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穿越重生>病美人昏君求死不能后[双穿书]>第60章 朕想陪你一起。

  连环案件,并不是近日才发生的,追溯首次案发,该是在白昼前往占环之前了。

  只是,当时本以为是普通的案件,就交由刑部主理。万没想到,此后二十来天,凶手的线索半点没有,遇害者忽有一日起,骤然增多。终于刑部扛不住了,与大理寺和督查院三司共理之后,好不容易抽丝剥茧,才皇上还朝前,抓住了疑凶三人,但真相依旧扑朔迷离。

  三人被捕后被软硬兼施,都拒不认罪,只靠物证,又无法明确的指向其中的某一个人。

  唯独值得庆幸的,是自从第一名疑凶被捕,便无受害者增加。

  案子压在大理寺,直到再也拖不下去,才由三司联合上奏,请皇上定夺。

  远宁王身为紫薇令,看过奏报,觉得事到如今想把这事在白昼面前拦下来,已经不可能了。

  便索性把卷宗整理好,带到白昼面前。

  心道,穿书的日子过得多姿多彩,除了打仗还得破案。

  白昼乍听略惊,示意远宁王坐下喝茶稍待,他则是开始聚精会神的翻看王爷整理出来的卷宗。

  卷宗整理得极清晰,让白昼非常轻易就梳理出了脉络:

  第一具尸体被发现时,正是白昼御驾出行往占环的三天前,但根据仵作验尸的结果看,被害者死亡有十日左右了,自第一名被害者尸体被发现后,每隔两三日,便有新的被害者被发现。

  而且,凶徒还是猖狂起来,抛尸的地点都不再选择隐蔽的地方。

  也就是说,凶手杀害第一个被害人之后,不知为何,蛰伏了十天有余,直到尸体被发现,他才开始疯狂犯案。

  案发现场,惨绝人寰。

  被害者清一色年轻女子,先是莫名失踪,而后,尸体被找到。死前死后都没有遭到玷污,但是却惨遭虐待。

  尧国的刑部,已经有画师能记录案发现场的情形。这些画师训练有素,能够真实的复刻现场细节,丝毫不带个人创作色彩。

  只看绘图,白昼便已经背后生寒——毁容、切断右手、口中填满泥巴。致死原因清一色的是小腹连中数刀。

  标准的连环杀手作案模式。

  依照这些,白昼开始把闲时看过的犯罪学知识学以致用。推断凶手的作案动机可能是某些邪恶的信仰,又或是克服某种心理阴影,或许他曾经被女性伤害过。

  按理说,如果凶手是为了某种邪恶的信仰,那么在他被抓之后,大概率会坦然承认自己的罪行,向自己的信仰朝圣。

  可目前三名疑凶拒不认罪,那么较大的可能性便有两个:

  第一种,凶手的作案动机是克服心理障碍;

  第二种,真凶仍在逍遥法外。

  此外,还有一件事让白昼想不通,为何第一次犯案时间,会与后面的几次间隔将近半月之久。

  远宁王坐在一旁喝茶,静静的看着白昼认真翻查卷宗,还时不时拿起笔来,在纸上写着什么。

  从前现实里,他就这样陪着他,两个人各自做手头上的工作,彼此安静的陪伴着。

  片刻的安宁闲在,王爷乐在其中。

  终于,白昼放下笔,笑而不语的看向王爷。

  远宁王也笑着看他,悠然放下手里的盖碗,笑道:“陛下有什么想法?”

  白昼笑眯眯的起身,溜达到远宁王近前,悠然道:“叶先生医术高明,会不会仵作那一套?”

  看白昼笑没好笑,王爷其实就大约猜出他的心思了,但不知他为何会有这种想法,还是问道:“刑部的仵作验得有何不妥吗?”

  白昼道:“也不用每一具都验看,只需先看看最后的三位,朕……想确定一件事。”

  远宁王刚若有所思的点头,就见皇上立刻向外吩咐:“摆驾!”说是风就是雨的要往外走。

  结果被王爷一把拉住,诧异道:“即便现在就去,你去做什么?你身体不好……”

  白昼知道,王爷只要一搬出这个理由,态度就强硬得不得了。

  也不等他说完,上前一步贴近他身前,歪着头看他笑:“朕想陪你一起。”

  王爷直接哑火了,明知道这是他为达目的的小伎俩,也还是摇头苦笑叹气,道:“敛房太冷了,阴湿气又重,”说着,转向布戈道,“去给陛下备一件披风。”

  布戈在一边听见了关键词“敛房”,脸直接绿了,看看皇上,又看王爷,终于忍不住自不量力:“陛下……您……这大晚上的……您要去那腌臜地界儿,平白沾一身阴晦气,做什么?”

