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穿越重生>我在古代科举种田>第三百一十四章 提亲

  赵康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事情会发展成这样。

  不过冯军师认了儿子倒是高兴的紧, 之前没捅破这层窗户纸他对赵康便是那般维护,更别提如今父子相认……

  他恨不得把前面十来年欠他的都一次性补回来。

  但对赵康来说,忽然多了个爹, 一开始他怎么也适应不来,毕竟独身惯了, 直到冯军师放了大招儿,说给他去姜家提亲时……

  此话一提, 顿时闹了赵康一个大红脸。

  这事儿赵平安在北疆就与他说起过,冯军师自然记得,眼下看赵康这反应,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他若是把握不住这机会, 也枉做了那么多年的军师。

  说起提亲, 只见赵康红着脸,偏过了头, 搓着手指磕磕巴巴的道:“提亲这件事……嗯……还是等我中举了之后再去吧!”

  冯军师见赵康这忸忸怩怩的样儿,对这孩子心里的想法简直门儿清, 当即拍了拍他的肩, 语重心长的道:“儿啊!娶媳妇儿这种事哪还有等的?收拾收拾, 咱这就去, 反正平安也说了, 你此次中举问题不大,也不差这一两日的。”

  “当然,你也别有太大压力,即便你不中举,你也是我儿子,跟姜家提亲的资格还是有的。”

  好歹他也是北大营的军师, 虽然是分属武将,却也是正经的五品官。

  赵康先前一门心思的想中举,不过是因为自己的身份家世够不上姜家的门槛儿。

  要知道,他虽未入奴籍,但确确实实的给赵平安做过使唤的下人,若真冒冒然的向姜雨提亲,不旦过不了姜家那关,还会平白耽误了姜雨,让她受人笑话,百害而无一利。

  就是外人知道了,只怕也得唾弃他一声“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更别说他在姜家待了那么久,姜家的人和事情他清楚得很,姜雨他爹倒也罢了,偏偏二太太的性子又是那般,一门心思的想攀高枝儿,他若没有点儿真本事,想娶姜雨还真不是件容易事儿。

  按赵康原本的计划,起码得等到他中了举才有脸上姜家提亲。

  但冯军师一来,形势直接逆转,听听冯军师这话说的:“中不中举无所谓,媳妇儿该是你的就是你的,谁也抢不走。”

  要不说官大一级压死人呢?不管姜鱼林日后前程如何,他如今也只是个六品,放眼望去,姜家能够选择的人家还真不多,更何况的姜雨年龄在这一世女子的适婚年龄中已经是偏大了,等不了。

  两个孩子自幼的交情,又是情投意合,如今身份上也没了阻碍,在冯军师看来,这就是天赐良缘。

  还等?

  不好意思,儿子等的了,他可等不了,儿子不早点结婚,他哪来的孙子抱?

  所以,甭管使什么法子,这两个孩子他肯定要撮合成的。

  冯军师信誓旦旦,但赵康还是有那么点小芥蒂,毕竟那么多年的心态不是说转变就能转变过来的,他求稳妥,想着还是中了举以后去提亲才更有面子。

  冯军师不这么觉得,就连赵平安也跟着劝:“阿康,我知道你的打算,可你想没想过,姜雨姐姐年纪也不小了,你就算为她考虑也得早下决定,别等到二婶真给她定了亲,到时候你还想当我姐夫,估计黄花菜都凉了。”

  “停”,说起姜雨要定亲,赵康直接瞪了他一眼:“平安你可别乌鸦嘴,我去还不行吗?”

  听到这话,赵平安挑了挑眉,故意道:“怎么?你很不情愿,那还是算了,我跟二叔二婶说一声,还是让他们给姜雨姐姐找个好人家吧!”

  赵康一脸幽怨“……”

  他是那个意思吗?

  还有,赵平安对着他用激将法,真以为他看不出来啊!真当他会受这激将法的当?

  开玩笑。

  不过赵平安话说得也在理,他只想着自己风风光光的上门提亲,却忽略了姜雨此时的情形,的确是他没考虑周到。

  既如此,也没什么好耽搁的。

  “咳!冯军师,劳烦您陪我一块儿去一趟鹿鸣郡。”

  不得不说,这激将法……真香!

  但听到这称呼,冯军师当时一愣,似乎很是难以置信:“你喊我什么?”

  赵康也发觉自己话里的不妥,抬头偷偷看了他一眼,咽了口唾沫才重新喊道:“爹。”

  冯军师点点头,高兴应道:“哎!”

  一边应着,一边还从兜里掏了两锭金子出来,塞到了赵康手上。

  赵康看着手里的金子“???”

  什么鬼?

  这啥意思?

  却只听冯军师淡定的解释道:“改口费。”

  赵康“???”

