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穿越重生>穿成年代虐文男主后>第81章 

  等待的日子是最难熬的, 但现在除了等,赵亭松也没别的办法。

  陆学林见他和林砚池整日愁眉不展,也安慰过他们两回。

  “你们这事我找人打听了, 成功率还是很高的, 别太担心。”

  林砚池本来有百分之五十的把握,听了他的话,变成百分之七十了。

  陆学林不会无的放矢, 他有路子, 说的话还是很可靠的。

  等了半个月后, 上头终于有消息了。

  这回找他们的不是市政府, 土地局那边直接跟他们联系的。

  林砚池心里怦怦跳个不停,他有预感, 这事的成功率已经有百分之九十了。

  不然政府那边不会再浪费时间安排人见他们。

  他猜得没错, 上回他跟赵亭松从市政府回来后, 陆宜年就组织手底下的干部开了会。

  最开始的会议上, 大家各抒己见,吵得不可开交,连续几天各部门的意见都没统一。

  还是陆宜年力排众议, 把这件事拍了板。

  自古改革多失败,想要大家改变自己的观念, 确实需要有人出来做表率。

  目前看来, 林岗村蚊香厂来当这个表率是最合适的。

  他们资金周转遇到问题,政府愿意给他们扶持,当然, 所谓的扶持也不是说免费把地给他们。

  政府这边给了他们三年的时间, 最开始这三年, 政府的地可以免费给他们使用, 但三年后,他们要想继续干,就得把买地的钱补上,不然政府这边随时有权利把地收回。

  赵亭松也不是真的想要免费批地,政府愿意给他三年的时间发展,他已经很感激了。

  林砚池也是这样的想法,他想做的就是为厂子争取一点时间。

  房山县比起其他郊区,离市中心算是比较近的,交通便利,马路也是早就修好的,越早拿下这块地他们就越赚,只要厂子能建起来,他相信,三年之内他们一定能挣到十万块。

  土地局这边批了地后,赵亭松就开始在各个部门跑手续,等手续齐全,他就去联系施工队建厂房。

  徐东知道他要在北城开厂,自己手上的活也不干了,整天就跟着赵亭松一起跑,他是土生土长的北城人,对这片地比较熟,施工队的人还是他帮忙联系的。

  找不着活干的邱阳也没闲着,赵亭松忙着建厂没管他,等想起他时,发现邱阳正在外头搞推销。

  他没事就拿着草药包在几个城区转悠,还真让他推销出去不少。

  他这个人知恩图报,现在赵亭松需要人手,他就不请自来。

  昨年他跟着赵亭松去外地搞批发,车是赵亭松开的,本金也是赵亭松拿的,他就磨了磨嘴皮子,就分了几千块钱,这种好事别人求都求不来,偏偏让他遇上了。

  他拿着这些钱回了老家,把家里漏水的房子重新修建,让几年没穿过新衣服的爹娘换了新装,还给他爹买了收音机,可把村里那些人羡慕坏了。

  他们家的人都没本事,以前在村里老是受人欺负,他在城里挣了钱,回家终于能扬眉吐气了。

  当初他离开村里的时候,那些人都笑话他,觉得他没本事没学历,一个农村人身体还那么单薄,到城里能干什么。

  讨饭恐怕都抢不过别人。

  去年他衣锦还乡,这些人一个个都变了样,好多人都来巴结他,村里那些年轻人都想跟他一起进城呢。

  邱阳心里唾弃这些墙头草,面上却没表现出什么厌恶的情绪来,父母还在村里,他不能把人得罪。

  一一搪塞后,天不亮就走了。

  他能有今天,全靠赵亭松,赵亭松仗义,他邱阳也不是不识好歹的,他跟着赵亭松混,自然盼望着赵亭松好。

  赵亭松早就知道他适合搞推销,现在城里的厂子开始建了,生产量加大,他们手上的销售渠道是根本不能卖的,想挣钱,就得把产品往全国各地销售。

  这事他认识的人里,除了邱阳,还真没其他人能干。

  赵亭松想正式聘请他当推销员,又不知道给多少钱合适。

  城里的工人一个月最高也就七八十,邱阳每天都在外面跑,一天的消费比待在厂里的工人高,一个月几十块的工资也太低了些,但是具体给邱阳开多少,他也拿不准。

  还是得和林砚池商量。

  销售这个职业,自古以来工资都是跟订单量挂钩的,北城这边的厂子还没建好,生产量跟不上,推销也没用。

  邱阳只能在北城市周围的几个区推销,两人商量过后,决定每个月给邱阳一百五十块的底薪,如果他签了单,不管是蚊香还是草药包,订单数量每满五百就给他提十块。

  赵亭松听了觉得这个办法可行,把邱阳找来问他同不同意。

  邱阳文化水平不高,但好歹是上过学的,他这个月跑了几个区,签了不少单,算下来一个月能挣两百多。

  据他了解,这城里可没哪个厂子的工人能有这么高的工资了。

  他也算是独一份,这哪能不愿意。

  林砚池道:“工资只是暂时,等城里的厂子开始运作,到时候可能需要你去外地推销,每个月我们给你多加一百块的车旅费,你觉得行吗?”

