩杂志的骇人价格把他们吓跑了,买这样一本杂志,够买普通杂志三本多了。不过手上阔绰点的人却二话不说地掏了钱买走。

  买杂质的人自然是冲着纪政去的,直接翻开了关于纪政的专访。这时人们才了解到,原来风光无比的“黄色闪电”、“亚洲羚羊”,居然有如此悲惨的童年,又看到她努力的少女时代,然后是驰骋田径场的辉煌岁月,最后则是伤病的困扰,甚至一个月以前医生就说她不能回赛场,这次她又是带伤坚持。

  从同情、到励志、到成功、再到伤病和失败,最后彻底地出局,这篇文章是宁海亲自撰写的,跌宕起伏,就如一个中篇小说一样。让人读完之后,各种情绪纷至沓来,不甚唏嘘。

  一些中高层的知识分子,看完之后也对写这篇文章的作者和这本杂志来了兴趣。

  翻开其他内容仔细一看,居然包含有“时政、百态、财经、时尚、娱乐、文艺、人物专访”等好几个栏目,每个栏目下面又有细分。

  细细读下来,发现这本杂志的文章都有着整体的风格,除了不得不正经的外,其他大多是带着七分严肃、三分调侃,就连国际新闻读起来都让人十分轻松。

  很快的,这本包装精美、内容丰富、价格昂贵的杂志,很快就得到了中高层人士的喜爱,许多人更是叫秘书直接订购一整年的《壹周刊》。

  《壹周刊》的第一期首版印刷了15000册。第一天只卖去了5000册不到,这让宁海有些惴惴不安,但到了第二天上午,口碑传开后,剩下的一万册直接被抢购一空,不得不再次印刷,最后的销量达到了3万多份。

  若不是因为全彩印刷价钱太贵,恐怕这个销量还要翻番。

  王梓钧接到宁海的电话,也是非常高兴,相信接下来两三年,随着台湾经济的进步,《壹周刊》的销量还会继续往上涨。

  倒是邓丽君那里,因为临时改换了她的报道和封面,不得不再次打电话道歉,说下一期一定用她的报道。

  ……

  《壹周刊》虽卖得好,但里面有一篇文章却引起了争论。

  龚亮在台湾大学学的是经济,不过平时也颇为爱好体育运动。今天早上去上课的时候,发现了用纪政做封面的《壹周刊》,忍痛花去两天的饭钱将其买走。

  看着关于纪政的报道,他和同桌的朋友连声感叹。再去翻那些富有趣味的百态和娱乐文章,则是乐得不行。

  “咦,这是什么?《美国经济风暴正在影响着台湾》!”龚亮学的就是经济,立即被这个标题给吸引住了。

  这篇经济板块里的文章就是一篇小论文,先是简单说了一下去年底年美国的经济风暴,又提了一下它对欧美国家的影响。最后用台湾近两个月物价的小幅度上涨,联系到香港如今迅速增长的物价,用非常通俗的词汇谈论了一番,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美国经济风暴会影响到香港和日本,最后传播到台湾,希望政府提前做出相应举措。

  龚亮和同桌的朋友对视一眼,也不顾上课,拿起杂志就朝他们的导师那里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