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穿越重生>穿书后我靠系统商城暴富>第88章 培训

  就从任务进度条看, 她的时间是越来越紧迫了。

  沈瑶华在抓紧时间安排一切,尤其是她一开始就计划想做,却一直没有做的事情。

  除了现在针对普通人家的学习文化知识的书院, 沈瑶华一直还想开技术培训学校。

  这个时代的手艺人的手艺大多是保密的, 还有很多规矩, 比如有的传男不传女, 若是没有儿子,也只会交给入赘来的女婿,不会考虑女儿。

  也有些是师徒传承, 不过因为‘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样的想法存在, 大多数师父都会留一手不教。

  所以总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人在壮年还没培养好接班人, 便突然去世了, 有时候这手艺就直接失传了。

  沈瑶华知道垄断固然能赚钱,但是若是会的人多了,有了竞争也不意味着挣不到钱。只要技术过硬, 谁也代替不了。

  而且竞争之下, 才有创造,同样也能压低价格,让百姓受益。

  价格下来了,市场自然也就大了, 自然也就能够创造更多的财富,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当然沈瑶华也不是想着说, 要去让那些手艺人把自己的技艺, 拿出来教给别人。人家自己的东西, 她没有资格提别人做主处理。

  但是她从系统中得到的,以及她自己从现代社会里学习到的一些东西。

  她认为可以拿出来, 让更多的人学会,造福大众。

  就比如说她从系统中兑换出来的《菜谱》中的那些吃食,他们开的店铺针对的都是那些达官贵人和豪强富商,除了那些高端的精致的菜肴,有些她们开的店中是用不到的。

  这一部分就可以拿出来教授给别人。

  她穿越一场,总要给这世界留下一些东西。

  沈瑶华告诉几人,她准备开一个培训的技艺的学堂的时候,几人都有些吃惊。

  不过沈瑶华准备第一期就培训面点,教授做各种花样的包子馒头。

  他们店中也不卖包子馒头,所以对他们本身也没有什么影响,苏青山几人都没有太大的反应。反而觉得很是新奇,在一旁出谋划策。

  这教学自然是不需要沈瑶华亲自去教,府中,工坊中有点是经验丰富的厨娘。

  所以这第一步,自然是先把师傅选出来,直接选取了一些本身做包子馒头经验比较丰富的。之后沈瑶华提供理论,挑选出来的那十来个人,把理论转化为实践。

  每日府中灶上一直不停,蒸出一锅又一锅,各式各样的包子馒头。

  好在他们工坊和书院人都很多,这蒸出来的包子馒头也不怕没人吃。蒸出来除了他们自己品尝之后,研究如何改进之外的,剩下的全部送到工坊和书院。

  就算凉了也不打紧,再放到锅中一蒸,等到他们下工下学,吃的时候刚好热气腾腾。

  沈瑶华本来还担心若是天天吃,这些人会不会不想吃了。毕竟青州大多数人还是更喜欢吃米,而不是面食。

  好在是因为她们试验的包子馒头种类繁多,所以虽然蒸出的包子多,但是由于人也多,每次也就只能分到一个两个的,同一顿大家可能吃的都不一样。

  所以虽然每日都吃,但是每日吃到的都是不同口味的。

  再加上大多是洁白的面粉蒸的包子馒头,虽然现在这些人在工坊中干活,每个月都有月钱,日子好过了许多。但毕竟是一大家子要吃饭,还奢侈不到天天能□□细的面粉,所以就是天天吃,也没有不喜欢吃的。

