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穿越重生>嫁给渣攻嫡长兄[穿书]>第86章 挫折

  沈釉趴在干锅记二楼的栏杆上,望着楼下寥寥几桌和门外被香味吸引探头探脑想吃却没带钱的人们,充满怨念闷闷不乐的嘀咕:“为什么这些人别人说什么都相信, 还把他们骗出来抢钱,我只是想做个生意而已, 又不是想做土匪……都说了是来自常坪城的, 又不远,我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 至于吗……一点独立思考的能力都没有……搞得我都想放下手中的生意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去当骗子骗他们钱了……”

  一旁听到他念叨内容的林景珩:“……”

  沈釉叹了口气,要说这些人听信了谣言吧,不就该害怕不来吗?可他们为了听免费的说书,为了占这点便宜还就铤而走险的来了。这种又容易被人忽悠又爱贪小便宜不是最适合骗的人群吗?就是不知道骗来的钱算不算积分……

  说到积分,沈釉看着系统后台增长缓慢的积分, 更心塞了。因为他把孔均等人抽调到了京城,常坪城的收益也比往日稍显下滑,这可真是得不偿失。眼见沈釉的情绪越来越丧, 林景珩连忙宽慰道:“没关系的,今天他们亲眼见了, 就知道咱们西游苑不是骗子了, 回去和左邻右舍一说,一传十十传百, 谣言自然被破了。况且今日来过的人明天也可能带了钱再来呀,早晚都会赚到的。”林景珩揉揉沈釉的脑袋:“你呀, 就是之前太顺了,这做什么生意都是有风险的, 你这还只是一点来自外界干扰的小小的挫折,你看我继母那生意做的, 没有一个像样的,都快倾家荡产了……”

  沈釉:???我为什么要跟她比?

  沈釉简直想像小学班主任一样质问林景珩:你怎么不跟好的比?你怎么不跟班里第一名比?!

  厨房里也没什么事儿,严坚成也上到二楼,安慰起沈釉:“师父别担心,如今天气冷了,那些肉啊菜啊都放得住,坏不了,明儿也能卖。”

  话是这么说,可是叶子菜放一晚上到底有些不新鲜,锅底高汤也煮了那么久,柴火都不知道费了多少。也幸亏赔钱系统不反扣积分,不然沈釉更要跳脚了。

  “不行,我不能被困难打到,我不能自我放弃!”沈釉强行让自己振作起来:“釉酱,加油啊!”

  林景珩、严坚成:“???”

  沈釉让人找出来两个小炉子生起火放在干锅记的大门口,上面两口大锅是已经煮好了的汤底——反正已经煮好了,不用也是浪费。霸道的香味更加肆无忌惮的外散,不知吸引了多少人的目光。

  这些人,如赵大婶一家虽然会自带干粮,却是冷食。如今天气渐冷,一碗热腾腾的汤的诱惑还是非常大的。

  几个小学徒拿了个大盆走到两口锅前,盆里满满的装得是成串的兰花干、面筋、豆腐皮等物,还有扎成捆的新鲜时蔬。小学徒把兰花干和豆腐皮等物往每口锅里分别放了些,便开始吆喝:“开业大酬宾了啊,两文钱一串,热汤不限量……仅限今天,过时不候啊!”

  人群顿时哗然了。火锅吃不起。两文钱还没有吗?谁出门不揣个三文五文的防身,更何况,热汤不限量,自己带的冷食就这汤吃也好啊!

  赵大婶一家先动了心思,刚才白白喝了人家小哥儿送的汤,味道不错也想着投桃报李帮人开个头,便上前问道:“这锅里的都是两文?汤怎么续啊?你怎么记得谁买过谁没买过?”

  小学徒笑眯眯道:“都是两文,这些青菜也可以烫,一捆也是两文——您在门口付钱,我给您现装碗里,您拿着碗上屋里找座儿,里头有人拎着壶添汤,招呼一声就行!”

  妯娌两个看看锅里,再对视一眼,都觉得还挺划算。这在店里吃总比在外头吃强,剧场里不让吃东西,在外头冷飕飕的再喝了风。于是赵二婶当即去水帘会馆把家里剩下的人都叫了来,一大家子包袱款款拎着蒸饼、酱菜,颇为不好意思的站在门口。

  那几个小学徒却像没看见一样,依然面带微笑地帮赵大婶一家烫了几份青菜,有加上兰花干和面筋,妯娌两个统共带的二十文花了个干净:“给您多拿几个碗装,也方便您盛汤。”

  有了这个开端,其他人也纷纷心动,拿出身上仅有的几文钱买一两个串吃,重要的是可以白蹭热汤啊!

