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穿越重生>霸总的古代帝王之路[穿越]>第105章 术业有专攻

  雷鸣放松身体,坐下来享用了一杯茶,这茶叶是前几天摘下来的,简单炒干了再泡水的,味道青涩,不过雷鸣喝惯了也不觉得难喝,但他觉得,外地人怕是不会买这种又苦又涩的茶叶喝的,王爷大张旗鼓地采茶制茶,最后八成要亏。

  不过以他和王爷的关系肯定是不会提醒他的,让他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也好,否则他真以为钱是那么好挣的。

  雷鸣放下茶杯,看着李煦说:“这粮税一事,也得寇将军点头了才行,王爷您看……”

  “不急,改革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只是刚好看到了这两篇文章才找雷大人来谈一谈,顺便让你看一看这批学子,总要你认可了才行。”

  雷鸣重新把两份文章读一遍,撇开观点不同,这两篇文章写的还是不错的,条理清晰,用词妥帖,看得出是有文采的人,这样的人平时被他瞧见肯定是愿意录用的,但想到这是顺王招来的人,他就有些不得意了。

  “王爷是想重用他们二人吗?”

  李煦点头,“这两位都是自小读书的,还曾出过南越游学,见识和阅历都不错,就先从县丞做起吧,正好,雷家不是有两个年轻人在县令的位置上吗?一个是剑州县,一个是建阳县,是吧?”

  雷鸣心下一紧,硬着头皮点头,“正是。”

  李煦回来后,寇骁那边收集的资料也到手了,总体评价,雷家人当官大多数都属于胡涂官,得过且过,贪倒是贪的不多,毕竟百姓们都穷,刮不出几两肉来,这剑州县和简阳县都在西北,更是穷困潦倒,会被分配到那里的肯定在族里不受重视。

  “那就取代他二人吧。”

  “王爷!”雷鸣想再为家族子弟争取一番,但对上李煦那双深邃的能看透一切的眼睛,他什么也说不出来了。

  李煦起身,拍着他的肩膀说:“老雷啊,别计较这一时得失,雷家有更广阔的天地,何必把子孙都把绑在官场上,何况还是那样的穷地方。当个县令有什么好的?有本王引路,雷家的生意能做遍天下,就是西域南洋也去得,等积累了阅历再让他们为官,相信他们会做的更好。”

  “真能如此?”雷鸣听到最后一句激动地问。

  李煦给了他一颗定心丸,“你放心,若五年后,他们当中还有人想当官,只要能通过本王的考核,一定重用之。”

  “多谢王爷。”雷鸣感动的老泪纵横,有这句话,他也就能和家族交代了,族中长老肯定也不会反对,只是这么一来,他们雷家就彻底攀附顺王了,也不知是福是祸。

  陆陆续续有人交卷,除了识文断字的学子,其余人的答案都是由文吏代写,再交给李煦审阅。

  这些人中,一大半都是匠人,这部分人的答案不是用笔写出来的,而是用工具做出来的。

  第一个来交成品的是一名篾制品的匠人,他做了一款竹帘,水稻收割后脱粒时围在木桶上,可以防止谷粒飞溅,是非常有用的东西。

  李煦之前看过这时代的农具,知道稻子脱粒靠的是人力拍打,谷粒受力后掉落下来,落在木桶里,就是一颗颗谷子了,再晒干过筛,筛去空壳,剩下的就是饱满的谷子了。

  从耕种到收割,这一系列全靠人力,如果换上现代化的机器,速度会快无数倍,但这显然不可能。

  李煦要做的是,激发这些古代匠人的创造力,尽量创造出更便捷更省力的工具,他能的仅仅是一些参考。

  “很好,东西实用,但只能评为中等,你可愿意去茶园当个管理器具的管事?茶园里需要大量的竹筛竹篓。”

  那匠人欣喜不已,他都以为自己要落选了,毕竟这东西太简单了,没有技术含量,没想到还能挣得一个管事,“多谢王爷,小人愿意。”

  李煦从不小看古人的智慧,这些工匠们自小就学手艺,有的专攻一门手艺几十年,已经算是专家了,他们缺的是相互点拨和开阔眼界,思想的局限限制了他们的发展。

  但在第二天,李煦见到了一个令他意想不到的成品,一个名叫朔的年轻人做出了水车,虽然只是一个小型水车,但已经耀眼的令人无法忽视。

  李煦原本还在想,等招到足够的工匠,他也要把水车做出来,图纸他都准备好了,这样一来,在坡地上开垦出来的梯田就不愁灌溉问题了,能增加多少良田。

  “你叫朔?有姓吗?”李煦端详着那名年轻人,他大约也就二十几岁,长相普通,丢进人群也没人注意的那种。

  年轻人跪趴在地上,拘谨地回答:“奴小人无姓,曾是一户张姓人家的家奴,自小跟着木匠学手艺,后来主家落魄,供养不起我们,就将家奴遣散了。”

  “这个水车是你想出来的吗?”