  改口费?这不是嫁娶时双方父母给的吗?

  他亲爹给他改口费算几个意思?

  总之,关于改口费这个问题冯军师没有多解释,在他看来,刚认了儿子,给儿子点零花钱还不是该的?

第一回 ,总得多给些,至于他剩下的家底,那还要等赵康成了婚再慢慢给他们小两口儿。

  他在北疆混了那么多年,好歹也是混出了个名堂,手头上若是连点余钱都没有,这些年岂不是白混了?

  不过冯军师想了想,自己似乎忘了一件更重要的事。

  给赵康改名儿。

  不,是改姓。

  “儿啊!爹问你个事儿!”

  “何事?”

  “对于你以后的名字,你想叫冯健康还是冯兆康?”

  赵康之前无家可归,随的是赵平安的姓,但如今认了亲,自然要虽他们老冯家的姓,至于名字,就还用那个康字。

  赵康两个都不想选,便扭过头,试探的问道:“能不改吗?”

  冯军师微笑着看他:“不行。”

  他儿子,随别人的姓算怎么回事?

  不过,说到“健康”和“兆康”,冯军师他还顺便描述了一下是哪个“健”哪个“兆”字。

  不过说起这两个名字,赵康有话要说:“兆康我理解,是赵康的谐音,可健康又是根据什么来的?”

  冯军师不以为意,指了指赵平安道:“他是平安”又指了指赵康:“你是健康。”

  薛祁适时总结:“你们俩加一起,平安健康,绝配。”

  赵平安“……”

  赵康“……”

  这解释他很服气。

  不过说到“平安健康”,好像赵平安当初给他取“赵康”这名字时也是因为这四个字。

  赵康还想着要不要就用这个名字,不过接下来,听到赵平安一脸懵逼的回了一句:“唉?你名字是这么来的啊!我都忘了。”

  他忽然不想用了。

  赵康“……”

  赵平安这个小没良心的。

  想着婚姻大事还捏在他爹手里头,赵康连反抗都没有,直接表示屈服:“那就冯兆康吧!”

  不过是在名字之前加个姓,区别不大。

  当然,主要还是赵平安那句话太能引战。

  冯军师倒没想那么多,想着这趟回来,儿子有了,儿媳妇也要有了,他高兴:“名字的事儿等回头爹就带你去京兆府改去。”

  赵康,不……冯兆康点头:“只要不影响接下来的乡试就行。”

  “放心!”

  ……

  鹿鸣路,姜家。

  姜家这几日来了不少提亲的,不光是冲着姜鱼林,也有冲着姜雨来的。

  向姜鱼林提亲自是不必说,他在京都风评如何有目共睹,他的爱慕者,甭说是如今,即便是从前都不曾少过。

  不过他走之前曾严肃的告知过家里,尤其是告知二太太,不要干涉他的亲事,所以,即便二太太有心,也不敢忤逆于他。

  在她心里,儿子聪明,儿子有本事,儿子官大,儿子说话总是比丈夫说话好使的。

  但说来也是奇怪,按理来说姜雨年纪不小,近两年甚少有人关注,来提亲的更是不多,仅有的几户人家还都叫姜雨想尽办法给拒了。

  二太太一开始还不明白,后来老太太顺嘴说起她才明白,这是沾了赵平安的光。

  赵平安如今名声大噪,连带着姜家也颇受人关注,注意到姜雨这个女孩也不奇怪,至于年龄问题,有些人家不大看中这些,重点是先跟姜家拉近关系。

  二太太想着,儿子的事她做不了主,起码闺女的她可以,如今好容易有这次机会,她若是再信了姜雨和丈夫的,只怕才真是耽搁了她闺女。

  来提亲的几户人家里,有官宦,也有富商。

  富商是当地数一数二的人家,而那官宦从前也是举人出身,比姜雨的年纪大的不多,如今的品级虽不如姜鱼林,却也是正经的一地县令,文官清流,

  就是穷点,家徒四壁了些。

  二太太私心里还是还是偏向那青年官宦,虽说是穷点,但有俸禄,再者说,银子他们家不大缺,只要不败家,让姜雨舒舒服服的过完这一辈子不成问题,。

  起码说出去了,旁人知道自己儿子是官宦,女婿也是官宦,她脸上也有光。

  冯军师带着冯兆康来姜家时,正碰上二太太跟那青年县令聊的正欢,他们凑巧听见几句,所以知道说的正是姜雨的婚事。

  涉及姜雨,尤其是她的婚事婚事,冯兆康当时就急了,就怕应了赵平安的乌鸦嘴。

  冯军师伸手,让他稍安勿躁,小声道:“你忘了你爹是做什么的了?你记着,老子是军师,别说他们如今还没成,就是成了爹也有办法叫他们成不了。”

  “真的?”冯兆康仍有些不安。

  “放心吧!你上后头去找那丫头说说话,这种谈判的活儿就放心的交给爹。”

  冯军师拍拍胸脯,表示莫得问题。

  冯兆康一脸感激:“那此事就拜托爹了。”

  这次他是真心感谢,若不是平安和他爹劝他早来提亲,只怕真等他中举,姜雨都要上花轿进了别人家的门儿了。

  万幸!

