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恩科

  即便是卫浩行他们已经暗自躲在村子里潜伏,但就看上次的来人,个个都是武功高强之辈,其中还有什么阴诡手段也不为人知。即便是他们格外警醒,但若来人过多也是双拳难敌四手。

  发觉南润轩的心不在焉,月涵染不准痕迹的拉了拉他的袖子,给人一个安慰的眼神。

  看来,昨夜的事还是把他的小少年吓坏了。整日的不自觉的皱眉,一副心事重重,担心的不行的样子。

  杨秋灵终于确定了衣裳的样式之后,便打发这两个孩子自己去做自己的事了。

  可不多时,家里又来了人,是南润轩的先生宋端言家的侍从。

  来人一见到杨秋灵便恭敬的行礼,然后便道明来意。知道这是宋先生有事要同她家阿轩交代,便立刻把人带进了书房。

  书房中月涵染有一搭没一搭多折腾着自己的药分,暗地里却是分了大部分心神,用来淬炼被她放入识海里的无属性灵玉。

  利用带着功德金光的灵力将其分割成小块,慢慢的打磨出一个玉佩的样子。

  在做这事时,月涵染还突发奇想的将自己的空间天赋融入其中。

  本来不过是意外之举,却没想到在这无属性的灵玉中开出了一个与她的天赋空间相连通的玉佩空间。

  正在炼制的这个玉佩空间中能存放活物,能缓缓的吸纳游离在空中的灵气,慢慢的滋养李玉佩的主人。

  若遇到凶险之时,也可直接进入玉佩中。若是月涵染想,还可直接借由空间联系,直接出现在人身旁。

  这其中还有什么功能,便是月涵来也不知道。但就目前感知到的而言,对她和南润轩却是极好的。

  谁也不知道安小晚下一次会做出什么事儿,有这么一个空间里,现在即便危急时刻他也能出手施救。

  左右,南润轩这几日都会在家中呆着,她日夜不停的炼制,总是能在人回到书院时,将玉佩交给他的。

  “见过四少爷,月小姐。”

  “从墨你怎么来了?是不是师父回来了?”

  看到来人,南润轩喜形于色,立刻从书桌后站了起来。

  从墨轻松的笑道,“老爷和夫人还在京中,我这是特意的奉命过来给四少爷递消息的。”

  “可是师父与师娘出了什么事?”

  “四少爷不必担心,是好事。”从墨一脸的高兴,即连日赶路风尘仆仆,也没有消磨他的好心情,“京中有消息,皇上开了恩科,院试提前,两个月后便是乡试。”

  “当真!”

  “自然。老爷知道这消息也是高兴坏了。这不,就派我过来给四少爷你报信了。老爷和夫人在京中还有些事绊住了手脚,大概还得过个一个月才能回来,老爷吩咐,让四少爷你先准备着。”

  听到这消息。月涵染也很是惊讶,她以为至少明年才会开恩科,没想到竟然提前了一年。

  不过这样也好,她这边没有准备,安小晚那边自然也是措手不及的。

  按照原先的路线,此时他们一家已经身亡。如今,她还好好的活着,有这么一双蝴蝶翅膀在,一切自然也不会如同小说中的一般。

  也幸亏她获得了这块领域,有了这护身保命的东西,即便是安小婉在出手算计,也能多重保障。

  想了想,月涵染悄悄的退出了书房,让二人继续谈话。

  本地的科举考试与其他地方大致相同,考前需由私塾先生出具能够证明学生的学业、品德、籍贯的相关信息的文书。无论是院试,还是乡试之前,都需要交由学政司审核。

  若是由童生考秀才,则可由本地相关的官员对信息进行审核。

  而乡试,则是由上一级的官员负责查验,确保不存在代替和假冒的情况。

  若管辖范围较大,但人烟稀少的,通常是由知州、通判,以及转运司的相关人员来负责此事。

  月涵染虽然之前虽然了解过诸事,但对其中细则,也有许多不明之处。

  只相互做作保考生之间存在较为严格的连坐制度,一旦有人舞弊。

  若查实其他科考人员无舞弊行为,则需令其延考三年。若互相之间情节严重,则责令其终身不得入考场。

  互相担保的考生之间必须要写文书,详细的记录每个考生的信息,并由互相担保的考生签署姓名。

  严格遵从考场的纪律,不得出现传抄或者夹带等的行为。而在进入考场之前,也会几次三番的检查。

  当朝新帝对科举之事十分重视,而各地方的管理相对严格,读书人更重德行,极少有在科举中舞弊之人。

  安小晚竟然能让人抓到确切的舞弊证据,恐怕是在人进入考场之后才能动手脚。

  她顶天了便是一个秀才夫人,即便手中再有钱财,也无法将手伸到官场中去,这事儿怕是闲安王也插手其中。

  若说安小晚是为了离开德才对南润轩出手,那闲安王又是为何?

  按理来说遇到南润轩这种才德兼备的学子,不是应该先拉拢一番?

  月涵染正走到门边,便看见挎着篮子走过来的王绣菏。

  “月儿啊,你秋灵姨在家不?”

  点了点头,月涵染停下来要出门的脚步,把人领到了堂屋。

  “绣菏姐来了。”

  杨秋灵听到动静从屋里走出来,打眼便看到了王绣菏。月涵染给两人倒了水,想了想,也安静的坐在一旁。

  “这不,我昨天去带回了一些菌子,给你分了点尝尝。听说阿轩那孩子也回来了,正好给他补补,这去书院读书也是辛苦。”

  王绣菏掀开了盖在提篮上的碎花布,伞盖上带着裂纹的小蘑菇露了出来。

  “这山蘑菇可真好。”

  杨秋灵和王绣菏相处的极好,自然不会过度推拒,便很爽快地收下了。

  “我一会儿还得去镇上看芸芸那孩子,就不多留了。”

  “芸芸怎么了?前几日他们小夫妻不是一起回来过吗?”

  “昨儿回娘家的时候听村里人说,那孩子一个人去药铺抓药,脸色也不大好,我这一直心惊肉跳的。”

  “芸芸那孩子身体一向不错,兴许是最近变天了,染了风寒,绣菏姐放宽心。”

  “我想也是这么个事,要真有什么大事儿,那孩子也不敢瞒着我和他爹。可我这心里总是不踏实,还是得亲自过去瞧上一眼。”

  “行,绣菏姐快去吧。”芸芸算是她看着长大的,杨秋灵自然也是担心的,“芸芸那孩子要是有什么事,回来也说一声。别的忙帮不上,去看一眼还是可以的。”

  “瞧你说的,真有什么事还能瞒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