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穿越重生>我在古代科举种田>第八十六章 乡试在即

  说是这么说, 但是如果真要卖水,还要做许多的前期准备。

  比方说,最先要做的就是要定制木桶还有板车, 板车和木桶也要改装。毕竟城郊的山里到郡里还要走上不短的距离。

  这水倒是还好,从山上下来也容易, 先要挑选粗壮的竹子,将竹子横着削去一段儿, 但又不能对半儿削,起码得留出大半儿的空间,这样不容易漏。

  然后就像水管一样,再将这竹子挨个的接起来, 虽说是麻烦些, 但总比直接从山上头拎下来要强得多。

  木桶的话必须要加盖的, 而且还得要大木桶。

  不要求水缸那么大,但也不能小太多, 板车也要加固,每日间运水对板车的要求太高。若是质量差些隔三差五便要换一次, 那还做什么生意?

  于是赵平安也没跟任何人商量, 当天下午从村子里回去以后, 趁着天还早, 直接去了郡里的木匠处, 说明自己的需求。

  竹筒木桶和木板车倒是不难,只是他还有别的要求。

  “对了师傅,这木桶能不能按我的需求再帮我造两个造型另类一些的?我有用。”

  木匠问他:“小公子要什么样的?”

  赵平安想了想,道:“你这里有纸笔吗?我给你画出来。”

  木匠连连应道:“有,有自然是有。”

  他可瞧出来了,别看这小公子年龄不大, 却是个大主顾,这又是板车又是木桶的,没有个一二十两银子铁定是下不来的,所以店家自然是好好伺候、有求必应。

  如此一来,要个纸笔,改个造型还不是应该的?

  拿了纸币笔出来,按着记忆,赵平安在纸上画了个水龙头的形状,他画的不是螺丝拧的类型,而是一转就能出水儿最简单的那种。

  按他的理解,里头就是加个金属片儿或是别的东西,总归是能够卡住这水流,让这水流能够按着自己的心意流,或是不流。

  他觉得这东西应该也会太难,手艺差不多的木工都能做,毕竟是新物件儿,刚开始做这东西也可能会手生,出点差错也是正常。好在这水龙头与这木桶可以分开,最后拿鱼鳔胶给粘上便成。

  木匠见这东西的造型也是稀奇,赵平安又为他讲了一番原理,以及造出来之后会是个什么效果,给木匠听得一愣一愣的,瞠目结舌。

  “这……小公子,这是你想出来的?”

  赵平安不敢把这发明往自己身上揽,不好意思道:“呃……也不是,这是我一个同乡想出来的法子。”

  “行吧”,听他这么说,木匠有些遗憾,这东西若是真能造出来他们平时用水可就方便多了。

  赵平安不知他心中所想,只管跟木匠商定好价钱,付了定金便离开了。

  回去正好儿赶上晚饭的时间,姜鱼林也在,赵平安就简单的跟他说了一下情况。

  姜鱼林觉得这事儿可行,对于赵平安的脑瓜子,他一直是相信的,法子肯定是没问题,就看怎么去操作。

  不过也无所谓,哪怕失败了也费不了多少钱,不如由着他去。

  高小姐还没走,今晚上是跟他们一块儿吃,听着赵平安这么讲顿时来了兴趣。她平日间也跟着她爹学做生意,对这些还是挺有自己的一份心得体会的。

  问东问西,把整个流程大概都问得清楚些,等弄明白了,高小姐又问他:“平安,你需不需要我帮忙?”

  赵平安想着,好歹他高姨家里是开的客栈应当是有帮助的,便也不与他客气:“高姨自然是帮得上忙的,只是我眼下还不确定到底能做成个什么样儿,万一搞砸了……”

  高小姐轻轻摇了摇头:“没有什么事情是绝对的,重要的是你有这个心,在我看来你这法子,不错。

  如果到时候需要帮助,尽可以来找我。”

  说到后面,高小姐还冲他眨了眨眼睛,调皮的说道:“忘记告诉你了,我家里可不止有客栈。”

  赵平安眼睛一亮,竖起大拇指:“高姨敞亮。”

  高小姐眉飞色舞:“那是自然”

  姜鱼林看他俩你吹我捧的,默默地吃着饭。

  而李程文更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等他自己吃完饭又给猴子带了点儿水果和饭食,便回了自己的屋去休息。

  高小姐有些眼红,似是有些埋怨的对赵平安说:“你小舅对那猴子是真好。”

  赵平安眼皮抬也没抬,一边扒饭一边讲,两头都不落下:“好又能如何?它还能给我小舅生个猴子不成?”

  高小姐噗嗤一笑:“平安,你说得对,哈哈哈。”

  赵平安在心里默默说道:嫉妒使女人面目全非,哪怕是只猴子……

  他似是有些感叹,接着道:“唉!可惜了,哪怕它日日侍寝也不能当媳妇儿使,体型相差得——甚远。”

  高小姐“……”

  赵平安没握住车把,随口便开了个荤段子,姜鱼林听了出来,在桌子底下踢了他一脚,又给他夹了一筷子菜,低声道:“吃你的菜吧!”