  “是的,小人恢复自由身后做过两年佃农,给雇主家种田种果树,那果树长在山坡上,无水灌溉,小人就想做个东西将水送到坡上。”

  李煦深表感慨,这个社会是不断进步的,你永远不知道你想要的东西在世界某个角落正悄然产生。

  “那你做成功了吗?”

  朔抬起头,尴尬地说:“只在闲暇做过小模具,并未曾实验过。”

  李煦起身,走到他身边将他拉起来,让他带着他做的水车一起去检验成果。

  水车原理很简单,大水车有大用处,小水车有小用处,朔做的这台水车只有人高,灌溉能力有限,却已经让旁观者看到了成果。

  钟水清和其他官员大声叫好,脸上挂着喜悦,“有此利器,往后灌溉也便宜许多。”

  李煦给了朔一个优等的成绩,并且问他:“你可有户籍?”

  朔红着脸说:“并无。”像他们这样没有户籍的人在外是很难行走的,连工作也不好找。

  “稍后持本王的名帖去落户,你可以给自己选个姓。”

  朔激动地磕头谢恩,然后希冀地问:“小人可以姓张吗?”

  “自然。”

  下一个让李煦惊艳的是一份图纸,一份水利工程图,出自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家之手,他家往上数三代,曾经是在上个朝廷做过官的人家,王朝覆灭后,他们家人南迁至南越,一直在南越生活。

  李煦也是这时才知道,原来有专门负责管渠的官员,有点类似现代的水利局,只是职责更加细化更加单一。

  李煦看得懂图纸,这份水利工程图的亮点在于,他将沿着闽江河多处设闸,每个出口都修建一条四通八达的水渠,用以灌溉水田,除此之外,在洪灾来临时,还能通过水渠分流河水,减轻灾情。

  南越年年洪涝,闽江河是南越最大的一条河,横贯东西,河的两岸也是重灾区,如果能分流成功,无疑可以减缓灾情。

  但自古以来,想到此法的人很多,真正能做成功的却没有,无非是这么大的一项工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动用的人力物力财力不知道多少。

  想想秦朝时的郑国渠就知道了,只这一项工程就耗费了多少国力。

  但这个工程必须做,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是利国利民的,而且李煦手上还有水泥配方,这绝对是颠覆这个时代建筑业的一大利器。

  “这份图纸是从老朽的祖父那一代开始绘制的,老朽的父亲花了毕生精力加以修正,而老朽这几十年也走遍南越,根据各地地形加以修正,绝对是可行的。”

  李煦让吴进搬来椅子给他坐,和他谈了一个时辰,知道他今年才四十五岁,脸上的风霜与满头白发都是几十年走南闯北累出来的,越发敬佩这样的人才。

  “岑先生为何愿意将如此重要的图纸献给本王?”

  岑堇伸出双手,递到李煦面前,“王爷请看,老朽的这双手几乎要废了,再也无法绘制精细的图纸了,老朽十八岁时娶妻,二十岁生子,但因老朽一直在外,妻子双双死于洪灾,老朽四十岁时收养了个孤儿,想将这本事传于养子,奈何他无甚天赋,这图纸到了他手上怕是会成为废纸一张。

  这是岑家三代人毕生的心血啊,老朽在死前若不能找到合适的继承人,这份心血只会付诸东流,原本,老朽来闽州是想将此图献给寇将军,就算做不出来也能代代相传。到了闽州后,王爷的事迹每日都在市井传播,老朽就知道,机会来了,这份图纸一定能在您手中变为现实。”老人家说着说着热泪盈眶,那是一种李煦无法理解却又备受感染的情感。

  李煦将图纸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木筒里,“本王无法做出保证,但这项工程利国利民,本王会尽力去完成他。”

  岑堇叩首,拜谢。“老朽怕是无法亲眼所见了,劳烦王爷,待他日渠成之日,派人到老朽坟上上一炷香,告知这个好消息。”