  邱阳乐道:“行,怎么不行,你跟赵哥都是好人,我知道你们不会亏待我的。”

  他手上还剩不少钱,拿着那笔钱回乡下,能讨个漂亮的老婆,过上比一般人都要好的生活。

  可那不是他想要的,北城这边繁华热闹,他想在这里挣很多很多的钱,到时候买房子,把父母都接过来。

  赵亭松和林砚池给了他一个在城里彻底稳定下来的机会,他肯定要抓住。

  林砚池见他上道,就拿出两份合同让他签了字。

  他这个人比较谨慎,不管再好的关系,只要涉及到金钱的问题,都会签合同。

  白纸黑字,谁也抵不了赖。

  有工资拿,邱阳干得更起劲了。

  到底是从农村出来的,邱阳看起来滑头,吃苦耐劳这方面一般人还真比不上他。

  每天他就早早起床,背着个装着草药包的挎包到处推销。

  天气热了,草药包的销售量急转直下,开始停滞,他转头就开始推销蚊香。

  蚊香的单价比不上草药包,但需求量比草药包要大得多。

  草药包不是必需品,蚊香可是,一到夏天,这玩意家家户户都少不了,卖得可快了。

  而且林岗村的蚊香和市面上的蚊香有很大不同,现在市面上的蚊香都是以绿色为主,灭蚊效果虽然不错,气味却很呛人。

  林砚池改进的蚊香,用碳粉做坯基,效果好,烟雾少,还带有草药的香味,很容易被人接受。

  卖得最好的那个月,加上底薪,邱阳挣了六七百。

  拿到钱的时候,他乐得找不到北,还主动请了赵亭松和林砚池去国营饭店吃饭。

  这俩是他的贵人,可不得打好关系。

  ……

  八月份的时候,房山县那边的工厂终于建好了。

  林砚池中途过去看了一次,后来就没怎么管了,建成后,赵亭松带着他一起过去瞧了瞧。

  车子开在马路上,老远就能看到那一幢幢厂房,看起来特别气派。

  厂房外的马路也重新整修过,三辆货车同时行驶都没问题。

  多宏伟的建筑林砚池都见过,偏偏这几栋红砖建的厂房,最让他震撼。

  只有他跟赵亭松明白,在这一片建立厂房有多不容易。

  厂房外有一扇很大的铁门,看到赵亭松来了,门岗里的两个保安就出来开门。

  “赵厂长,您来了。”

  赵亭松冷酷地点点头:“我们随便逛逛,你们不用管。”

  保安道:“那行,有什么事您叫我们。”

  赵亭松颔首,带着林砚池走远些,他绷着的身体才放松下来。

  林砚池知道他在别扭什么,学着刚才那两人的腔调:“赵厂长,您好。”

  赵亭松看着他的眼神有些哀怨。

  林砚池哈哈大笑,调侃道:“赵亭松,你现在可真威风。”

  周围没人,赵亭松捏了捏他的手指:“连你也埋汰我。”

  林砚池道:“什么埋汰,我这是在夸你呢。以后这样叫你的人只会越来越多,你得适应。”

  赵亭松叹气:“听起来也太奇怪了。”

  在村里办厂子,大家都是直呼其名,现在到了城里,这些人都叫他厂长,他心里是说不出来的别扭。

  林砚池看起来倒是特别习惯,赵亭松道:“不然,这厂长由你来当吧。”

  这么馊的主意,也亏他想得出来。

  林砚池怒道:“又当厂长,又搞研发,你是想累死我?”

  他为了新产品的事已经够秃头了,现在赵亭松竟然连厂里的事都想让他来,甩手掌柜也不是这样当的。

  赵亭松看他生气,也觉得自己口无遮拦,忙道:“开玩笑的,我哪舍得。”

  管理一个厂子有多累,他是明白的,他可不想让林砚池受这份苦。

  作为枕边人的林砚池,老早就发现了赵亭松的小情绪。

  最初建厂的时候,赵亭松是真的开心激动,只是随着厂子的建成,林砚池发现,他变得越来越急躁。

  刚才那些话,更是侧面证明了,他内心的不安。

  看着赵亭松不自觉蹙起的眉头,林砚池轻声问他:“你在害怕什么?”

  他们两人互相依靠,在彼此面前从来不会硬撑,难过也好,开心也罢,都会开诚布公的告诉对方。

  听他这么问,赵亭松老老实实道:“我没害怕,就是感觉压力很大。”

  没办厂之前,他是一点不虚,老想着在北城干一番大事。

  厂子真建起来后,要考虑的事情越来越多,肩上的担子一下子就重了。

  以前在村里,一家人能吃饱饭就觉得特别满足,办了厂,就不能只顾自己了。

  村里的厂子干不走大不了就解散,家里有田有地,那些工人也不会饿死。

  可城里这些人都指望着手上那份工作养家糊口,若是厂子的效益不行,工人也要跟着受罪。

  办厂的事,家人朋友鼎力支持,政府也高度关注,所有人都把目光聚集到他身上,看看他到底能弄出什么名堂来。

  想到这些问题,赵亭松就压力倍增,晚上都睡不着觉。

  林砚池了解他,知道赵亭松并不是在打退堂鼓,只是钻了牛角尖。

  “村里的厂子收益一直在增加,欠政府的钱,咱三年内肯定能还上,至于城里的工厂,你要怕效益不好,咱可以少招几个人,先试试水,等收益起来了,再扩大规模,我们有技术,有经验,没有做不好的道理。”

  他拉着赵亭松的手摇了摇:“再说,还有我呢,就算你对自己没信心,也要对我有信心。”

  赵亭松握着他的手有些用力,呼吸都滚烫起来。

  林砚池用另一只手摸了摸他的头:“不要担心,我会永远陪着你的。”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