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都市异能>台湾娱乐1971>第58章

  开门的还是古龙的日本情人千代子,她穿着一条洋裙,见到王梓钧后立即热情地请他进来,一边倒茶一边说:“我看了王君您的《搜神记》,中华文化真是博大精深!”

  “过奖了,熊太太叫我梓钧就是。”王梓钧问道,“熊先生在家吗?”

  千代子指了指里屋说:“正在写稿子呢。”

  王梓钧透过半开的房门可以看到古龙正穿着一条裤衩,有写字台不用,盘腿坐在地上,腿上横放着一块木板,他就趴在木板上写稿子。古龙身边的地板上放着个烟灰缸,缸里密密麻麻的全是烟屁股。

  这些就是古龙的独特写作癖好,即便是日后买了豪宅,他也一样盘在地上用木板当桌子写作,说是能抓住灵感。而且他这人平时从不抽烟,但一开始写字就一根接一根;平时嗜酒如命,但在写字前却滴酒不沾。

  “谁来了?是志宏吗?”古龙听到外面的响动。

  古龙口中的志宏,就是著名小说家于东楼,现在正租住在古龙隔壁的公寓,两人是莫逆之交。于东楼此人被誉为天下第一枪手,台湾几乎所有名家都请他代过笔,各种不同的文风在他笔下居然找不出破绽。

  “不是志宏君,是你说的那位小天才来了。”千代子笑着说。

  “是小王啊!”古龙听了立即从地板上蹿起来,穿起裤子拿着几张纸走过来说,“小说协会的章程他们已经改好了,现在正在向当局申请注册,你来看一下。”

  王梓钧又仔细地看了一遍,与他寄给刘兆玄的初稿相比,仅仅只改了一些不合适的词眼。

  “协会理事长是刘兆玄?”王梓钧看着协会构架表吃了一惊,不过随即想通了其中关键:刘兆玄的老爹是空军司令,四个哥哥一个弟弟,不是名校教授,就是富商高官。有他担任理事长,会少去许多麻烦。

  除了刘兆玄这个理事长外,他们还商定邀请香港武侠宗师金庸作为荣誉理事长,现在正在联络中。卧龙生、诸葛青云和牛哥三人都是副理事长,古龙和司马翎不想管事,只做了常任理事,其他还列了一堆名单,都是台湾和香港知名的小说家。

  王梓钧作为协会发起人之一,虽然现在一本小说没有发表,但也被破例提拔为常任理事。

  古龙见王梓钧看得差不多,便起身道:“走,一起喝酒去!”

  千代子见古龙要走,连忙提醒道:“杂志社的蒋先生说傍晚来收稿。”

  古龙拉着王梓钧往外跑,不耐烦地挥手说:“让他明天再来!”

  王梓钧放下《大唐双龙传》的稿子,被古龙往外拉的同时,他朝千代子喊道:“熊太太,那个蒋先生如果来了,让他先看看我的稿子。”

正文 038【快刀手】

  “今天带你认识一个了不得的人。”古龙走到三福公寓东边的阁楼,哐哐哐地敲着门。

  房门打开,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身材不高,容貌也很普通,但头发疏得很整齐,与古龙的不修边幅形成鲜明对比。

  这人就是于东楼了。

  于东楼本名于志宏,他笔名的来历非常搞笑。由于其住在公寓的东边,因此完稿后经常在文末落上“于东楼”三个字,其实是“文章写作于东楼”的意思。结果出版商以为是他署的笔名,就一直沿用下来。

  王梓钧以前也经常看武侠小说,非常喜欢于东楼的《短刀行》。讲的是个年轻厨子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成了武林盟主。遗憾的是他偏偏喜欢煮菜,对武林中打打杀杀等劳什子事情毫无兴趣,小说通篇就是一个看起来没什么本事的厨子征服武林的故事。这恐怕算“扮猪吃虎厨子流”的鼻祖吧。

  于东楼在武侠界的资历不比古龙浅,但此时他还没有发表过一本小说,因为他是靠替别人代笔当枪手为生,号称“天下第一枪手”。“有古龙写就好了,反正要写也写不过他嘛!”于东楼为古龙莫逆之交,直到古龙去世之后,他才开始发表自己的小说。

  “喝酒去!”古龙在他开门后只说了三个字。

  于东楼见古龙领来一个年轻人,颇为诧异,不过也没说什么,直接把门带上就随两人出去了。

  三人来到一家饭店,古龙替两人介绍了一番。

  于东楼在得知王梓钧是武侠协会的发起者后,顿时来了兴趣,因为相对于写作来说,他更喜欢做出版发行和推广工作。武侠史上第一套精装版小说,就是于东楼在执掌汉麟出版社后推出的。

  古龙喝了一杯说:“志宏最近在筹资办一家出版社,关于协会那本专刊,我推荐由他来负责,小王怎么看?”

  汉麟出版社吗?历史上于东楼明年会把出版社办起来,之后几年港台出版社一家接一家倒闭,汉麟出版社却一步步发展壮大。

  王梓钧问:“出版社的事情有眉目了吗?”

  “只有一个大致的想法,还在找合伙人。”于东楼说。

  王梓钧一听,立即问道:“于先生你看我做合伙人怎么样?”

  汉麟出版社绝对是台湾出版界的一朵奇葩,王梓钧可不想放过。而且于东楼是个颇讲义气,且能力极强的合伙人,自己只要能拿出资金来,完全可以当甩手掌柜,只偶尔出点主意便可。

  “你?”于东楼惊讶问。他找合伙人主要是缺资金,但眼前这个青年却怎么看也不像是大款。

  王梓钧笑道:“不错,给我两个月的时间,不知于先生能否等得了?”

  “当然可以。”于东楼道,他也没有选择的余地。现在出版业不景气,大多数人都觉得做出版是在往水里扔钱,所以根本没人愿意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