  白昼这次没怼布戈,反而垂了眼睛,叹息道:“哪里腌臜了,都是可怜人……”

  终于,月黑风高的夏夜,皇上去了刑部敛房。

  这才发现,大尧刑部的敛房不仅依靠建筑学把房子建造得庇荫,而且墙体还构造特殊。存放尸体的格子周围建了夹层,不仅通过夹层隔绝热气,还能填入冰块,减缓尸体的腐败速度。

  白昼觉得当初建造敛房的人,是个人才。

  他低调前来,本来没想让惊动其他官员,结果刑部值守的官儿正好在门口消食吹风,遥遥看见御驾来了,忙差手下去刑部尚书府上砸门去了。

  刑部尚书陶迪一边想着陛下抽风大半年,终于抽到刑部来了,一边儿火速赶到敛房,倒是没见御驾威仪,只有布戈和几个伺候的近侍在门口。

  忙上前向布戈行礼,悄声道:“布公公,陛下这是……”

  布戈摇头叹气,一脸有苦难言的表情,还礼道:“陶大人,圣意难猜。”

  陶迪又向布戈打探一番,结果布戈确实不知道,只说皇上抽冷子就来了敛房,还带着远宁王。

  是……来验尸的。

  陶迪听得直闭眼,远宁王医术出名的出神入化,这肯定是陛下觉得三司不给力啊。

  请布戈帮着通报,得了允许,也进敛房去了。

  推门就觉得一股腐败的味道裹在一团寒气里扑面而来。

  陶迪只见王爷穿着一件窄袖的衣裳,正在验尸台前。陶大人虽然没当过仵作,但做刑部尚书已近十年,验尸的场面见过不少。

  可王爷验尸,剑走偏锋,既不烧艾祛味,也不用仵作常用的工具。

  他拿在手里的器具,陶迪只觉得见都没见过。

  陶大人顺带扫一眼储存尸体的格子,躺在台上的是倒数第三位死者。

  尸体正值肿胀严重的阶段。

  在大名鼎鼎的巨人观面前,王爷面不改色,时不时和身边打下手的仵作低声交流。

  又看皇上,虽然远远的坐着,却也只是神色凝重的看向王爷。

  陶迪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见到这般腐败的尸体时,又怕又恶心,连胆汁都要吐出来了,将近四天没吃下饭。

  远宁王毕竟是杏林高手,这般淡定也算不的奇怪,撇开王爷看陛下……万没想到他这般沉稳淡然。

  陶迪不禁心生敬佩,轻声走到近前行礼。

  皇上的心思显然是在远宁王那,见陶迪来了,指着一旁的座位道:“不在朝堂,陶大人不必拘礼了,坐吧。”

  皇上平易,陶迪却局促,坐也不是,不坐也不是,屁股微担在椅子边儿上,正襟危坐,比蹲马步轻省不了多少。

  坐了片刻,陶迪便觉得这通风不畅的空间里,窈绕的味道,已经把他的晚饭顶到了嗓子眼,心道在场这几位都鼻子不通气么。

  远宁王见他脸色逐渐难看,向他点头示意,抱歉道:“陶大人莫怪,是本王疏忽了。”说着向身边打下手的仵作示意。

  仵作会意,拿起个小瓶子递到陶迪面前,道:“大人涂一点在鼻子下面,就好了。”

  陶迪依言涂了,只觉得那药膏很神奇,中和了尸体腐败的臭味,却没有掩盖屋子里其它味道。不禁心中大赞神奇。

  于是,越发心存敬意,闷不吭声的看着,更是忍不住走到台前,去看王爷的操作。

  待到远宁王按照皇上的要求把最后三位受害者的尸体重新查验过,净手更衣,才又到白昼近前笑道:“陛下早有猜测?是从哪里看出的端倪?”

  白昼看看当下的环境,笑着起身。

  几人移步到正堂坐定,皇上才继续道:“王爷,先说结论吧。”

  远宁王正色道:“杀害这三位姑娘的,确实不是同一个人。”

  一言出,白昼微微点头,陶迪差点从椅子上摔下来。

  验尸的仵作是有将近二十年从业经验的老师傅,诸般查验,都没看出凶手不是同一个人,远宁王短短一个多时辰,怎么就确定了这么个推翻案卷结论的事儿。

  更让他诧异的是……皇上,竟然像是早有猜测,才让王爷来复验的?

  想问,又不敢问。

  远宁王看出来陶迪的心思,向白昼道:“我的陛下,您神机妙算,是怎么只通过卷宗就看出凶手不是同一个人的?”

  陶迪没说话,眼巴巴的看向皇上。

  白昼没立刻回答,拿起手边笔墨在纸上写下了两行数字。

  数字代表了被害者的遇害顺序。

  他递给陶迪,道:“若是朕料定得不错,杀害上面一行被害者的凶手,已经落网了,正是被关在大牢里那三人中的一人,但是……”说着,他白皙又骨节分明的手指掠过第二行数字,“杀害这几人的凶手,如今还在逍遥法外。”

  --------------------

  作者有话要说:

  远宁王:虽然怀疑某人为达目的口不择言,但我顶不住,只能妥协。

  白昼: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