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穿越重生>山河静阔>第22章 求医(1)

  二十二、求医(1)

  “滁州以东,行百里,有一山名雾,山高有雾,终年隐,不可望其顶,不知所高;世人皆曰百丈之上,有一仙人,有求必应,成心所想。世人常寻不见,入山则弥,失于雾。”

  下午的时候陈恪一行终于进了滁州城。出发前考虑到修养需要时间,可能一年半载不会回京,陈恪便差人买了座府邸,打理过后作为在滁州的住所,如果持戒大师并不要求他留在山上静养的话。

  马车驶入九天胡同,停在了一座府邸前。门口站着一个打扮朴素、精神抖擞的中年男人,对着马车深深鞠躬,“属下林峰参见王爷!”

  挂帘一动,林峰更深地弯下腰,却对上一双浅色的靴子。

  林峰一愣,仁王从来只穿黑色的靴子。林峰抬起头,对上一张从未见过的年轻男人的脸,横眉一竖,正要质问,全公公又一次掀开挂帘,陈恪走下马车。

  林峰连忙恭敬道:“属下参见王爷!”

  “免礼……”

  宅邸不小,暂称「行院」,门面中规中矩,尚未挂匾,自然也不能和京城的仁王府相提并论,但沉闷中也看得出低调大气。

  “哥哥,到雾山了?”徐清风好奇地问。

  “明天再去雾山,这是我们在滁州城内的居所。”

  徐清风想了下,问道:“住所……要长住这里么?这是到家了吗?”

  陈恪一愣,既不否定也不肯定,率先走进府邸大门,淡淡道:“进去吧……”

  徐清风便跟着陈恪走进去,其余人落在后头。

  全公公安排林峰收拾行李,林峰趁此机会拉住全公公,迷惑不解道:“那是……哪位皇子?”

  林峰自己都不知道如何问,先皇一共七位皇子,如今皇子陈茂已经登上了皇位,二皇子便是如今的仁王陈恪,其他的皇子有的早夭,有的病亡,有的意外身亡,只有体弱多病的六皇子还在宫里住着,尚未封王。

  林峰这话问得相当笨拙,一出口,他自己也后悔了。果然,全公公嗔怪地瞪了他一眼:“乱说什么。叫徐公子。”

  “徐……公子?”林峰压低声音道:“全公公还请指点一二。”

  “没有什么指点的,伺候好徐公子就行。”全公公并不多说,指挥人把马车上的东西搬下来,林峰惊诧地看着下人从马车上拿出各种零食、玩具、图画本,甚至还有副沙盘——徐清风前几天用来练字玩的。

  林峰心中闪过种种猜测,可是全公公不愿意多说,他便也不敢问,跟着全公公追着仁王的脚步往屋里去,打起精神来介绍府邸。

  宅子大小适中,一主一客,一位大公公,一位管事,两名二十名随行侍卫加上十名驻守侍卫及侍卫长,十二名暗卫及暗卫首领,四个小厮八个奴仆,再加上灶上的厨子和婆子,六十几口人,总是住得下的。

  头门向东开,入门后的诸门皆自南往北,同京中的仁王府一般,府建筑共三路——正路、东路和西路。

  林峰作为管事,把一切都布置得井井有条,以京城里的仁王府为参照,从游廊的雕花,到庭院的设计,从厅堂的摆设到书房的方向,全都按着仁王的喜好来,柱础施雕,装修分隔,房洞户曲,回环四合……其精妙绝伦处,无一不体现其精心,故而林峰言语之间自信十足。

  陈恪很满意,“赏……”

  “谢王爷!”

  但林峰没来得及欣喜太久,问题就来了——徐清风住哪?

  西路分为三进,后进垂花门悬「潇湘苑」额,正房有匾名「君子阁」,阁后横楼百米,阑干修直,院内多种松、梅,自也是顾着陈恪的喜好。

  作为,府中唯一的主居,潇湘苑当然占据了府上所有的好资源,而为了方便伺候仁王,君子阁后头的小屋又安排给了全公公。

  只因仁王不喜人亲近,林峰在布置潇湘苑的时候特意减少了不必要的房间。

  当然客居的环境也不错,东部小院翠竹丛生,曲径生幽,多淡雅之趣,但为了不扰仁王清净,还是建在了离主居较远的地方。

  林峰看陈恪皱着眉的模样不敢说话,全公公却好似事不关己,低眉敛目地站在一边,默默不语,对林峰求助的目光视而不见。

  陈恪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从开始到现在,陈恪从未与徐清风睡同一间屋子,除了徐清风做噩梦的那一晚。

  而今徐清风的心智慢慢成长,面对徐清风天真的神情时陈恪似是有愧,因为「十岁」的徐清风对他只有本能的依赖,而非情爱。

  陈恪不打算与徐清风同居一处,但是东院离潇湘苑有些距离,想到徐清风有时会夜里发梦,陈恪不禁犹豫。

  向来杀伐果决的仁王陈恪头一次为某个问题感到心烦气躁。

  但问题的核心人物却没有任何烦恼,走上君子阁后的横楼,徐清风眼睛一亮,兴奋地跑了上去。

  原来,横楼之后,又一花园,院内植有梨花、棠雨和丁香雪,时正值花期,暗香浮动,又与扶疏竹影相映成趣。亭阁参差,间有水石之胜,虽是北国之园,却毫无枯寂之感。

  徐清风就站在窗边往外望,神色欣喜。微风轻拂,抚过他的脸颊,撩起他的头发,陈恪看着徐清风的侧颜,感觉花香沁入了心里。

  “喜欢?”

