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穿越重生>替炮灰走上人生巅峰[快穿]>第108章 被抛弃的末代公主10 南乱

  温元若只能在心里叹上几句, 知道是自己把外甥女的心伤了,也不敢奢求,只是在外面全力经营着温无晴的铺子。

  是的, 温无晴把温元妍留给她的铺子都收了回来, 交给温元若打理, 硬是逼着他有了一份认真做的活儿,不再像以前似的天天混日子了。温元若从起初的小心谨慎到日渐游刃有余,也磨出了几分手腕,学会了些人情世故, 渐渐的在京城也有了名号。

  温无晴在宫里每日同温无疾一起上学,温无疾去上朝她就跟着阿焰练武, 一日不懈,这样的日子转眼就过去了三年。

  光继八年三月,南明叛乱,仅半月就从南明岛打到了吉州, 战火持续蔓延。

  而此时太后正在筹办她的五十岁整寿, 贺寿的游仙园刚修了一半。

  朝上已经为战事吵了十多天了, 依旧没吵出个章程。

  “臣认为, 必须战, 我们在南边有三十万大军,还怕小小的南明?”

  “王将军此言差矣,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还有兵器、盔甲, 哪一项不要钱呢, 钱从哪来?”

  “这…”

  “要我看,我们泱泱大国仁义为本,还是要安抚, 南明接连三年遭受风灾这是逼的没办法了才上岸抢夺,只要我们安抚得好,他们自会退兵。”

  “呸!”王将军一听这个跳起来啐了对面柳尚书一脸,“你这是要投降!”

  柳尚书气得噫嘘唏地一通叹,朝上主战主和的两派很快又打成了一堆。

  光继帝坐在龙椅上有些为难地看了看身后,没说话。

  “好了!”

  太后端坐在金丝帘后大喝一声。

  “是战是谈,你们商量出一个章程来,但是谁要叫我生日过得不舒心,我就叫他这辈子都过不舒心!”

  太后说完一甩手,走了。

  大臣们面面相觑,明白了,也彻底歇了劝太后停修园子把钱省下来做军需的心思。

  可是没钱,这仗怎么打,只能周旋。

  接下来朝上又吵成了一片,这次吵的是,该怎么周旋 ,既不能叫人家兵临城下还不影响太后过寿。

  光继帝看着朝下的人,偷偷溜下龙椅,也走了。

  朝上商量了一个多月最终还是决定以战为主,圣上下旨调动南方六省的兵力全力迎敌,京城依旧为太后的游仙园忙活着,丝毫嗅不到一丝战火的气息。

  光继九年四月,南方的战事已经持续了一年,陷入了胶着,大批的百姓流离失所逃向北方,昔日的繁华之地多成焦土,可京城依旧是花团锦簇,歌照唱舞不停。

  太后的千秋节到了。

  游仙园已经完工,这是一个建在若水湖上的大花园,占地颇广规模宏大,有山有湖,建筑风格仿照江南水乡,亭台楼阁戏台长廊不一而足,更有从各地移植而来的名贵树木,宝器文玩随处可见,可以说这里集天下之富贵与一园,令人目不暇接。

  太后对游仙园自然是满意得不得了,不仅千秋节要在这里举办,更是直接住进了园子里,不稀得回宫了。

  温无晴也跟着太后搬进了游仙园,住在清澜堂里。

  到了千秋节,满朝的文武百官携同家眷一齐进园子为太后贺寿,温元若也来了。他已经得了信儿,温无晴要见他,这是自打上次之后,温无晴头一次主动要见他。温元若一整天都有些心不在焉,直到见到温无晴,才踏实下来。

  温无晴长高了不少,已经到了他的肩膀处,整个人都长开了,褪去了孩童的稚嫩,带着少女的蓬勃生机和她独有的那份冷清傲然,站在自己眼前。

  温元若忽然觉得自己有些紧张,“无晴。”

  “世子爷,坐。”

  相比于温元若的紧张,温无晴举手投足间却透着一股公事公办的程式化。

  听到温无晴没有叫自己舅舅,温元若脸上一僵,随即从怀里掏出个帐本放到了桌子上。

  “这是铺子今年的营收情况,学社也很好,有几个孩子已经准备参加明年的乡试了。”

  温无晴不仅把铺子收了回来,而且在乡下办了一个学社,专门吸纳周边有心求学的孩子们,现在她的学社已经有一百多个孩子了。

  温元若几句话就把情况交了个底儿,温无晴耐心听着,等他说完了才开口。

  “我在宫里不能经常出去,这些事情多是仰仗您来完成的,您做得很好。”

