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穿越重生>我有福娃会种田>第35章 赵雍

  周娇心潮澎湃地回去了。第二天周郡醒来,还没吃早食的时候她和路云就迫不及待地把一切都说了。

  周郡也觉得很巧,想着既然知道了,就该去道谢。他寻思着该找些礼物上门。但还没来得及想好送什么,大家就在田埂上遇到了。

  赵雍扛着锄头,下地除草。

  周郡一眼瞧见他,赶紧喊人,“赵兄弟。”

  赵雍还迟疑了一下,周郡就已经上前说起了周娇和那姜,他就明白了。听见周郡再次道谢,他爽朗道:“当时你那样子像是要抢,我一看你们那么多人围着我,我心底就发憷,你们该不会要抢劫吧。我可不要给你们找,但是看到周娇就不那么害怕了。”

  周郡听了倒是有些不好意思,“我就这么一个妹子,心急了些。”他可不会承认当时是有要抢的心思的。

  两人说了几句话,赵雍道:“周娇是个好孩子,我娘很喜欢她,我经常不在家。”

  “婶娘对娇娇很好。”两人走着,就快到了田里。周郡一看赵雍的田和他们只隔了两条田埂,不过那边都是旱地,他们这边是荒地。

  随后两个人分别干活,赵雍看着自己的田地,种子已经下地了,可是杂草也很多。

  他的两三亩地还是前两年满十五岁后村里给他分的。是旱地,之前的良田全部都卖出去了。他和娘之前种地都不太行,父亲把家业败了之后才开始自己下地干活的。他在村子里也没有多少朋友,因为父亲好赌,村子里的人都不和他们家来往,后来父亲在他十岁那年没了,他就渐渐懂事了,再大一点就去外面讨生活了。

  他小时候读过几年书,认识字,去县里药铺里做了一年学徒,懂了一点药材知识,后面又跟着采药人漫山遍野的采药,渐渐能往家里拿钱。所以并不是很看重村里的田地,只不过不让他荒废,能够自家吃就行。一些赋税和兴修水利的徭役轻的他会去,重的他就拿钱。徭役要是在自家乡村范围还好,要是远一点,活计再重,吃的不好,真的会死人。

  他知道村子里新来的流民应该会免税,但想了想再天黑要回家的时候,还是走到了周郡那边的荒地上,周郡正累个半死,见他来了,就歇息一会儿,坐在那喘着粗气。

  “你们户籍没上吧?”

  周郡不知道他怎么问起这个来,但想着籍书还没登记,就摇了摇头。

  赵雍道:“你们大概要分几户?”昨晚母亲也说了一下新来的流民的情况,好像是好几家,村长的意思是都分开,也好管理,而且人口多户籍多,对他们村也有好处,出的赋税就多。但他觉得分的太开不是好处,起码出徭役就吃亏了。

  听到赵雍这样说,周郡想起里正也说过这话,里正的意思是让周郡和周大婶娘他们并成一家,放在同一个户籍上。路云和路拾就放在路阳一家上。这样正好三家。可是他不太想这样做,路阳婶子也不太愿意。既然这样,前两年没赋税没徭役,第三年只需要交一季赋税的钱,算下来他们是能活下去的。索性一开始就分清楚。不然后期人心总会乱的,何必都搅合在一起。而且周郡也知道他们这样做是占人便宜,想着熬几年路云就满十五岁,能够分到土地了,两个劳力就能过下去了。

  所以最后他们商定,路云和路拾还有周娇和周郡一个户籍。

  不过赵雍的提醒是好意,他又立刻感谢起来,最后想着他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给人家的礼物,倒是更加不好意思,后来琢磨了两三天,带着路拾夜色里在田埂上找土蛙,找到了三只,最后烤了让路云拎过去。

  赵婶娘吓了一跳,赵雍笑嘻嘻地接过了,觉得周郡那些人挺有意思的。他走了后母亲也有人陪着,不那么寂寞了。

  他的两三亩地不用开荒,但是这群新来的周家人那荒地可难啃了。他们下营村本就是偏僻之地,水田很少,如今镇上又分配这么多流民入村。搞得粮食铺子里的米粮都涨了些。赵雍去看了看自家的粮仓,算计着够下半年吃的,便也不着急。帮着母亲喂了鸡后,让母亲把之前攒的钱拿出来,然后揣着钱去了村长家。

  秋税在中秋节后缴纳,那个时候他肯定又去跟着药农采药去了。而且他家藏着这么多钱,娘肯定担心睡不好觉。还不如把秋税早早上去。下营村的税收可以自己去县城缴纳,也可以由村长统一缴纳。

  他们家自从他爹死了后,一直都受郑村长照顾,赵雍又拿了五六个鸡蛋和一荷包山麦冬草药包上,趁着天还没黑去了村长家。

  郑村长家住的是青砖瓦房,一并排十二间大瓦房,最前面围着一个院墙,进去内是个大院子,有养猪的和牛的地方。他顿了下,这以前可是他的家。养猪和养牛的地方原本是一个小花园的,还有一个石桌,她娘喜欢在上面种些花,他和姐姐喜欢在石桌上下棋。

  郑村长的小孙子已经看到了他,朝屋内大喊:“爷爷,赵雍哥来了!”

