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穿越重生>我在古代科举种田>第两百三十一章 从冷兵器时代到热武器……

  、

  老太医请立长生碑的旨意下来了, 也不知陛下做何感想,总之,当着本朝文武百官的面, 陛下应了。

  一开始,百官们还颇有微词, 毕竟赵平安年纪轻,他们觉得这功劳还达不到立长生碑的程度, 可老御医舌战群儒,说这法子不光是对于心脏有问题的人有用,甚至延伸下来,对那落水之人, 心脏临时停止跳动的病人也有一定的作用。

  这块长生碑, 到底还是被他争取了下来。

  赵平安是后来才得到的消息, 还是从姜鱼林口中得知,毕竟今日大殿上这一出闹得不小, 若只是他和蒋教官之间的事情也便罢了,但因为蒋大人的昏倒, 老御医的救治, 再加上这救人的法子本就奇异, 平白又多出了几分谈资。

  按照姜鱼林的说法, 这事儿恐怕过两日便会传遍整个京都。

  “整个京都?这么夸张?”

  姜鱼林看着他, 神色有些莫名:“夸张吗?我不觉得,精彩的还在后头。”

  赵平安一开始还觉得十分惊讶,不过很快,姜鱼林又给他透露了另一个消息:“你可知,陛下已经允准为你立长生碑了!”

  “啥玩意儿?长生碑?”

  “不错!”

  赵平安有些疑惑的挠了挠头:“不过就是提供了个法子,立长生碑, 应该没这个必要吧!”

  他记得这长生碑都是给有大功的人立的,他一个十几岁的小娃娃,就算献出这心肺复苏的法子也没必要给他立个长生碑吧!

  不至于,不至于。

  “应该的,你要知道你做的可不止这些,旁人不知道,陛下应该是知道的,相信此举圣上也是心中有数,如今只是提前收取一些利息罢了,你不用觉得不好意思!”

  姜鱼林拍了拍他的肩膀,对他这境遇也觉得很是稀奇,这小子如今还只是个秀才,就已经闹得整个朝堂为之震动,他甚至都有些好奇,若是日后平安中了进士做了官,又会闹出怎样的风波?

  不过入朝为官,还不知是何年何月的事情,现在想这些还太早,姜鱼林想着这几天赵平安在家里睡也睡够了,便问了句:“对了,既然事情已了,你打算什么时候回去上学?”

  “哈?上学?上什么学?”

  姜鱼林“???”

  什么叫上什么学?

  如今沉冤得已昭雪,名誉也恢复以往,他这个年纪不上学,做什么?种地?

  但赵平安很明显是打着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小算盘,偏偏不说什么时候回去,闹得姜鱼林也有些一头雾水。

  他还以为赵平安是在开玩笑,没想到这小子竟然是玩真的,刚要教训他几句,赵平安想了个由头就跑了出去,说是去给老御医送点东西,姜鱼林想拦也没拦得住,打算着等他回来了再收拾他。

  不过说起来,老御医也算帮了他很大的忙,听姜鱼林讲起这朝堂上的事情,赵平安都觉得老御医的风头实在够盛,够嚣张,不过人家倒是有这个嚣张的资本。正好他这两日闲下来时还把跟姜鱼林说过的急救法子写了下来,总得给送去,不然在他手里就等于是白瞎了。

  这东西只有在它最需要的人手里才能够发光发热,避帚自珍对他如今来讲,实在没这个必要。

  待到他回来之后,此事该知道的也都知道了,薛祁、王大人也曾来看过他,都是叫他回去上课,不过通通都被赵平安给拒了,委婉的拒了。

  但再委婉,终究还是拒绝。

  对此,王大人颇有微词,神色肃穆:“平安,你这想法着实有些欠考虑了,咱们这一朝,人才最多的地儿就是在京都,国子监又是整个京都最好的书院,你如今说不去就不去,实在是有些欠妥当,当然,我说这话并非是站在书院的角度,对你而言亦是如此。”

  赵平安明白王大人的意思,这是怕他荒废了学业,所以也跟着解释道:“干爹,我明白您的意思,不过我倒不是因为此事,而是有别的原因……”

  只是话未说完,王大人就急吼吼的呵斥道:“荒唐,什么原因能比得上你科举重要?明年便是乡试,不在国子监待着你要去哪?孰轻孰重,你不会分不清楚,平安,这不是你任性的时候!”