  除了一般的鲜肉包,酱肉包,叉烧包,各种灌汤肉包和各种素菜包,花卷,银丝卷之外。沈瑶华还让人尝试做出各种花式造型的馒头。

  考虑到普通人家可能吃不起精面粉蒸的包子馒头,又尝试了各种按比例添加的粗粮馒头,以及添加粗粮的包子。

  力求做到这些人来培训之后,回去他们可以靠着这门手艺,不管是开高端一些的铺子,还是摆摊做一点小营生,都能够靠学到的东西赚钱养家。

  等所有的都准备好之后,也在提前选好买好的宅子里,搭建好了培训的场地,提前准备好了所需的所有用品。

  因为场地有限,而且人多教学难度也会比较大,可能顾及不过来所有人。再加上毕竟是第一次,大家都没有经验等等原因,所以最终决定第一批只选择三十个学员。

  这件事情提前宣扬了出去,但是关注的人很多,报名的人数却很少。

  沈瑶华特地又让人给有合作的像石头村那样的村子,以及给在沈氏工坊干活的人都做了宣传,倒是起一点作用。

  这培训自然不是免费的,计划是培训三十日,当然若是没有学完时间再加,培训的收费是一两银子。

  一两银子去参加一个,为期一个月且不知效果如何的培训,对于很多人来说,自然是有所顾忌。

  沈瑶华甚至听说城内近几日有了些不好的传言。

  “你听说沈氏商行的那个培训了没有?说是教做什么包子馒头,包子馒头谁不会做。再说要是有什么秘方,谁不藏着掖着,怎么可能教给外人呢。”

  “我也听说了,要收一两银子呢。你说他们开那么大的店,有那么大的工坊,要教也不免费教,竟然还惦记着我们这些穷人手里这些银子。”

  “商人逐利,哪有那么好心?肯定就是想骗我们的钱。一个月时间能学个什么?那些去做学徒的都要做好几年,才能学到师傅一星半点的本事。”

  “就是就是,也不知道是哪些大傻子交钱去学了,我们等着看好戏吧!”

  ……

  云霓说起这几日外面到处有人指指点点的,问沈瑶华这个培训班还办不办?

  “当然要办了,现在已经有十来个人报名了。等报名的人再多一些,咱们就开始培训。等这一批学员培训出去聊,谣言自然不攻自破。下一批再想要培训的,自然没这么简单,倒是也会直接把价格提高的。”

  苏青柔一听眼前一亮:“这个好,他们现在不报名,不想学就算了,还私下里在那招摇生事。等这些人培训出去赚到钱,他们一定会悔不当初的,到时他们再想来学,我们不仅把价格一提高,还不收他们这些造谣的人,气死他们。”

  沈瑶华笑了笑,没说话,不过她确实是不打算再教这些人,不过倒不是因为他们在外造谣乱说。

  虽然传言一直都没有停下来,但他们还是在半个月之后,凑够了三十个人。

  这三十个人里,其中二十一个都和沈氏商行多多少少有些关系。

  这二十一个人里,有些是合作的村民,孩子在青石书院或青竹书院念书;还有些是家人在沈氏工坊里干活的。因为前期长久的合作,他们对沈瑶华更为信任,再加上他们都家人吃到了师傅们前面练习做的包子。

  知道这些包子是如何美味,以及种类是如何繁多。知道要是能学到本事,肯定是不亏的。

  至于剩下的九个人。

  让沈瑶华印象十分深刻的是其中有一对夫妻,交了二两银子来学。

  他们来报名时,沈瑶华还十分诧异的问过他们:“为什么不一个人来学会之后,回去教另外一个人,毕竟这样可以节省下不少银钱。”

  夫妻俩腼腆的笑了笑,回答沈瑶华的话:“我们都没读过什么书,不识得字,所以只能靠脑子记下来,怕一个人记不住,所以两个人一起来了。”

  另外竟还有两人,并不是青州人,一直做些小生意,之前也有从沈氏商行拿货,到其它地方去卖,赚取一个差价。

  勉强合作过,对沈瑶华的为人还是很是信任多,听说有这样的学习机会。两人也不想再奔波,想着若是学得一门手艺,以后就可以就在自己的家乡盘下一个店铺,靠着手艺养活一家人,再也不用一家人分离开了。