  李煦可不敢受他的跪拜,让吴进把人扶起来,“岑先生才四十五,身体好好养一养,未必不能亲眼见到它,本王还需要岑先生的大才。”

  得知岑堇连个固定住所都没有,像张朔那样情形的人也不少,李煦打算在旧王府的隔壁盖一片宿舍楼,给这些无家可归的员工住。

  工人还不用另外找人,来面试的这些人里一大半都是手艺人,建个宅子不在话下。

  ******

  面试这三天,李煦见到了许多稀奇古怪的东西,大多数是出自匠人之手,这些手艺人的想象力真的很丰富,如果有人指导,技术肯定会有质的飞跃。

  一位石匠送来的答案是一块石碑,石碑上刻着大写的数位,说是用来分割土地面积的,可以用作界碑,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他在石碑上头雕刻了一只憨态可掬的小狮子,小狮子活灵活现,一眼就得到了李煦的认可。

  他想以后王府门口的石狮子就有着落了,要是能流传下去,现代那些机器切割出来的石狮子都得跪拜喊祖宗。

  还有个木匠更有意思,精心雕刻了一整座庄园,有房有舍,有田有地,花草树木一应俱全,栩栩如生,手艺令人赞叹,问他这与种田有什么关系,他说是为了更好地规划这座山庄,他们现在所处的山庄是寇家的,就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庄子,如果能按他的设计来改造,可以多出几块水田,多出几亩菜地,又美观又实用。

  李煦信了他的邪,把那座庄园收下了,以后就照着这个样子建一个,至于这位人才,以后可以去搞城市规划,这乱糟糟的闽州城总有一天要改建的。

  除此之外,做出农具的人是最多的,有些太另类根本无法使用,也有一部分是真的有用,只是现在的技术不支持,还有人画了个谷风机的图纸,但没能做出来。

  李煦按照小时候见过的谷风机样子给他改了图纸,让十几个木匠和他一起配合制作,两天时间就得到了一台谷风机,这种设备在他小时候农民家家家户户都有,晒干的谷子都要用谷风机过一遍,筛除空壳和杂草。原理很简单,摇转手柄,带动风叶转动,风力将匀速落下的谷子中过轻的空壳吹出去,落下来的就是好的。

  好东西都是一目了然的,钟水清在一旁边看边记,激动的手都在抖,这些农具要是能推广下去,对百姓的好处太大了。

  三天过后,面试彻底结束,李煦一共录用了五百五十七人,比预计的少了一半,却已经是非常庞大的数字了。

  除了十五名学子给了不同品级的官位,李煦还选出了五十名手艺超群的匠者组成了一个新的部门工部,而这个工部的老大就是岑堇,张朔和另外一位名陈铭的升作为副手。

  南越的官职不是以六部来划分,李煦比较熟悉的古代朝廷都是以六部划分职能,他不知道这样的制度好不好,但能被封建王朝沿用千年,想来是比较合理的,以他对郡守府的了解,职权分离不清是目前最大的问题。

  但要改变一个郡的政权结构就等于和朝廷作对,南越虽然相对独立,是自己的小朝廷,但事事也要上报,并不是他想改革就能改革的。

  李煦要成立一个新的工部,并且任命匠人为官,此事就得到了郡守府上下一致反对。

  如今,整个大燕王朝还处于世族贵族把持朝政的状态,他们是一整个利益团体,垄断了全国大部分的资源,土地、官位、金钱、权利等等,李煦不仅要设立新部门,还要提拔匠籍者充当官员,这与世族的观念严重不符。

  不是没有皇帝想过改革用人制度,但是突破不了世族这道防线,一切计划都被扼杀在摇篮里。

  匠者乃贱籍,李煦录用的人中甚至有不少是世族送来的家仆,他们改名换姓,改变出身来应试,为的是什么不过是一枚安插在顺王府的棋子罢了。

  可有一天,他们手中的棋子受顺王重用,步入官场,平步青云,品级甚至比家中子弟还高,这让他们怎么答应。

  而且在读书人眼中,会手艺的匠者是不入流的,只有读书方为人上人。

  李煦对此嗤之以鼻,他不是不喜欢读书人,而是一个人如果只会死读书,那好,你可以去教育部门或者去管文书,让他去管修桥铺路,管农业生产不是搞笑么。

  术业有专攻,为官者也是一样。

  “还是被驳回了?”李煦看着急匆匆跑来的吴进问,今天是他第三次将设立工部并且任命官员的文书递给郡守府,但三次都被驳回了,对方理由很明确:自古匠者为贱籍,不能为官。

  也就是说,你顺王想设立个工部可以,但想用匠人做官,没门。

  李煦提出的名单里,岑堇不算是匠籍,但他一辈子都在流浪,名声并不好听,也不被大众认可。

  吴进点点头,提议道:“殿下,不如您从学子中挑个人做为工部长官,明面上他管着工部,实则让岑老先生掌权,至于张朔他们,等将来您底气足了,再擢升他们就是了。”

  李煦手里转着笔,“你说,如果寇将军在,他会支持本王的决定么?”

