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都市异能>台湾娱乐1971>第83章

  ……

  6月22日,香港,夜。

  金庸正埋头写着《鹿鼎记》,妻子朱枚拿着一张唱片进来,放入唱机中,说道:“你听听这个。”

  “是什么东西?”金庸发下笔发问。

  “台湾那边,王梓钧的歌。”朱枚说。

  “就是台湾当局鼓出的爱国英雄?”金庸从妻子手中拿过唱片的包装盒,上面是一个刻着“精忠报国”的裸背。

  “咚咚咚……”战鼓的声音从唱针与唱片的摩擦中发出,黑胶唱片远超磁带和CD完美的音质,让人身临其境,如同置身于古代的战场。

  金庸被那突如其来的鼓声吓得手都抖了一下,除了戏曲唱片,还没见过哪首歌里敲锣打鼓的,而且还是战鼓。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旗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华要让四方,来贺!”

  金庸手里拿着的包装盒不知什么时候掉到地上,呆滞的说:“好雄壮的歌!”

  朱枚又拿出几本杂志说:“这是那边寄来的,听说发起武侠协会的也是他,这篇连载的《大唐双龙传》也是他写的。”

  “他发起的武侠协会?”金庸实在无法将爱国英雄、歌手和小说家这几个身份联系在一起,迫不及待地开始读起关于王梓钧的生平事迹。

  那些杂志上极尽吹捧之能事的文章,都是郑振坤找人写的。关于王梓钧的事迹,几乎都是真的,但熟悉王梓钧的人见了,却又觉得全是假的,端是神韵非凡。

  那写文章的人也是一副好笔杆子,看到王梓钧唱着《我是中国人》中枪倒下的时候,一把年纪的金庸居然有掉泪的冲动,看得是热血沸腾。

  这天晚上,好奇的金庸反复的听着唱片,将王梓钧的小说看完,大呼过瘾。激动之下,金庸提笔写下一篇人物评论:“武穆忠魂在,文山浩气存……”

  第二天,无数香港人翻开《明报》,准备看今天更新的《鹿鼎记》。谁知拿到明报后,第一眼就看到头版头条十个大字,居然是金庸亲自动笔写的评论。

  谁这么牛?让金庸激动成这个样子,居然将其比作岳飞、文天祥。(作为一个文人,金庸有时候确实很冲动,干出许多荒唐事来。咳咳,名人咱就不评论了,免得被金迷喷。)

  关于王梓钧的报道,其他香港的报纸这两天只是略微提到有个青年在游行时被枪击,但大多数的目光还是集中在台当局那里。金庸这篇评论简直就是点了一把火,相对于政治来说,绝大多数的小市民更喜欢看的是八卦。

  于是乎,各大报小报、期刊杂志,纷纷搜集起关于王梓钧的一切资料。有直接转载台湾媒体的文章,亦有人编出王梓钧在混帮派时的爱恨情仇故事,更有报纸言之凿凿地说,王梓钧之所以改邪归正,是因为心爱的女人为他而死,伤痛之下,大彻大悟……

  王梓钧的唱片还没卖过来,人已经在香港火得不行了。

正文 055【罗大佑来投】

  王梓钧现在不知该感到幸福,还是应该感到痛苦。

  半个月过去,他已经可以下床随意行走了。洪小乔大学顺利毕业,不知道用什么手段把婚期拖到明年,每天下了班就来医院看他。而林清霞呢,放暑假以后,有时拉着妹妹来,有时自己一个人来医院。

  还好,大多数时候一个是傍晚来,一个是白天来。不过当有人早到,或者有人晚走的时候,就会让王梓钧处于很尴尬很蛋疼的局面。

  比如现在。

  林清霞刚刚去外面买了一份晚饭回来,进门就撞见洪小乔。

  洪小乔从保温盒里小心地端出一碗汤,笑着说:“这是我煲了一下午的猪肺汤,听说很润肺的。”

  “谢谢!”王梓钧笑道,对于洪小乔的“贤惠”他实在有些吃不消。好在他现在有了“爱国英雄”这一护身符,暂时不怕她家里人给自己使绊子。

  林清霞闻着煲汤的香味,感觉自己手中的普通饭菜似乎有点拿不出手。

  王梓芸看着两女,脸上的笑容格外灿烂。她上去拉着林清霞,接过其手上的饭盒,笑着说:“哎呀,青霞快坐,你看都累出汗了。”

  洪小乔也颇有些尴尬,毕竟是她在后面插了一脚进来。放下煲汤后,洪小乔说道:“我还有事,先走了。”

  王梓芸把洪小乔拉住,按在床边坐下说:“洪小姐你累了一下午,怎么刚来就走,快歇歇。”

  哎,我的老姐啊,你捣什么乱,嫌我不够头大么!王梓钧躺在病床上一阵无语。

  两女对坐着,有意地不提及那方面的话题。

  林清霞开口道:“梓钧,周老师让我明天去剧组试镜,说有一个配角很适合我。”

  “很好啊。”王梓钧心想,林大美人终于要走入荧幕了。

  “我会认真学演戏的。”说着,林清霞看似无意地瞟了洪小乔一眼。

  洪小乔莞尔一笑,说道:“梓钧,我决定下一期节目就把帽子摘掉。他们家不想让我在电视上露面,我偏要以真面目示人。我看宋家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