  赵雍进去,一看村长还有客人,那客人他也认识,和他不对付,不过赵雍脸色很平静,照常打了招呼喊了声:“郑二爷,赵大伯好。”

  赵礼笑呵呵地:“雍哥儿来了。你们爷俩有话说,我先走了。”他走的时候看了赵雍手上的包裹,眼神闪了闪。

  郑村长招呼他坐下,问他来意。赵雍也不拖延,直接道明了来历,说立秋了要交税,他家没粮食就用钱抵,现在钱够了怕家里放不住就给阿爷送过来。然后又拿出鸡蛋和一小包麦冬草拿出来。

  “阿爷,我们家也没什么好东西,这麦冬草是铺子掌柜给我的,管风寒和肺热干咳,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要是吃多了配着茶水和,也能缓解一下肠燥便秘。您收着。”

  郑村长笑着收下了,“你这孩子就是客气。”

  “我爹走后,多亏了阿爷照顾,我那时就发誓会把您当成我的亲爷爷孝敬。阿爷,满哥儿可是要启蒙了,我别的没有,《千字文》和《百家姓》是能背下来的。还有署哥儿,听说也要去学堂念书,这两个孩子这么聪明。”他顿了一下,露出不好意思的笑来,“我本打算这几天给署哥儿和满哥儿抄写下来,但您也知道,我家可拿不出笔墨纸砚来……而且这几日我还要去地里锄草。”

  郑村长连连道:“这个不必的,你且等着,明个我让大郎带着孩子们去给你地里走走。纸和笔我这里出,你且受累些,给孩子默写下来。”郑村长说着说着就可惜起来,“你要是能继续读书就好了,我们村说不定能出个秀才。”可惜了,他爹忒不是个东西。村长一开始不知道书籍的珍贵,但是自从大孙子去了学堂念书就知道了。一想到当初赵雍家那一架子的书被那赌鬼毁了,心就发疼。当初他怎么就不知道那书值钱呢,要是早知道就连书和房子一起买。

  那会儿赵雍他爹肯定愿意卖,也费不了几个钱。真是可惜了。

  赵雍笑了笑,“阿爷说这些,倒是让我更难为情了。”他看着郑村长媳妇把毛笔和磨还有纸拿出来,恭维道:“奶奶,您气色真好。”

  郑村长把笔墨纸砚给他,赵雍摸了摸心里有数,“我这几天就能抄好。”他起身要回去。

  “不急,不急。”郑村长又拉着赵雍坐下,这回端上了叶子茶,“你和我说说如今外面是什么情形?”他便细细地问流民和县城的情况,还问问他跑了几个地方,那里乱不乱之类的。赵王谋反,他们这里也有传言,都说赵王要打江南,江南人多钱多的,赵王肯定不放过。

  赵雍听到郑村长竟然有这些担心,诧异了好一会儿,“咱们和赵王不相干的。”赵王在他自己的封地起兵,结果到了现在还是在封地闹腾,都打不进居庸关,又怎么会来他们这里。不说别的他们的节度使的十二万大军就不是吃素的。郑村长也不是真的感兴趣,只是问问,找话题聊聊。后来有一刻钟后,赵雍带着纸墨笔砚告辞离开。

  赵婶娘还没睡,见他回来,又看到他手上的东西,叹口气,“早点睡,白天再抄,仔细坏了眼睛。”

  “我省的,”赵雍道:“娘,你快休息吧。”

  他回了自己的房,小心地把笔墨纸砚放好,又摸了摸,接着摸黑去院子里洗漱。他们家是用不起油灯的,所以赵雍也不会想着熬夜抄书。他有半年没摸到笔了,心里很想念,上床了还是又去摸了摸那纸张。又粗又硬的,是最次的一种纸,要是字写得小一点快一点还会晕染,再受点潮,就成了一团黑。

  可是他仍旧欢喜。他之所以愿意帮忙抄书,一是为了讨好郑村长,这样他离开村子干活的时候母亲能得到照顾。比如他家大儿子会帮他看顾一些地里的活计。二是就是他想写字,他不想忘记写字的感觉,他买不起那些,只能这样做了。

  其实他也想过去抄书卖,可是他的字不是很好,再说书铺里都有专门的合作对象抄书的,他没有人脉介绍,也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好字让人非他不可。所用这项活计是做不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