  ……

  看着楼下人渐渐坐满,甚至开始拼桌,越来越热闹,沈釉终于满意了一些。

  “真有你的,这种卖法也想得出来。”林景珩从来不吝赞美自家夫郎。沈釉被夸得都有点不好意思了:“哪里哪里,我也是跟人学的……”这不就是四川串串和关东煮的结合体吗?他还上学的时候学校附近常有推着车卖这种东西的,还可以烫面片,现在这种小吃都过时了。

  这样一来,至少容易发酸的面筋和容易不新鲜的时蔬都卖出去了,免费送的汤也不过是多添把水再添把柴火的事儿,本来他们就熬了很多给火锅续水的高汤,给人喝了总比浪费了好。

  况且……沈釉叹了口气。反正是没得赚,不如做个好人卖个口碑和风评,让今天的游客们做自己的自来水,回去多替西游苑美言几句,毕竟吃人的嘴短嘛。

  不过这笔账他是记下了!迟早要让散播谣言的李书王付出代价的!

  赵大婶一家就着自带的蒸饼美美的饱餐了一顿。烫青菜选的是辣汤,水灵灵的大白菜、菠菜、四季青吸满了油汁,咬下去满口香!虽然他们还不太适应吃辣,但就着主食味道正好,夹在蒸饼里连小孩子都愿意吃两口,开胃又下饭。

  吃完了再续上一碗大骨汤,热腾腾的喝下去真是每个毛孔都透着舒坦。一家人饱餐一顿出了干锅记,就看见石壁上的瀑布里钻出一只猴子,似乎还在朝他们招手。

  刚刚听完《西游记》前几回的赵大婶的孙子顿时睁大了眼:“猴子!从水帘洞里钻出来了!”

  这一声引起不少的注意,大家顺着孩子指的方向看去,竟然真的有只猴子走走停停,还回头看看他们,仿佛真的是在引路一般。游客们情不自禁就被它吸引,跟着它走到了一处小院子外。

  隔着院墙就能看到里面或躺或卧着许多动物,彼此之间也不互相捕食残害,其乐融融地聚在一起,真的仿若是花果山、世外桃源一般。院子里还有些奇奇怪怪的架子,像玩具,又像是表演杂技的道具。

  小孩子总是对小动物更感兴趣的。赵大婶的孙子拽着她的手就要往院子里去,赵大婶倒还有几分清醒,看到院门口坐着一个妇人正在做针线活,便问道:“这里可以进么?”

  “可以,一个人五文钱。或者你买点食儿进去喂也可以。”妇人把脚边的篮子拎出来,里面有小袋的谷子、水果和肉干。上面标着价钱,倒是也不太贵。“这些动物还会表演节目,等试营业期过完了就要到后边剧场里买票才能看了。”

  随着妇人说到“表演节目”几个字,立刻就有小狗站起来走到架子旁边表演了一个跳圈,然后用湿漉漉的目光看着人群。

  “哇!”那妇人甚至都没有指挥,真的从未见过如此通人性的狗。就在人们赞叹不已的时候,草丛里钻出一只半大的虎崽,在人们或惊讶或惊恐的目光中也跳了个圈……

  虎崽也用同款湿漉漉的目光看着人群。

  小狗有点生气,这个家伙学我!还抢戏!但是鉴于和沈釉签订的工作合同,它也不能跟这只老虎打起来,只能更卖力地摇着尾巴,人立起来作揖。

  人群中少数几个带够了钱的终于被萌翻,当即就买了肉干进去喂给小狗和虎崽,还小心翼翼地伸手摸了摸虎崽的头顶。小脑斧哼唧了一声,看在肉干的份上,就不和愚蠢的人类计较了,虎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这可把其他游人给羡慕坏了,赵大婶的孙子更是抱着她的大腿要进去摸小脑斧。可赵大婶的钱已经在吃饭的时候花干净了,只好哄着孙子:“明天,明天咱们还来!吃火锅,摸小老虎!”

  这句话不知说出了多少人的心声。众人当晚坐了西游苑的马车回到城里,无不向左邻右舍夸耀那西游苑有多好:“三步一个景!都按照故事里建的,还有那孙猴子、猪八戒的雕像呢!”

  “书说的也好,人家真是正版,从开头猴子出世讲起,不像城里那些说书的说的,上来就跟和尚去取经了。人家猴子之前还有个师父呢,叫□□……”

  “还有那里头的饭!那个香啊,真是馋死我了,不知道哪个见不得人好的散布谣言说人家要抢钱,我都没带够钱!好在人家老板心肠好啊,便宜卖了点还送了汤,不过就今天有,以后就没这好事儿了嘿嘿,我算是赶着了!”

  “那里头还有个小院子,有猴子,还有老虎,会表演节目还给人摸!你说奇不奇,跟成精了似的!”

  这一晚上全城无人不在讨论那西游苑,没去的后悔自己错过了,去过的还想去,还有不少人不信老虎会钻圈的,下定决心要一探究竟。于是第二天,当赵大婶同样的时间带着孙子们来到城门口,队伍已经排出半里地长了,马车一趟又一趟的往返于城门和西游苑之间,营业额也终于达到了沈釉心目中的标准。

  作者有话要说:

  说起这个兰花干,我小时候在北方吃的豆腐串,和上海这边的兰花干其实是不一样的,但是我去网购上面总是两个名字都写着……小时候在公园吃鸡汤豆腐串,洒点五香粉一勺蒜汁五毛钱一小碗,比兰花干要硬一些。现在吃兰花干都是在放麻辣烫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