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穿越重生>异界种田小日子>第419章 承包食堂

  现在书院还没有开学,凌老十分悠闲,约着夏老喝茶下棋,闲聊打发时间。

  高大小厮从外面冲进来,“恭喜老爷,泽清少爷拔得头筹,又考了案首,成了我们杞县十年以来的小三元。”

  凌老并不意外,祝泽清什么水平他心里清楚,只要不发挥失常,这个案首一定是他的,何况有季玄默盯着,没有官员敢徇私。

  虽然不意外,但成了事实,非常高兴。

  凌老关心问,“他们什么时候回来?”

  高大小厮不太确定,“明日应该就回来了。”

  凌老点了点头,“你跑一趟祝家村,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泽清的家里人,怕是已经等着急了。”

  高大小厮抱拳应话,“是,老爷。”

  夏老捋了捋胡须,也非常高兴,毕竟培养祝泽清他也有一份功劳,“我的心可以放回肚子里去了。”

  凌老说了一句,“一直都可以放在肚子里。”

  夏老笑了笑,“你说的对。”

  祝泽清考了案首,并且成了小三元,还是杞县十年以来的小三元,让所有人始料未及。

  高大小厮把消息告诉凌老之后,立即又跑了一趟祝家村。

  等祝泽清回家的时候,他成了小三元的事已经传得人尽皆知了。

  县衙及时贴出喜榜,贴出今年考上秀才的名字,并且点名表扬了祝泽清,还设下了宴席宴请一众秀才,庆祝活动搞得十分盛大。

  祝泽清的才子之名在一众书生间流传,只要杞县没有出现第二个小三元,那这段历史就还是他的,一时风头两无

  在县城里的应酬过后,家里也准备办酒席,庆祝祝泽清考上秀才,好好热闹一下,趁机一雪前耻。

  宴会这天,来了好多好多人,五十桌都不够坐,后面还加了好些座位。

  有村民喊,“县令大人来了。”

  祝泽清上前迎接,除了县令大人,还有几个官员和杨捕头,“见过几位大人,见过杨捕头。”

  县令大人微笑着扶起祝泽清,将身后的盒子亲手交给他,“考取小三元不容易,这是县里给你的一些奖励,以后再接再厉。”

  祝泽清接过礼物盒虚心道,“是,大人。”随后把几人迎入家里,好吃好喝得招待。

  简君杰和陶子衡以及几位同窗也来了。

  县城里一些有生意往来的商户也来了,送来了厚礼交好。

  村口的位置停满了马车。

  祝德和祝浩灰扑扑的站在他们的家门口,看着张灯结彩的祝泽清家,一双眼睛嫉妒地发狂。

  他们俩也去参加了院试,但都名落孙山了,一想到他们瞧不上的祝泽清竟然成了小三元,他们就如鲠在喉,寝食难安。

  之前的反面教材活生生逆袭成了正面典范,人人夸赞。

  祝德咬牙切齿地说道,“真是刺耳,十年才考上秀才,有必要那么高调吗?”

  祝浩也是一张脸阴沉沉的,“可能也就止步在秀才了,就不怕闹笑话吗?”

  祝德眼睛瞪着,“这祝泽清就是不懂见好就收,不过是运气罢了,我不信他下次运气还那么好!”

  祝浩沆瀣一气道,“现在好运都花完了,下次肯定名落孙山,然后再也爬不起来。”

  祝德和祝浩用最毒的话说着别人的喜事,发完牢骚,回了家睡大觉去了,眼不见心不烦。

  这边。

  大舅母又送来了两只鸡,然后逮着祝泽清就一顿天花乱坠的夸赞,“我们家侄儿以后终于可以抬头挺胸做人了。”

  只要成功一次就可以覆盖以前所以的失败,然后大家只会关注你的成功,不会再关注你的失败。

  “泽清啊,虽然这次咱们考得好,但不能松懈啊,下次继续这么发挥,一举考上举人。”

  “然后咱们再考进士,以后当大官儿。”

  听着大舅母的夸赞,周围围着的村民也跟着不要钱的夸,准备夸出一朵花儿来。

  除了祝泽清是大家夸赞的对象外,家里其他人都是被夸的对象,反正过去的不好都被掩盖了。

  热热闹闹的宴会持续了一天,吃了夜饭,天色不早了大家才回家。

  祝泽清推门回到房间,一身疲惫,“累死了。”

  江一宁直接四仰八叉地躺到床上,打了一个哈欠,“我现在就能睡过去。”

  祝泽清走过来躺到旁边,“接下来有二十多日的休息时间,有什么想做的事情吗?”