  赵平安瞪了一眼姜鱼林:“我不吃香菜,你给我换一个。”

  “自己夹”

  “我就不——”

  俩人争论半天,姜鱼林耐不住他,把桌上的菜全给他夹了个遍,咬牙切齿的道:“吃完,不吃完你明天哪儿也别去,就在屋里待着,给我写一天的字。”

  这小子真的磨人。

  赵平安“……”

  八月初五,便是此次乡试的时间,距离科举考试倒计时还有十天。

  乡试连着要考九天六夜,分三科考,八月初五开始考经义,初八是诗赋,十一是策论。

  十四日考完,二十四日出榜,所以他们在这鹿鸣郡还得再待上个一个月。

  十年寒窗苦读,就是为了今朝科举,朝廷对此也是相当重视。

  乡试的主考官二人由皇帝委派,副考官四人,此外还有负责受卷、弥封、誊录、对读、巡绰监门、收检怀挟等官员。

  因为每一场考试都要经历三天,考试期间,所有考生的吃喝拉撒全是在一个号房里解决。考试期间,不光是考生,就连考官也都出不去这考场的大门。

  考试开始,大门上锁,只要大门一锁,里头就算是走水了、失火了、天塌了……这门也不能打开。

  因着地区不同,所有考生需要自备干粮,当然,到了饭点儿,考场也会发放一定量的饭食,只不过滋味谈不上好,价格也贵。

  朝廷只给准备蜡烛和水,还有些简陋的生活用品。

  赵平安要提前为姜鱼林准备饭食和衣物,在这一方面自然要了解清楚。

  考生入场所携带的考篮,里面除了装笔墨和食物以外不能携带任何纸张。

  为了防止夹带和作弊,所有应试的秀才必须穿单层的衣物和鞋袜,脱衣检查,冬日也是一样。比方说冬日里常穿的袄子,里头是充了丝絮的,便不能够带进去。

  皮衣不得有面,毡毯不得有里,也不可携带双层的木质盒子和板凳。

  砚台不许过厚,笔管必须镂空,蜡台还须是空心通底的,甚至连所携带的糕饼都要切开。

  不光是在这方面严苛,考场更是十分简陋,学子们晚上睡觉只能趴在答题的桌板上,还要小心不能弄脏试卷,房间小桌板就更是小得不得了,晚上睡觉的时候腿都伸不直。

  提起科考,怎一个惨字了得。

  旁的都还好说,毕竟是夏日,衣物要求单层还可以接受,只不过天气还是太过闷热,蚊虫肆虐。

  若只是这项倒还好了,人一多,这五谷轮回之事变成了麻烦,考场出不去,粪桶便只能放置其中。从前还听说有的考生因为这粪桶的味道太过浓烈,几场考试下来回去便生了场大病,差点丢了命。

  苦读多年,学子们因为这种糟心之事丢了命,未免太过荒唐。

  所以,自此事爆出来以后,朝廷上面也进行了一番改革,虽说考院依旧是不能出,但这粪桶倒是可以搁置在离考生较远的地方,拿盖子给盖上,不得再打开,等考试完毕再统一进行处理。

  衣物用品解决完了,便只剩吃食。

  赵平安听说以前有人去考场会备上人参以备不时之需,有个状元郎便是靠着一根人参撑过整个考试,拔得头筹。所以姜家人早早的便给准备好了两只好山参,防止到了郡里两个孩子不会挑。

  只是光吃人参也没办法当饭吃,那东西太补,虚不受补也容易出问题,于是赵平安便去打听了一下其他的考生都会带些个什么?

  得到的回复基本上都是些个糕饼、馒头之类的,再订上一份考场做的饭食打打牙祭,总归是没什么新意。

  根本原因还是因为考场的规矩太过严苛,他们实在是没什么办法,只能忍忍。

  赵平安能苦了姜鱼林这个大才子吗?那定是不可能的。

  糕饼馒头,他自然会准备,但其他的他也要加,就比方说前世风靡一时的牛肉干。

  这牛肉还是赵平安花了大价钱才买来的,这世的劳动力太过缺失,耕牛不可随意宰杀,除非是出了意外或是病死老死的牛才可能会有肉流到市场上。

  不过到了一些个佳节和特殊时期,总会有不少耕牛因意外而亡,官府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牛肉洗净后,将香料放在锅中炒出香味再和牛肉放在一起拌匀,腌上一两个时辰,最后再放到火窖中烤制便就做成了。

  只不过客栈没有火窖,他还是特意找到了开糕饼铺的老板付了些加工费才让他们帮着烤的。

  因为姜鱼林考试的时间久,便要烤的干一些,这样才不容易坏,赵平安还特意反复叮嘱了他一番,若是这肉干变了味儿一定不要吃,万一闹了肚子除了啥差错他真的担待不起。

  姜鱼林表示明白。

  离入考场还有好几天的时间,只一个晚上,姜鱼林一个半大小子,读着读着书就把那一斤牛肉干全吃完了,赵平安给他收拾食物的时候没找见,还问他哪去了。

  姜大才子淡定的回了一句:“估计是被老鼠偷吃了吧!”

  赵平安能信他?

  “想必那只老鼠是姓姜吧!”

  姜鱼林“……”

  后来赵平安想去肉市给他买点肉再做些时,牛肉早已卖光了,下一批怎么着也得等半个月。

  赵平安叉着腰:“好气哦!”

  姜鱼林安慰他:“别气,你再想想,可以再做些别的。”

  “做来做去不还是那些嘛!除了馒头糕点,难不成我还能给你再熬点粥过去?”

  “欸?粥。”

  提到粥,赵平安突然想起有一样东西或许很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