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穿越重生>穿成状元后扶持长公主登基>第117章 将相和

  “你看这样如何?”

  萧庆宁直视许世辅, 说道:“先前朕让你和王崔两位公相挑人去淮州整治官场,你所说的税制改革便先从淮州个别府县尝试,摸索一套经验出来, 从府县开始到州郡,然后再到全国, 毕竟兹事体大, 燎人又随时可能南下,当此关头, 实在不敢冒然推行如此之大的税制变革。”

  作为从底层成长起来的户部尚书,许世辅什么人情世故、官场规则、政治考量他能不懂?萧庆宁一开口他便知是两全之法, 忍不住又要起身恭拜, 萧庆宁却伸手让他打住, 说道:“具体如何施行你先写一份章程出来, 待朕与诸位大人看过之后再做决断,但朕把话放在前头,朕支持你施行税制变法, 此事若能办好你许大人便是大宁革新功臣,你尽管放手去做, 朕给你兜底。”

  许世辅难言激动, 拱手道:“臣绝不负陛下厚望!”

  萧庆宁再看礼部尚书章丰饶,前面王延年、崔固安和许世辅都已有进言, 作为礼部尚书的章丰饶自然也有准备。

  “陛下, 除了派遣使团去西凉之外, 是否考虑另派一个使团前去燎国炎都?”

  这萧庆宁倒没想过, 问道:“何意?”

  章丰饶道:“一是礼节, 我大宁乃□□上邦, 便是宣战也要守住一个‘礼’字;二嘛……”

  他面露得意之色, 说道:“燎人并非铁板一块,他们名义上是统一了草原,用的却不过是杀伐手段,许多部落只是屈服于燎人淫威,绝非诚心归服,且臣听闻,便是燎国王廷的六位极勒烈也并非一条心,四太子金骨阿隼那去岁来我朝觐见,说是要在炎都筹备另外一个礼部以便在燎国开办科举,还要在燎国推举汉制,好坏臣不评说,却知阿隼那此举实际是得两个人支持。”

  看看,能做到尚书级别的官员,不是他们两耳不闻窗外事,而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若是宣和帝在位,他们绝不会谈论燎国,恭恭敬敬拿出议和姿态,现在换成了萧庆宁,他们对燎国朝廷的理解便都出来了,萧庆宁庆幸自己留住了左王右崔,且没有对这些高级文官下手。

  萧庆宁也知道这桩事,当时金骨阿隼那还两次邀请白靖文去燎国当礼部尚书,萧庆宁顺着章丰饶的话问下去,“是哪两人?”

  章丰饶:“国相穆如山阙以及武功极勒烈哥舒夜,哥舒夜此僚——”

  他停顿了下,咬牙切齿道:“此僚在太皇帝时官任我朝兵部侍郎,说来惭愧,臣与那厮为同榜进士,曾一同在翰林院任职三年,此人对我大宁礼法规制了若指掌,穆如山阙是其真正的老师,两人撺掇金骨阿隼那窥窃我朝礼法也便在情理之中。”

  哥舒夜当年通过科举成功打入大宁庙堂,而后一举助金骨太玄打赢武神关战役,这段往事两国朝堂人尽皆知,萧庆宁原本只知哥舒夜和慕容雅博的过节,慕容雅博长姐因哥舒夜而死,现在听来,章丰饶也是受害人之一。

  萧庆宁道:“继续说下去。”

  章丰饶:“据臣所知,燎国皇帝金骨乌虎、太子金骨别术与太子师伊稚合速并不赞成推举汉制,这三人自视甚高,坚持金骨太玄留下来的那一套杀伐掠夺之术,与金骨阿隼那三人站相反立场。”

  这跟大宁原先的主和派与主战派是一个意思,也就是说,燎国皇帝金骨乌虎与太子、太子师是保守派,而国相穆如山阙、金骨阿隼那与哥舒夜是改良派,正印证了那句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党内无派,千奇百怪。

  任何一个朝堂都不可能持统一意见,正如人心是如此复杂多变。

  听完章丰饶所言,萧庆宁看向慕容雅博以辨别真伪,要论对燎国王廷的熟悉程度,慕容雅博当属第一。

  慕容雅博没说话,只是微微颔首表示肯定,得到慕容雅博的回馈,萧庆宁问章丰饶:“章大人可是要在炎都行离间计?”

  章丰饶先不回答,而是问城府最深、向来不太开口的左丞相王延年:“王公相可有指教?”

  王延年道:“不敢。”

  沉吟片刻,说道:“对方既有间隙,未尝不可一试。”

  萧庆宁道:“即便他们六人抱有不同政见,以他们那种位份,何至于被区区离间计分化瓦解?朕听闻哥舒夜便是其中老手,我们派了人过去,当心得不偿失。”

  章丰饶躬身笑答:“陛下有所不知,此六人虽有机心,难保他们手底下的人个个警觉,离间之计针对个别人称为‘离心’,作用于千万人便是‘离势’,臣便是要他燎国王廷成分离之势!让那哥舒夜尝尝老臣的手段!”

