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撤离

  “大人,知州下了焚城令!”

  “本官已经知晓。”南润轩神色凝重,他没有想到王全竟然会走这一步棋,“刘大人,你在此地为官数年,可知有何处,能容百姓一避?”

  “大人的意思是?”

  “敌强我弱,不能硬拼。我等首先要确保百姓的安全,你带大家先行避开。”

  如果是城内百姓身强力壮倒还是有一拼之力,但这瘟疫还未过。大家都身体虚弱,哪里有那个力气抵抗军队。

  即便全都留下来,也只是徒增伤亡。

  南润轩在来大宁县之前,就发现了王全的异常。于是传信给了宋端言,再由其转交给皇上,调请军队过来增援。

  他一开始只以为,王全会用大宁县的瘟疫作文章,将他们一行人困在这。王全那边就有机会,将那些已经弄到手的证据销毁或抢回去。

  却没想到,这人竟然丧心病狂至此,直接不顾全县百姓,下了焚城令!

  县令冥思苦想,但越是着急,一时之间反而越是想不出什么东西。

  倒是在一旁的衙役,突然灵光一现,大喊:“大人我们可以去那!”

  经他这么一提醒,县令也想得起来:“回秉南大人,大宁县背靠群山。在那山中,有一处极为隐秘的地方,曾经被一群山匪占据。下官来了之后,组织大家花费半年时间,终于剿灭匪寇。那地方,如今正空着。”

  “刘大人说的,可是那会儿纠结起来,约有五百人之多的匪盗?如果本官记得不差,那公文里写的是知州王全派兵前往剿灭。”

  “哼,那是王全抢我们大人的功劳!他总是看我们家大人不顺眼……”衙役愤愤不平。

  “住嘴,钦差大人面前,哪容你放肆!”

  县令朝南润轩行了一礼,“是下官驭下无方,请大人责罚。”

  “无妨,既有此地,刘大人你即刻派人组织百姓,有序撤离。”

  “是。”县令有些犹豫,还是问道:“敢问大人,您当如何?”

  “本官带上衙役和护卫,在此与他们周旋,只要再撑上半日,皇上的大军就能到了。”

  “不妥!万万不妥!那些人来势汹汹,万不会因为大人的身份,就对大人手下留情。大人还是同我们一同撤离。那地方若无人带领,外人很难找到,撑上一两日都没问题的。”

  “刘大人,这是命令。你难道要抗令不遵?”

  “下官不敢,下官领命。”

  整个衙门里的人都动了起来,南润轩和月涵染带来的人,很快就代替了原来的守兵和衙役。

  百姓们原先还很慌张,但看到县令和南润轩都在这。即便心里再害怕,也强制压抑着,配合着衙役的指挥快速撤离。

  也幸好县城靠山,即便王全那边派人来围守,也没法完全渗透到山里。

  而他们这的百姓都是土生土长的,对这周围的地形可不要太熟悉。

  很快便找到了一处没有官兵围守的地方,众人悄无声息的撤退。

  “大人,还是让下官留下,您和百姓一起去避难吧。”县令临要离开,还想着劝南润轩改变主意。

  “刘大人,快快离去,莫要多言。”

  “大人,即便您不愿,可否从下官带月小姐一起离开。大人请放心,下官定会用命去保护月小姐,万不会让她受一点伤害。”

  “不必……”

  南润轩不是没有犹豫过,但他知道,无论如何月涵染都不会一个人离开的。

  县令知道南润轩和月涵染的意思。当下,便朝二人深深的行了一礼,“下官代大宁县的父老乡亲。叩谢县令大人和月小姐大恩。”

  南润轩和月涵染上前,将县令扶起。

  县令抹了一把眼泪,转身朝百姓的队伍追去。在他跑了几步之后,听到后面有人说。

  “刘大人万要保重,本官还想听刘大人说说您的剿匪事迹。”

  县令哽咽出声,但却没有再回头,与衙役一同往前跑,很快便不见了踪影。

  等确定百姓在安全撤离,南润轩才转头,与月涵染一同走向城门的方向。

  “卫三,准备得如何?”南润轩表情凝重。

  “回姑爷,大家都已就绪。对方暂时未有异动。”

  “嗯……”

  这里的一路上,南润轩不知道有多少次,想回头让月涵染也和刘大人一起去避难。

  可每次看到月涵染那坚定的眼神,到嘴的话又怎么都说不出口。

  月涵染小跑两步,伸手拉住南润轩的手,冲他笑了笑。

  “嗯,我知道了,无论如何,我和阿染都一起。”

  两人很快到了城门上,看到外面突然多出来的士兵,南润轩心里发寒。

  看来这王全当真是下了血本,竟调了如此多的人过来。怕是真的打定主意,要让他们把命留在这。

  看到城门上的两人 对方将领也不再装模作样,直接恶意十足的瞪着他们。

  他接到的命令就是无论如何要把两人留在此地,那些百姓逃了就逃了,他们完全不在意。

  总归等解决这两人之后,他们有的是时间,去将那些知情人灭口。

  月涵染的眼中闪过绿光,他看清了那混在军队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的似的。

  如果她没记错的话,这些人和他剿灭的那伙私兵,极为相像。

  她的眼睛威胁的眯起,看了一眼南润轩身上带着的玉佩,这才松了口气。

  那无属性灵玉的玉佩,本来是和其他的饰品放在一起。但自从南润轩知道这是月涵染亲手雕刻的,就将其珍而重之地挂在脖子上,从不离身。

  “大人,我们的援军已到。”

  对方带头的将领挥挥手,那传信的小兵立刻退下。

  只见他一招手,便有人直接向城门冲来。城内的人也十分紧张,纷纷的握紧了手中的兵器。

  这只是一个县城的城门,防御力自然不怎么样。虽然能够抵挡一些匪寇的攻击,但如果军队强攻,也是撑不了多久的。

  南润轩手中握着弓箭,瞄准射出,半点不带含糊的。

  书院里教骑射的师父是军中退下来的,但对他们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学子的要求不是特别严格;

  但南润轩学得极好,这位也是见猎心喜,便将这骑射功夫倾囊相授。

  故而,南润轩箭无虚,当真极大的鼓舞了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