  江一宁侧过身,用眼睛勾勒着祝泽清的五官,“没得玩儿了,马上春耕了,要侍弄家里的田地和山里的果苗,你要不要去看看,大半年,有些果树长大了好多。”

  祝泽清点点头,“这我倒是忽略了,帮着干活儿才是。”

  第二日,祝泽清往香尘山走去。

  去年三月到五月间,祝泽清在香尘山上种下了果树、药材、香料。

  荔枝、红毛丹、龙眼、樱桃、猕猴桃、石榴、菠萝、火龙果、紫葡萄、红香蕉。

  灵芝、常山、砂仁、丁香、藿香。

  香料是常用的那些香料。

  熬了一个冬季,都长大了不少。

  果树虽然小,也是要落叶子的,熬过了一年的寒冷,现在开始抽出绿芽,嫩绿的小叶子长在褐色的树枝上,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

  火龙果和菠萝今年一定会结果,樱桃、紫葡萄可能会结果。

  看到祝泽清往山上去,负责种植果树的长工纷纷赶了过来,祝东问道,“泽清,是需要施肥了吗?”

  祝泽清道,“对,春天到了,应该施一些春肥,确保发芽。”

  祝东道,“肥我们已经育好,我们马上开始动工。”

  祝泽清一如既往地客气道,“那就麻烦你们了。”

  祝东连忙道,“不麻烦,这是我们应该做的。”现在祝泽清是秀才了,还像以前那样对他们那么客气,真是让人受宠若惊。

  把事情交代下去后,祝泽清往落霞山走去。

  老远就能听到猪的叫声,度过的严冬,猪又便活跃了,漫山遍野地跑,有些地方路过光秃秃的泥,都不长草了。

  祝泽清走进山里,正好两头猪结伴从他面前经过,就像聊着天约着出去玩儿似的。

  他目送两头猪远去,心里暗暗笑着,挺般配。

  “你怎么来了,快回去,这里臭烘烘的。”齐正安在这里安排喂猪的事,刚才那两头猪就是吃饱了又走了,看它们大大的肚子就知道。

  “没事。”祝泽清穿着旧衣服,他已经好几个月没有来看了,今天是特别来看看的。

  说着,他朝养猪房走去,越往养猪房走味儿越大他并不在意。

  养猪房里还有好些猪在吃东西,大大的耳朵捶在脸的旁边,胖乎乎的身体,还挺可爱。

  齐正安站在门口看着,“泽清,这批猪可以卖了,你找到买家了吗?”

  祝泽清没来得及想这个问题,“不着急,我马上想。”

  齐正安不想耽误祝泽清的读书时间,“没有注意的话不如交给泽堂吧?他认识的商人多,说不定就有需要大量猪肉的商家。”

  祝泽清道,“猪不必卖给一个人,多卖给几个人也行。”

  齐正安点点头,“倒也是。”

  在养猪房呆了一会儿,祝泽清上山上走去,后面他专心考试去了,也不知道蘑菇怎么样了?

  他连着看着好几个窝,可以说惨不忍睹,有些长了一个,有些每张,惨淡得可怜。

  这也不怪那几个负责种蘑菇的人,他没给他们菌种,他们想种也种不出来。

  来到山顶上的茅草小屋,他把菌种放进去,现在是春天,正是菌菇生长旺盛的时候,现在种下去,产量会提高很多。

  祝泽清下山后,就让那五个负责种蘑菇的人去把蘑菇种起来,松茸卖的贵,可以赚不少钱。

  他们几个也不敢耽误,听说祝泽清拿来了菌种之后,马不停蹄地去山上种蘑菇了。

  祝泽清返回了家里,猪的买卖问题亟待解决,不然一百头猪就砸手里了。

  回到家后,祝泽清叫住祝泽堂,“家里的猪可以卖了,你有渠道没有?”