  萧庆宁:“……”

  看来章丰饶当年一定是因为哥舒夜的背叛受到了无法弥补的伤害,所以使得他这样一个读书人,一个负责为国朝开办科举,选贤任能的礼部尚书产生了阴暗心理,甚至不难想象,多少个深夜,他把自己关在挂有哥舒夜画像的阴暗小屋之中,摆在他面前的不再是子史经集,而是各种上不得台面的毒计,他苦心钻研,为的就是有朝一日对哥舒夜施加疯狂的报复。

  他从来不是什么主和派,也不是主战派,他是“报复派”。

  萧庆宁问他:“章大人以为派那些人去办合适?”

  章丰饶期待已久:“陛下勿忧,臣可亲自带人到炎都走一趟!”

  萧庆宁:“这如何使得?两国交战在即,岂能让你堂堂礼部尚书以身涉险?燎人不讲礼法,他们可还留着烹人之刑。”

  为了对付哥舒夜,章丰饶其实不怕被煮,但萧庆宁言之有理,他身份太过招摇,去了等于不打自招,万一哥舒夜不杀他,给他封一个燎国礼部尚书干养着,他死也不是活也不是,无颜面对列祖列宗,一阵思索,说道:“陛下厚爱臣感激涕零,既如此,犬子自小得臣教导,现在京兆府兵曹司任兵参军事,虽不甚好读书,为人还算机警(阴损),臣在燎国炎都有些眼线,都是由他传递消息,此事臣可在京城谋划,犬子带人随使团赴燎,两边遥相呼应。”

  人家连亲儿子都舍得送出去,萧庆宁就不能不肯定这份决心,说道:“既如此,此事朕准你去办,另外内务库在燎国的商号也有可信之人,朕一并交给你父子,此事若有成效,你父子二人当居大功。”

  章丰饶道:“臣不敢居功,只盼陛下攻破燎国炎都之时,准臣亲自监斩哥舒夜!”

  萧庆宁:“……”

  看来除了慕容雅博之外,哥舒夜还得罪了一个不该得罪的人。

  不过关乎暗线,出于保密规则欧,就算是内阁议事也不能多谈,萧庆宁便道:“晚些时候带你儿子一起来见朕。”

  章丰饶拱手领命。

  说完礼部便剩下吏部的方希直和都察院的齐肃岳。

  方希直想说的话都被前面的王延年和崔固安说尽了,吏部无非是用些贤能的官员,杜绝卖官鬻爵,都察院负责监察百官,弹劾诸事,是朝堂的清流,与前面所言的政治清明有关,但齐肃岳和翰林院的赵公明是清流中的清流,他能坐在这里而没有对萧庆宁进行指摘已经谢天谢地,想要他出点什么主意是不可能的。

  而萧庆宁其实也没想着要听他说什么,把他叫来无非是给清流派文臣一个面子,臣无情她君就没有意,彼此彼此。

  那么这场第一次准内阁议事的谏言阶段就算结束,后面再问慕容雅博一些燎人近来的动向和北边的具体形势,请左王右崔和各部尚书发发表意见,算是文臣武将之间相互交流探讨,事实上,这次内阁议事是十多年来,大宁皇帝一起召见文臣武将,这种朝局在萧庆宁父皇在位时才会出现,故而到了最后,众臣起身拜别,萧庆宁还有最后的话要说。

  “诸卿,朕以武兆定鼎,登基之初便大力整顿军备,但这绝不是说在朕这里就是重武抑文,而是拨乱反正,任何一个朝代荒废武备不行,一味纵容武人也不妥,这些话本不该朕来说,诸位都是饱学之士,应该知道将相和,文臣的对头不是武将,武将的对头也不是文臣,我们的对头在北边。”

  众臣齐声称是,而为进一步表明自己的态度,当好文臣武将的“中间人”,萧庆宁特意挑裴定方出来听讲,“裴元帅。”

  裴定方:“臣在。”

  萧庆宁:“你是中军元帅,朕方才那番话你转告下面的将士,朕能体谅他们这些年的委屈,允许他们撒气,但不该找文官们的晦气,朕听说御营好些人在街上见了文官便嘲笑胆小鼠辈,这种情况不可再有,你让他们到通天阙外嘲笑燎人去,不要往自己人头上扣帽子。”

  裴定方直接是跪了下来,垂首道:“臣治军有失,请陛下降罪。”

  萧庆宁挥了挥手:“这点事说不上降罪,你身为主帅却要防微杜渐,不要等到文臣武将再次对立才后知后觉,以前是文臣压着武将,但到了朕这里没有谁压着谁,想要高人一头,到战场上拿军功来换。”

  裴定方道:“谢陛下圣恩,臣回营后必将陛下所言传达诸军,不使我朝文武离心离德。”

  萧庆宁又道:“王崔两位公相,各位尚书大人,裴元帅所言你们听到了吗?这也是今日朕召集你们过来议事的重点,我朝文武理应同心同德,朕没有帮着武将欺负你们文臣。”

  左王右崔与各部尚书垂首称是,崔固安高唱道:“陛下文才武略,深明治国要义,臣等谨记圣训。”

  右崔显然有阿谀奉承的意思,萧庆宁不拆穿她,略一挥手,说道:“甚好,诸卿辛苦,且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