  说实话,在此之前,王大人从未向他发过脾气,这还是第一次,但赵平安意外没有觉得厌烦,他知道他干爹是为了他好。但赵平安两世为人,对于乡试前最后的冲刺该用什么样的方法,他大抵心里有数。

  这几日,他曾叫阿康出去打听了一番外头的“补习班”,其中有不少还是进士开设的,就连这课程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进行系统而针对性的学习,赵平安把这情况一一说与了王大人听,见他愁眉慢慢舒展,觉得有戏,便加大了攻势。

  “我的情况干爹是知道的,虽然大抵上也都还行,但也有两门课有些偏科,其实在外头,虽然说起来不大好听但的确是最适合我的……”

  他只是说了学业上的原因,并没有说在书院里还有人看他不顺眼,只不过有些事情他没有跟旁人说起,王大人也不知道罢了。再加上此次的事情闹得又大,虽然在陛下面前已过了明路,但旁人会怎么想还很难说,兴许还又要生出许多事来。

  但他刚才的这番言论,王大人确实听入了耳,也觉得有几分道理,便不像刚才一般激进,只是叹了口气,摆着手回道:“此事容我回去好好考虑一番,正值多事之秋,今日朝堂上又是那般争论,眼下你还不好有什么动作,还得过了这个风口儿。”

  “孩儿明白。”

  祭酒大人才替他说了话,也帮他沉冤昭雪,若是按照常理而言,接下来他赵平安应当感激涕零的回到书院才是,结果他转头就奔向了别的私塾的“怀抱”,在旁人看来该怎么想?说不得还会觉得他不识好歹,不懂得感恩,所以眼下他也不好有太大的动作。

  王大人和薛祁是一块儿过来的,他今日的这番话,两人都有在听,大多都是他们二人在说,薛祁在旁边默默看着,有其他人在跟前时,他永远是话最少的那一个。

  等到王大人离开了之后,薛祁却是留了下来。

  刚王大人已经说了他许多,再加上之前姜鱼林也说过他,赵平安原以为薛祁也会说他几句,但没想到他倒是没说什么,只是一本正经的回了一句:“既然这书院你都不去了,那我也不去了。”

  他这个说法赵平安说不意外是假的,不说旁的,国子监的确是整个京都学院界的顶级,能在国子监读书的有几个是简单的?

  赵平安可算是明白刚才王大人的感受了,他怕薛祁不念了是因为自己的缘故,还跟着劝了几句:“别啊!我不念是有原因的,你还要继续。”

  “也不差这一两个月了。”

  “怎么说?”

  薛祁抿了抿唇,面上很是纠结,不过很快他就掩去了一切神色,定定地说道:“我应该很快就要离开了……”

  赵平安没来由的眉头一皱:“要去哪?”

  “北疆!”

  北疆是哪?是本朝的最北边,也是薛家军队驻扎之地,因为有他们的守护,守卫在里头的人才能够安享太平,薛祁从前便与他提到过,他早晚是要回到战场的。

  赵平安看着他挺立的身躯,心头有些震动,跟薛祁相处的时间不长,短短几个月而已,却像是经历了几年,如今想起来,他今年才十七岁啊!这个年纪放到上一世还是个高中生,但在这一朝却是成年,已经有了去战场的资格。

  赵平安忽然想起军训的时候,蒋教官有提过,薛祁最晚会在年前到达军部,没想到会这么快,倒是有些舍不得,但他自知这是他阻止不了的。

  因为整个军部都在等待薛祁的回归!

  赵平安:“具体时间定了吗?”

  薛祁:“不确定,不过很快。”

  “走之前我送你个东西,还得准备几天!到时候拿给你。”

  “好!”

  薛祁走后,赵平安把自己关在了屋子里,绞尽脑汁去回想从前在电视上以及课本里战场上能够用得到的知识都给写了下来,很是杂乱,内容也很是磅礴,囊括了从吃食到起居以及医疗还有用兵之法汇总了之后才又拿给了薛祁。

  战场凶险,能够防范一些就多防范一些,现在学的多了,大多虽是用不到,但等到用时,那就是保命的良策。

  但光是这些还不够,赵平安趁着如今还有时间,又多番走动,弄了些用得到的材料来,这也是他送给薛祁最贵重的一样保命法子。

  火药。

  火药这种东西原不该现在就出现在这个朝代,现在还太早,提前把冷兵器时代拉进热武器时代恐怕不是一件好事。

  若不是因为薛祁,他绝不可能拿火药这种容易引起大动荡的东西去打破这个时代的进程,当然,赵平安也没有打算把火药的配比交给薛祁,他打算提前把火药配好,届时再给他。

  制作火药是个极危险的过程,运输也是,为了搞这东西,赵平安耗费了极大的心力,但等到做好之后,他又有些犹豫要不要现在就交给他。

  若是如今交了,自然要说明其危害,但保不齐薛祁为了自己的士兵拿去做研究,这火药的材料配比也就那么几种,真要研究并不困难。

  并非他不信任薛祁,而是此事事关重大,他也不知自己到底是对是错。

  “算了,万事难以两全,等他到了北疆,再叫人给捎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