  “这……”这可难倒吴进了,他和寇骁见面的次数不多,而且寇家也是世族,想来和郡守府那群人站在一边的可能性更高些。

  李煦突然迫切的想知道寇骁的想法,在这个时代,他孤军奋战,特别想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人。

  他提笔写下了一封信,让吴进找人送去给寇骁,再三交代:“让送信之人等寇将军回信后一起带回。”

  “诺。”

  等吴进离开,李煦仔细思考他的提议,这个法子不是不行,但意味着他要妥协。

  李煦身居高位多年,已经很少需要妥协了,这突然被落了面子,他最先考虑的并不是妥协,而是怎么让对方臣服。

  但他一时间也没有很好的法子,原主当太子时也提过要从寒门学子中选拔人才,但依然没成功,不仅如此,还让他失去了不少世族的拥护。

  李煦一个外来人口,想打开这个局面更难,他还没能做到一呼百应,会被人反驳太正常了,只是理解是一回事,心情抑郁是另外一回事。

  工部的事情就这样搁置了,反正匠人们都投入到建宿舍楼的项目中,并且为李煦拿出的水泥配方着迷不已,谁也看不到顺王与官府之间的暗流。

  宿舍楼的图纸依然是李煦设计的,那样式实在过于简陋,以致于遭到了一群审美观超出水平线的手艺人的一致抵触,大家都觉得,大门上怎么可以不雕花呢?房梁上怎么可以不刻画呢?墙壁上怎么可以光秃秃的呢,至少得让石匠在每块砖头上刻朵祥云吧。

  李煦一棍子打醒了一群人:“宿舍楼只是暂借给你们睡觉用的,还真当自己家了?再说了,本王还等着你们去修路呢,哪来那么多时间搞技术创作。”雕花刻画的,能当饭吃吗?能卖钱吗?

  李煦这边刚发完威,那边就撸了雷家十五名子弟的官位,其中包括了郡丞雷战,雷鸣的亲兄长。

  这事情大家早有心理准备,雷家人也私下达成一致了,通知下来的时候大家反而松了口气。门口的寇家军终于撤了,他们终于不用再面对一群凶神恶煞的士兵了。

  这些空出来的职位有高有低,高的则从原有官员中提拔顶上,低的位置则由那十五名学子顶上,而最受人瞩目的郡丞的位置,李煦力排众议,推举纪韩宇上位。

  郡丞作为郡守的副官,管着南越大小事务,凡是都可以插一手,权限极大。

  “王爷,不是下官故意为难,而是这郡丞的位置重要,这位纪先生年纪轻轻,恐怕无法胜任。”

  李煦今日带着纪韩宇来了,“能力的大小从来不以年纪论,本王年纪也不大,自认为还有几分本事,寇将军年纪更小,谁敢质疑他的本领?”

  “王爷身份高贵,自小有名师教导,寇将军天赋异禀,出身将军世家,二位皆不是凡人,岂是我等可比。”

  李煦指了指纪韩宇,笑着说:“我这位纪先生也不差,他可是卢山长的关门弟子,哦,卢山长你们知道吗?”

  在座的都是南越数得上号的人物,当然知道卢山长是谁,一听纪韩宇是卢山长的关门弟子,目光顿时不一样了。

  南越因不受朝廷重视,读书人少,也没出过几个名气大的大儒,对读书人的敬佩是刻在骨子里的。

  李煦好不夸大地说:“卢山长是父皇恩师,纪夫子论资排辈还是本王的师叔呢,才能一流,只是缺乏历练,不信,你们尽可以考校他。”

  “王爷,既然纪先生如此高才,不如先从县令做起,待一两年再往上擢升不迟,如他政绩斐然,这下一任的郡守非他莫属。”雷鸣提议说。

  李煦原本也是想过让纪韩宇从小官做起,慢慢积累经验,但工部的事情给他提了个醒,他没有时间慢慢等,他需要有个助力身居高位,能义无反顾地支持他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