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有些生气,这些人不会分忧,只会使绊子,每次出个什么政策不管是什么都先反对。

  但右相是他的人,所以他忍着脾气问「那依陈爱卿这事怎么解决」。

  陈丰田「皇上,自古戈壁滩就是我们与北漠的分界线,那里荒无人烟寸草不生,就没有人能治理,现在萧世子要把商贸互市放在戈壁滩上,有没有去那交易暂且不说,那儿生存环境恶劣,并不是什么适合易市的好地方,更别说萧世子竟然还要盖什么长城,那是多大的工程,这是劳民伤财的事,增加百姓的徭役,会引起百姓暴动的,和北漠没有了缓冲地带,一但打起仗来,会徒增很大伤亡的啊」。

  皇上“说完了?”

  陈丰田不吭声,皇上又环视了一圈剩下的大臣,“你们都是这么想的?”

  大臣们纷纷跪下「臣等附议」

  站的就剩下萧启山,傅璎,还有大理寺卿严正,竟然还有大学士孟庆华,这个老狐狸上次因为女儿得罪了定国侯府以后,更加谨小慎微了,他会分析皇上的心思,皇上明显就是想重要定国侯府的人,他们如果硬要阻拦不仅会引起皇上的反感,还会得罪定国侯府,得不偿失,所以他没有跪,不如在定国侯府四面楚歌的时候力挺定国侯府,拉进关系还能得皇上赏识,至于严正,他是因为上次窦瑾苒教了他怎么收集指纹,帮他破了不要案子,所以他相信窦瑾苒一定有办法治理戈壁滩,一想到到时候怎么戈壁滩上欣欣向荣,他就兴奋的也想去参与一把,可惜就是手上的事太多,他走不开。

  皇上看着站着的寥寥无几的几个人,忍不住怒气,拍了一下扶手怒斥到「你们除了说这不行那不行还能干什么?你们能给朕挣来大笔的银子还是能不费一兵一卒把北漠的大汗换了,还是能给朕开拓领土?

  现在定国侯府的世子和夫人把事办了,有功之臣不能奖?我看你们是太闲得慌都该叫你们去戈壁滩搬石头」

  骂完皇上坐那直喘气,李胜赶紧递了一杯茶过去「皇上息怒,保重龙体」。

  底下的大臣「皇上息怒」

  这次站着的也跪下去了,皇上缓了半天,底下鸦雀无声。

  皇上「你们担心的问题金安郡主都已经提出解决办法了,戈壁滩她有方法治理,短则三五年,长则十年,她就能把戈壁滩恢复成草原,盖长城不是征百姓的徭役,是自愿出工,这笔银子由朕得私库和萧宿他们出,不动用国库,有了互市两国互通有无只会加强友谊也不会打仗,即使打仗朕也相信我大殷的精兵强将,战无不胜」。

  看到皇上好像心意已决,陈丰田的矛头又指向了萧启山“定国侯,这件事你怎么看?”

  萧启山心里叹了口气,该来的总会来,逃不过,昨天夫人跟他说了儿子和儿媳妇干的事以后,他就知道今天上朝都得冲着他来了。

  “皇上,臣有其他事要奏。”

  皇上对他的态度就温和了许多「萧爱卿有什么事就直说吧」

  萧启山深吸口气「皇上,臣想请辞,告老还乡」。

  大殿里又是一片哗然,皇上都愣怔的没反应过来。

  萧启山看皇上不说话,又说了一句「求皇上成全」。

  皇上才反应过来,有些压抑的怒意“为什么?”

  “回皇上,臣老了,干不动了。”

  皇上又拍着扶手“你老,你有朕老吗?”

  “皇上,臣在北漠那三年天寒地冻伤了根基,现在身体越发的差,越发的力不从心,而且臣消失了三年,愧对家人,想趁此机会好好在家陪陪老娘和夫人。”

  提到萧启山在北漠待了三年,皇上就无话可说,他愧对萧启山一家,所以他才想尽可能的补偿他,可是这大殷不是他一人说了算,有些平衡还是要维持的。

  皇上嗓子发紧,半天才艰难的说“可是朕还需要你带兵”

  萧启山头挨到了地上恳切的说“皇上,江山代有才人出,我老了,该给有才干的人腾地方了,您不是加来了恩科,过一阵子就要殿试了,到时候多选一些青年才俊为皇上效力。”

  皇上沉思不语,其实他知道萧启山为什么要这么做,要想让萧宿和窦瑾苒的事情顺利,他就得放弃手中的权利,那些大臣不会允许一家独大的,虽然给萧宿和窦瑾苒的权利大,但是他们是经商,士农工商,商是最末等的,即使萧宿正三品,他也在朝中说不上话,反而萧启山的影响力更大,如果用萧启山的权利换萧宿和窦瑾苒的权利,大臣们还是愿意的。

  时间就这么一点一点过去,大殿上无人说话,萧启山的头还是抵在地上跪着,无比虔诚。

  皇上看着这个陪这自己风风雨雨几十年的老朋友,心里泛酸,他想干点大事,干点利国利民的事,窦瑾苒正好能帮他实现这个愿望,要想事情顺利,他只能再一次对不起这位老朋友了。

  想到这,皇上沉声问道“你想好了?”

  “回皇上,臣早就想好了。”

  “那好,朕准了。”

  大臣们的心里都五味杂陈,再想说什么也没有理由了,人家都辞官了,在权力最顶端的时候说退就退,这不是一般人能有的魄力。

  皇上的话一出,萧启山舒了一口气,他直起腰,摘下来自己的官帽,掏出了官印,脱了朝服,里面尽然还有一件常服。

  萧启山把衣服叠好,连同其他两样双手举过头顶,李胜赶紧下去双手接过,皇上看到他这样,眼眶都发酸,看来他是早就做好了准备啊。

  从他还是皇子的时候,无论他做什么决定萧启山都是会站在身边支持他,这就是为什么察觉到太子有异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的原因。

  萧启山辞官了,这下那些想反对那些旨意的大臣无话可说了,旨意顺利的下达了。

  散朝后,李胜追上了萧启山「侯爷,皇上请您一起用午膳」。

  萧启山又跟着皇上回到了勤政殿的偏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