  听到温无晴这样说,温元若才算是松了一口气,脸上有了笑模样。

  当初他答应了帮温无晴管事属实是因为心中有愧,没想到一来二去的,他还真管上了瘾,知道了这做正经营生的滋味。如今在叫他回家里遛鸟斗蛐蛐,他也是再也不肯了的,“长公主,您放心,只要是您交待下来的,我都尽心尽力地去办。”

  “今天请您来,确实是有事。”

  “南边战事不断,今后物价一定会涨,您记住,咱们的铺子一不许漫天涨价,二不许囤货居奇,三不许以次充好。”

  温元若听得点头,“长公主心善。”

  温无晴推过一只匣子,“若是有流民到了咱们庄子上,只要不作恶你们也别动手,护好自己人就行,必要的时候在城外设粥棚,赈济灾民,我这还有三万两银子,你拿去用。”

  流民伤人是常有的事,为了自卫很多地方都组了民团,太后赐了温无晴两个皇庄,就在东面,免不了也会受到流民滋扰。

  温元若没想到温无晴已经想得这么远了,迟疑了一下,收下了银票。

  “还有,若是见到了被遗弃的女孩,你们也收罗起来吧,送去学社,教她们读书识字,学医学商哪怕是学武艺,不拘的什么,都要叫她们有一技傍身。”

  这种时期女孩更容易被家族抛弃,而且等待她们的命运也不会太好,温无晴只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拉她们一把。

  “长公主。”

  温元若听到这就知道自己这位外甥女不是一时兴起,外面还是花团锦簇的不夜天,她已经想到了千里之外的事情,开始布局了。

  “这不是您一个人就能改变的。”

  温无晴微微一笑,“能做什么就做些什么,起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以后不会后悔。”

  这句话正中温元若心思,他时常想要是当初他能去甘南看看,哪怕是派人去甘南看看,温无晴也不会打小以虎为伴在荒山上长大。

  想到这儿,温元若立刻表态,“长公主,你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

  “有劳世子爷。”温无晴点点头,又想起一件事,“还有一事,请世子爷得空帮我打探一下芝华的父母兄弟在哪儿。”

  自从芝华进了凤栖宫,她的父母兄弟就被人接走了,到现在也不见踪迹。温无晴猜测,应该是太后派人接走的,为的不过是这些宫女们的忠心,这应该也算是大内不成文的规矩。

  温元若细细问了芝华家人的情况,心事重重地走了。

  送走温元若,温无晴也懒得再去前面了,此时太后正带着人在湖上夜游,七彩礼花时不时绽放在夜空,十分好看,就连温无晴都看得惊叹连连。

  可是这样的日子还能有几天呢,随着那个时间的不断临近,温无晴还有许多要做的,时间紧迫。

  千秋节一过,各地战报纷至沓来,南边局势愈发不容乐观,南庆大军边打边吸纳周边的散兵游勇土匪强盗,队伍日益壮大起来。

  这时候朝廷才真正重视起战事,开始全力应对,可是最佳的对战时机已过。

  因为前期的消极应对,地方官员和百姓对朝廷已经不信任了,有许多地方军队直接放弃了抵抗,带着百姓归顺南庆,更是助长了南庆的嚣张气焰。

  如此一来短短三年,本来是一次小小的属国叛乱,竟然演变成了一场席卷大半疆域,带给大虞灭顶之灾的光继南乱。

  光继十一年一月,南庆大军打到了晋中平原,朝廷派出养病已久的敬亲王前去议和。

  战事暂歇。

  三月,和谈达成,南庆建国,不再向大虞称臣;大虞割吉州一省给南庆,并向南庆赔款三千五百万两白银;南庆撤军。

  此外,南庆为了表示同大虞世代交好的决心,求娶公主。

  此和谈条约一出举国哗然,割地赔款,这是开国以来就没有过的。更何况还要和亲,南庆的老王爷今年不多不少整七十,而他们的唯一的长公主,才十六岁。

  “朕不同意,朕不同意无晴姐姐去和亲。朕要御驾亲征,那是朕的姐姐啊。”

  朝堂上,十三岁的光继帝推翻了御桌破口大骂,痛哭失声。

  可是谁都知道再打下去,就是苦战,皇室与百官承平日久,谁能舍得下这样的日子呢。

  更何况,南庆已经开出了条件,那条件,还不算难…

  紧接着,太后下谕旨,召十三至十八岁的宗室女入宫。

  一时间,宗室中人人自危,朝廷里风云莫测。

  渐渐地在民间流传起了一种说法,说南庆要的是真公主,若是派宗室女和亲怕是南庆不认,还是会打过来。

  这种说法在有心人的推动之下迅速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