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都市异能>台湾娱乐1971>第220章

  “口是心非!”

  “……”

  冯乃凯朝王梓钧竖起大拇指,赞道:“虽然那天录歌的时候听过,但现在听着还是忍不住叫好。”

  “是啊,老大就是老大,我们怎么唱都没这个味道。”陈飞鹏也说道。

  邓丽君却是第一次听王梓钧唱这首歌,震撼一点不比这些歌迷小,不由得想起去年歌唱比赛时,他也是那样,用自己写的歌,将台下的评委和歌迷惊得说不出话来,把一场比赛变成自己的演唱会。

  王梓钧嘴角微微翘起,看着四周嘈杂的歌迷,心中狂呼:美丽的香港,等着我用粤语歌来征服你吧。

  这个时候的粤语歌无外乎两种,一种是传统戏曲;一种是口水歌、市井民谣,多用于广告之中,又称为广告歌。一些经典的广告歌,在小市民中传唱还很广,只是都上不得台面。

  香港乐坛之前的十年,是国语歌曲、英文歌曲和黄梅调的天下,唱的都是缠绵悱恻的情歌,比如著名的《不了情》(不是《新不了情》)。剩下的就是少年组宛若地下组织一样,偷偷摸摸地唱披头四,这少部分人后来也成为了王梓钧《精忠报国》的忠实粉丝。

  至于粤语流行曲,貌似,一首都没有!或许有,但未有流行起来。

  王梓钧卡住了时代的脖子,因为过了今年,香港将是一个粤语的世界。明年《七十二家房客》的热映,让粤语在电影中被承认;后年电视剧主题曲《啼笑姻缘》疯狂传唱,成为香港粤语歌的发端,拉开了香港今后几十年粤语歌成为主流的序幕。

  “王梓钧,再唱一遍!”

  “是啊,再唱一首粤语歌,我们要听粤语歌。”

  这些歌迷真是可爱,刚刚还对王梓钧大骂不止,现在一首歌就把他们收买了。

  王梓钧笑笑:“今天可是丽君的歌友会,我不能喧宾夺主。”

  “王梓钧,这首歌有卖吗?”

  “对,哪里有卖的,我想买回家慢慢听。”

  王梓钧道:“大家留意一下音像店,过几天就会发售。这张唱片一共有六首歌,名字就叫《千千阙歌》。”

  ……

  黄阿伦是土生土长的香港本地人,做过码头搬运工人,也当过米铺伙计,如今年纪大了,便开了一家小小的铺面,卖一些日常杂货。

  如今香港经济有了很大起色,不像20年前,穷人只能倒馊水吃。不过有一点没变,那就是还得受帮会份子的欺压。

  “喂,老不死的,月钱准备好了吗?”几个穿着短褂的混混敲着他的柜台。

  “好了,您收好。”黄阿伦拿出10块钱交到混混手里。

  领头那人撮了个牙花说:“不够,涨价了,现在的行情要12块。”

  “十……十二块?”黄阿伦想要反驳,最后还是从抽屉里又加了两块。

  那领头的将钱放好,说道:“不是我撇子梁讹你,最近物价上涨(受美国金融风波影响),所有帮派的月钱都涨了。”

  “是,是,撇子哥办事公道。”黄阿伦连忙附和道。

  等那些人离开,阁楼上下来一个十多岁的少女,脸色不好道:“爷爷,那些坏蛋又来了?”

  “哎,花钱破灾。”黄阿伦摆弄了柜台上的收音机,这是他儿子知道他喜欢听黄梅调,专门给他买的。

  “哼,我们辛辛苦苦赚的钱,凭什么要给他们。”少女撅嘴道。

  “哎,阿莲,你不懂的。”黄阿伦把收音机给孙女,“帮我调一下频道。”

  阿莲将频率调到香港广播电台(PHK)的华语频道,每天这个时候都有黄梅调要播放。调好之后,阿莲就上楼做作业去了,她更喜欢国语情歌,对黄梅调可没什么兴趣。

  阿莲看着窗外肮脏破败的街道发呆,很快便听到爷爷的喊声:“阿莲,你是不是调错了,怎么不是黄梅调啊?”

  “哦,来了。”阿莲飞跑下楼,却听见收音机里传来悦耳的歌声,居然是粤语歌:

  “……来日纵是千千阙歌

  飘于远方我路上

  来日纵是千千晚星

  亮过今晚月亮……”

  “阿莲,阿莲……”阿莲听得入迷,她从未听过这么好听的粤语歌,便连爷爷的叫声都忽略了。

  “阿莲,错了没有?”黄阿伦又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