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翠花其人

  王绣菏的丈夫南庆山是南家族人,村子里就是他家与南庆丰家隔的最近。

  南芸芸和南莲儿,都跟过杨秋灵学刺绣。

  村里人都知道杨秋灵刺绣的手艺好,也有不少人动的心思。

  但那些人,要么就是和月涵染一般,是个没什么天分的。

  要不就是资质有限,只能做一些寻常的绣品。即便是跟着杨秋灵认真的学了好些日子,也学不会她的手艺。

  倒是这南莲儿是个心思玲珑,有天赋的,便一直在跟前学着。

  王绣菏与杨秋灵处的极好,又因着家里和孩子的关系,二人更是亲厚。

  南庆丰那个样子,家里整日是离不得人的。

  杨秋灵特意拜托过王绣菏照顾月涵染,也是怕她被村里的那些「张家长,李家短」的长舌妇给欺负了去。

  若非南润轩开了口,王绣菏也是不能就这么看着月涵染被欺负的。

  另一旁的几个伯娘和婶婶,也都纷纷围过来安慰。

  这月家的事儿,家里的汉子都已经说过了,她们很是心疼这姑娘。

  对那些一天到晚不安分,总是想着搅风搅雨,欺负人家一个父母双亡小姑娘的,越发鄙夷和瞧不上。

  也不想想,阿轩是他们南家这一辈最年轻的小秀才,在岳州也是有名的。

  那些有地位的富商和高官,都想将姑娘嫁过来,他们家阿轩那是眼睛都不眨一下,都给严词拒绝了。

  可见,是极为看中这亲事,很是喜欢这姑娘。

  那张氏当别人都不知道她的那点小心思?可这村里哪个不是瞧的真真的。

  就她那样,只差没在他脸上写着想把那张环儿嫁给他们家阿轩了。

  也是她还没做出什么过分的事。如若不然,村长和南家族老,都饶不了她。

  更何况那张环儿,瞧着倒是个乖觉听话的。

  可背地里做的事,能骗过那些小姑娘,也瞒不过她们村里那么多双眼睛。

  就那跟在张环儿身边的那个小丫鬟,那身上有哪一天是没带伤的?

  只是那丫头又是个奴籍,卖身契死死的捏在张家人手里。村里的也只能看着那丫鬟可怜,暗地里接济一二。

  她们是不能明着说什么,如果惹恼了那母女俩,那小丫鬟指不定被怎么磋磨。

  便是活活的被打死了,外人也说不出张家半句错来。

  从这些热情的伯娘和婶婶口中,月涵染倒是对这张氏有那些了解。

  南润轩口中的张大娘本名钱翠花,娘家是临县一个偏僻的村子里的。

  听说那村子穷的很,饭都吃不上,卖儿卖女是常事。

  那会儿正直战乱,世道不太平,日子不好过。

  钱翠花以前也是个美人,他家想把她送到镇上做丫头。她也是个大胆的,暗自托了媒人搭线,就嫁到了这南家村张家。

  这张家是外来户,因为家里遭到灾,逃荒到此,被县令安排到了南家村。

  南家村虽然是以南姓族人为主,但也没有其他村子的那般排外。

  这张大福也是个八面玲珑,会办事儿的,很快便和村里的熟络了起来。

  那张大福会与人打交道,又是个胆大心细的,跟着商队外出闯荡了几年,赚回了不菲的家产。在南家村和这位村子里买了地,一跃成为了村子里的富户。

  那会儿钱翠花在村子里可是风光,村里有的是人巴结、捧着她。

  一天到晚的穿着像个县里的贵妇人一般,在村子里到处招摇。

  这钱翠花也是个有能耐的,为张家生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

  地位倒是稳了,可这身材发福,整个人都肿了好几圈,半点不见年轻时的姿色。

  按理说她这儿女双全,家有资产,不愁吃喝的,这过的应是神仙日子。

  可这人不知怎的,就是看不惯那些对漂亮女子好的汉子。

  甭管人是有关系,还是没关系,成没成亲,只要是她瞧见了,便得上去刺上几句。

  这村里的人嘴碎的不少,都是不怎么招人喜欢的,村里人也没太把钱翠花这当回事儿。

  就前两年,也不知道她是发了哪门子疯。硬是说一个与别人家订了亲的姑娘,与嘉义村一个无所事事的闲人拉拉扯扯。

  这可不得了。

  那姑娘的婆家,二话不说便把这亲事退了。那个姑娘也是个性子烈的,背着家人便去跳了河。

  也亏的那天南家的一个猎户打猎回来,那头小野猪挣扎的厉害,弄得他满身是血,怕吓到村里的孩子,饶了远路,这才把人给救下。

  “要说啊,那景娘也是个福大命大的。这深秋的河水可是冷得很,也幸亏是她运气好,被救了回来。”

  “可不是。”另一个也知道点内情的婶婶道,“这安远家虽然日子难了些,但也是个良善人家。景娘嫁过去,这日子不也好了起来吗?”

  “要我说啊,那真是造孽。也就张大福压着钱翠花和景娘道了歉,陪了些银子。可景娘那姑娘啊,是差点是命都给没了啊。”

  “阿弥陀佛,所幸后来没事儿了。”年纪稍大的伯娘一脸后怕,忧心忡忡的看着月涵染,道:“月儿啊,你要是受了啥委屈,可别一个人闷着。我们在南家一大家子人都在呢,肯定会为你做主的。”

  知道这些好心的婶婶伯娘是担心她想不开,月涵染乖巧的点头,又是惹了人一阵好生心疼。

  “想想这也是个怪事儿,景娘的丫头爹娘都没了,自个带着两个弟弟逃到我们这儿。这得有多难啊?那丫头半句苦也没叫过,怎么就会因为这退婚,便想不开了呢?”

  “这种事搁谁,谁遇到也想不开啊。”

  这事当时闹得厉害,村长和族老知道后立刻出面,把这钱翠花压到了村祠堂那边。

  那钱翠花说话的时候倒是痛快,这会儿瞧见情势不对,自然是矢口否认。

  村里人还能不知道她什么德性?

  也不废话,村长媳妇王玉英带着人一查,扯出了一大串平日爱嚼舌根的,这一对峙,钱翠花哪儿还能狡辩?

  再这么一路顺藤摸瓜,可不就把事儿给整明白了。

  这钱翠花也不全说的假话,那嘉义村那死了婆娘的五十岁老男人,是与别人不清不楚的。可那是东山村的一个小寡妇,和英娘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铁证如山,钱翠花也不敢再辩驳,直道是当时天色昏暗,没看清。问她为何一口咬定是英娘,她就装疯卖傻。

  众人现在提到这事儿,还是一阵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