  教学的宅子离沈宅不远,沈瑶华每日有空便都过去溜达溜达,看看各位学员的学习进度。

  这一学起来,学员们都感受到了是十分划算的,对沈瑶华对教学的师傅又尊敬上了几分。

  一开始学的时候是用同一个面团练手,学习捏褶子等各种花样,过了几天等上手之后。开始正式学做,学习调上各种不同的馅料,包各种不同的包子。并且蒸出来之后,除了让他们自己吃下的,以及各位师傅来尝有什么问题吃下的一部分以外。这些剩余的沈瑶华也就没有拿到工坊和书院,而是让这些学员自己带回家中。

  因为各位学员的水平不一,而且面粉和馅料都是定量的,除了他们自己消耗的之外,虽然有剩余,但每日每人也就可以带回家两三个而已,量也不算太大。

  这样一个月学下来,实际上他们所花费比如面粉各种馅料,以及灶上的所用的柴火,这些全部加起来的成本,就已经差不多到一两银子了。

  当然这也是因为他们前期一直在摸索,教学方式上也有一定的问题,导致了少量的浪费。

  再加上厨具之类的用品,之后可以重复利用,想必再次开班时成本就可以再降一些下来了。

  不久之后,这批学员全部学成毕业。

  沈瑶华特地还给他们做了一期就业指导。

  这一批学成之后有三十人,其中一对夫妻,也就是说如果开店的话可以开二十九家店。但这其中还有两人是外地的,准备回自己的家乡。

  所以实际上青州本地这一批学出来的学员,能开二十七家店铺,若是全部聚到一起去开店。结果可想而知。

  好在青州是一个府城,面积大,人口多。

  学员中除了少部分几个村子,来学的有两三家人。剩下的大多住在不同的方向,完全可以根据他们所住的地方,在不同的方向售卖。所以青州城内多这么二三十家包子店,还是不成什么问题的。

  况且这些人学成之后的定位也是不一样的,虽然学了很多种类,但不可能什么都卖。

  有几家之前有个店面的,自然是继续开店。盘得起店铺的,也可以开个包子铺子。根据所在的位置,选择售卖不同成本的包子。

  有些盘不起店铺的,也可以在赶集的点,摆上一个摊子。就比如一开始沈瑶华他们一开始摆摊卖饭团的码头,就是一个很合适的地点。

  还有各个城门口,都有相应的坊市。

  所以沈瑶华让他们可以私下里自行沟通一番,不要因为凑到一起而影响生意。

  学员们倒也实在,私下里很快便商量好了。不久之后,有的摆摊,有的开店。

  离得近的,主打的也不一样,有的只专门做那灌汤包,也有只做精致的小笼包的,当然也有一些摆摊赶集的,做些便宜的素包。

  但由于味道都是实打实的好,不管是开店的,还是摆摊的,各处生意都十分不错。

  城里的谣言确实是不攻自破了,这段时间沈氏商行的名声自然是更上一层楼。

  “没想到那培训竟然是真的,当初我就说那沈氏商行都干了多少件好事?那些高产的种子,直接无偿就分享出来,让大家一起种,怎么可能是想要靠这赚我们的钱。”

  “就是就是,沈氏商行家大业大的,人家哪看得上我们这三瓜两枣的,人家这是做好事呢。我们家邻居就去学了,说是那一两银子,其实是那些面粉馅料的钱,说不定沈氏商行还倒贴了钱。”

  “你们俩可别说了,前面你们俩不是说人家是想坑你们钱吗?这下又改口了。”

  “咳咳,我哪有说过,我可一直都很信任的,要不是家里人拦着,我上次就报名了。唉!那些去培训的,现在全都赚了大钱了,要是我去了,赚钱的就是我了。”

  “听说还会再收人培训,一两银子我都准备好了,这次我一定报上。”

  “巧了,我也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