  “好漂亮!”

  陈恪点点头,低声吩咐道:“把君子阁内的暖阁扩大些,再加张床。”

  林峰一怔,随即躬身道:“属下领命!”

  直起身,竟觉得眼前发黑,手心冰凉,好似隐隐窥见了一个不得了的大秘密。

  再去看全公公,十分自然地站在那位徐公子边上,为徐公子打开窗,讨得徐公子展颜一笑。

  林峰敛了颜色,心中了然了。

  晚饭前林峰便带人把暖阁里的贵妃榻抬去库房,摆了张床进去,又把徐清风的那些东西收拾收拾,发现徐清风的东西虽都是些小玩意儿,但也不少,杂七杂八,整理好也费了一番功夫。

  陈恪口头赞了林峰的能力,又下令把「潇湘苑」和「君子阁」的额匾给换了,把「潇湘苑」改成「留园」,「君子阁」则改成「归心斋」。

  而后趁徐清风自己看图画本的功夫,陈恪到书房处理近日堆积下来的事务。

  “启禀王爷,临江镇的黄大夫遣信来道:朝廷委任了新的临江镇知县,不日便到任上,同时皇上已经下派人手调查此案。”左鸣上前一步率先汇报道。

  “所派何人?”

  “大理寺少卿关汉中。”

  陈恪食指轻扣桌案,“保持关注。”

  “属下领命!”

  “启禀王爷,松江镇外的刺客尚未查明身份,但在该刺客身上发现一个木牌,上有一字:甲。”

  “何解?”

  “属下猜测,此乃江湖最大的杀手组织——幽丛堂。这个组织专门接暗杀任务,并以此扬名,其制度森严等级分明,以武力高低决定排名,排名第一者为甲。”

  陈恪闻言,轻轻从鼻腔里「哼」了一声:“是有些本事。”

  关鸿丰继续道:“属下从一声笑处了解到,幽丛堂堂众数百人,为争夺「甲」位,不择手段,心性残忍,去年曾有一案,杀溪水村村名一百余人,不论老少,可见其凶残。然而背后的主人却至今不得半点线索。”

  “继续查。”陈恪皱起眉,只觉得莫名卷入江湖纠纷中,但仔细一想,所有的问题有一个交织点:徐清风。

  “那张帛书,可有线索?”陈恪问道。

  “属下无能!”关鸿丰单腿跪下谢罪。

  “起来吧。”陈恪摆摆手,“继续查,从魔教方面入手。”

  “谢王爷,属下领命!”

  林峰在一旁听得一头雾水,怎么在京城的时候汇报工作都围绕着京中大小事和朝中官员,现在却又是「江湖」又是「神医」的,还有「魔教」?!

  “还有何事要奏?”陈恪看天色暗了下来,徐清风应该快饿了。

  林峰闻言连忙上前一步:“启禀王爷,滁州知府赵可欣赵大人求见。”

  陈恪眯起眼,脑中浮现出那位胖胖的赵大人的脸,“不见。明日便上雾山,近日谁来,都不见。”

  “属下领命!”

  事情说完,全公公也正好过来,“王爷,晚膳时间到了,奴才做主,把晚膳备在了桃心阁,徐公子已经过去了。”

  应了一声,陈恪站起身来,走了两步又道:“这几日大家都辛苦了,今晚加餐,好好休息,每个人赏一个月月钱。”

  “谢王爷!”

  桃心阁在东路的二进院,临着湖水,建一红亭,四月底的夜风吹来,凉快宜人。

  徐清风已经坐在桌边了,静静地等着陈恪,许是能感觉到陈恪刻意的沉默,徐清风也变得刻意的乖巧。

  坐到桌边,看了菜色,陈恪很是满意,色香味俱全,徐清风早就蠢蠢欲动了,陈恪动了筷子,徐清风便也欢快地吃了起来。

  下午府中所有人都得了全公公的训话,知道什么该做该知道,还有不该看不该听不该问不该说的一律不准看、听、问、说。

  林峰也心中有了猜测,惊骇不已,却也不敢宣之于口。而关鸿丰和左鸣,已经习以为常了,对待徐公子,自有他们的方式。

  晚上徐清风跟着陈恪回了归心斋,歇在了暖阁里。陈恪躺在床上却睡不着,明日就要上雾山,倘若持戒大师出手,他身上的毒,也能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