  等到冯兆康去了姜雨那,两人还说起他找着爹的事儿。

  知道这事儿,姜雨忍不住替他高兴,但等他再说起二太太正跟人商谈起她的婚事时,姜雨当时就急了。

  “我说娘这几日怎么总接待外客,还要我出去帮忙接待,她这是想瞒着家里所有人偷摸把我嫁了。”

  “你不知道?”冯兆康惊讶。

  “我怎么知道?”姜雨想了想,跺了跺脚,来回在屋里踱步,不管怎么想还是觉得不放心:“不行,我得出去看看。”

  冯兆康提醒道:“小雨,二太太正在待客。”

  这话里的意思就是说,他们小辈此时过去不合适。

  “我知道,所以我躲屏风后头看,逮不着。”姜雨坦白道,完全不觉得偷听父母商议自己的婚事有什么问题。

  赵康“……”

  逮不着。

  没毛病。

  反正是自己未过门儿的媳妇儿,他能怎么办?宠着呗!

  “那我陪你过去。”

  ……

  等到两人偷摸进了客厅,二太太才送走那位来提亲的县令,刚跟冯军师说上话。

  而在二太太不知道的时候,冯军师跟之前那位青年县令已完成一次交锋。

  那青年县令今日是穿着官服来的,冯军师是着的常服,走时,他还特意看了冯军师一眼,大有深意,仿佛胜券在握。

  冯军师当然不会跟他计较,只是不小心露出了自己的腰牌,还“恰好”让那青年县令看了个正着罢了。

  至于那青年县令为何一头的汗,只怕是官服太厚,闷着了。

  总之,这个锅冯军师肯定是不背的。

  二太太没关注到两人的这场交锋,也没留意到,在这一瞬之间,青年县令已是落了下风。

  她一开始只以为这是赵康带来的普通人,不觉得有什么,等问起才知道,这也是个官员,虽是武将,却是正经的五品官,比他儿子官儿还大,二太太的态度登时就变了。

  从一开始的上茶,到后来的上好茶,从一开始的不以为意,到接下来的和蔼可亲,伏低做小,这些变化只在一瞬之间。

  姜雨不免觉得有些不好意思,突然后悔过来看了。

  阿康他爹是官宦不错,不过她们家如今也是官宦人家,她哥哥还有平安前程似锦,她娘好歹矜持一点啊喂!

  二太太不知道她闺女心里的变化,只顾着招待眼前这位贵客。

  等再知道这人是来提亲的,还是跟姜雨提亲,二太太忽然为难了起来。

  姜雨看出她娘神色间的变化,还想着又出了什么问题,按理来说,她娘不是应该兴高采烈的答应下来吗?这一脸为难是什么情况?

  她在为难什么?

  莫非是已经答应了刚才的那位客人?

  一想到这个可能,姜雨顿时就有些慌。

  连带着冯兆康也慌了。

  狭小的屏风后,两人忧心忡忡的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自觉拉起了彼此的小手,大有一副只要二太太不答应他们就敢私奔的架势。

  不过紧接着,二太太的一句话叫在场的诸位大跌眼球。

  “冯大人,不是我不想答应,只是我家女儿才二十出头……”

  说到这,二太太顿了顿,蹙起了眉,似乎有些失望,又有些怅然:“我看冯大人与我年纪差不多,你与我女儿……只怕不合适吧!”

  姜雨“……”

  她娘是不是误会了点什么?

  还有,不合适吧!不合适吧!不合适……吧!

  她娘敢不敢把那个“吧”字去掉?

  冯军师“……”

  这误会是不是大了点?他还没有跟自己儿子儿子抢女人的习惯。

  再说了,他才刚认了赵康,还不想这么快就与他断绝父子关系。

  冯兆康“……”

  二太太不会真以为他爹是给他自己提亲的吧!

  不会吧不会吧!

  不知为何,他总觉得他爹要是坚持,二太太似乎也会答应下来一般。

  哈哈哈,这怎么可能嘛!他爹怎么可……

  但这想法一出,冯兆康脸色一变,心下一紧,顿时一脸严肃的看向他爹。

  不对……只要二太太允许,似乎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毕竟他爹如今也是独身,续娶也是可以的。

  况且,姜家的门槛儿,他爹刚好够得上……

  冯兆康突然觉得十分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