  “猪?”祝泽堂没有立刻回答,“我需要去县城探探路才知道,之前没接触过,不知道谁需要大量的猪。”

  祝泽清道,“找不到渠道也没关系,实在不行,直接自己宰了去县城卖,反正自家也需要猪头这些东西。”

  祝泽堂佩服祝泽清的聪明,“还是大哥有主意,我先去看看,要是不行,我们就自己卖猪肉。”

  祝泽清道,“去吧。”

  祝泽清回了房间,去整理东西,他和一宁已经从凌府搬回来了,其他收拾了,书籍还没有收拾。

  现在童试考完了,有些书用不上了,需要收拾起来。

  收拾书籍花了半个时辰,之后祝泽清感觉没什么事做,准备出去转转农田。

  一年一度的春耕开始了,村里好些人在农田里忙活。

  拔草的拔草,松土的松土,育苗的育苗,当然最关键的是育谷种。

  好些村民不用说就采用了祝泽清的育苗办法,一块块育苗床弄得跟豆腐块一样整齐,远远看去像画出来的似的。

  还有一点儿,今年大部分村民都是种的祝泽清家的谷种,用自己的谷子跟他们家换的,期待着也能一亩收一千斤。

  除了谷种,其他还有红薯、玉米等都开始育种了。

  西瓜也该育种了。

  家里收集了很多西瓜籽,但是祝泽清不打算用它们,他还是准备用那种专门培育出来的西瓜籽,保险一点。

  西瓜地里收了红豆这些作物之后就一直空着,现在土里什么都没有。

  祝泽清取出锄头,把一块地划分出来育苗。

  西瓜实在太好卖了,他准备把红薯地划分八亩出来种西瓜,剩下的两亩种红薯。

  红薯只能卖一年,今年没办法再卖给朝廷,就算卖也卖不了一两银子一斤,不如西瓜赚钱,种西瓜才是对的。

  抱着这样的想法,祝泽清买了一斤西瓜种子种下,还是种麒麟西瓜。

  陶子衡不请自来了,“泽清师弟,你在种什么?”

  祝泽清直起身,“培育西瓜苗,你怎么来了?”

  “我来跟你告别了。”陶子衡也是高傲之辈,但跟祝泽清说话很温和,“我要去京城读书了。”

  考上举人之后,需要去国子监入学,这里的夫子教的东西更适合为国家选拔人才,否则考上进士也没办法做好官。

  祝泽清向陶子衡走来,“现在就走吗?”

  陶子衡也说不定家乡,但是为了前程,肯定要去闯一闯,“过两日就走,我第一次去京城,人生地不熟,需要提前一些时间去熟悉。”

  祝泽清笑笑道,“应该的,那过年回来再聚?”

  “行。”陶子衡想了想道,“对了,书院的食堂好像在找新的东家,你要不要让你弟弟去试试?”

  祝泽清追问,“食堂?”

  陶子衡点点头,“嗯,就我们学生平时吃饭的地方,之前的东家好像出了点儿什么事不干了,现在急于找人接手,你要是有意的话,就赶紧去,晚一点儿肯定别人家抢走了。”

  祝泽清很心动,食堂相当于另一种垄断,绝对赚钱的地方,“我马上就去看看,你要不等我一起走,我去换一下衣服?”

  陶子衡答应,“你去吧,我在这周围转转,顺便等你。”

  怎么能让人家在外面等,祝泽清道,“跟我去家里等吧。”

  陶子衡道,“走吧。”

  祝泽清换上干净的衣裳,叫上江一宁,跟陶子衡一起去了县城。

  要是能把食堂的生意谈下来,书院有两千多人,每天差不多需要消耗两头猪,那猪也能解决掉了。

  江一宁听了祝泽清的话,表示一定要把食堂谈下来,大家都知道,食堂是绝对不可能亏本的。

  陶子衡听着祝泽清和江一宁的话,忍不住说道,“想做这个生意的人不少,你们要做好心里准备。”

  江一宁有了不小的危机感,“要不我们直接去找院长吧?”

  陶子衡忍不住又说了一句,“想走院长路子的人很多,院长已经闭门不见客了。”

  江一宁,“……”

  江一宁道,“所以只能找原来的东家了吗?”

  陶子衡不太懂做生意,犹疑着说道,“应该是,不过你们先去试试,我也只是听说,消息不确切。”